粵全面清理和廢除妨礙公平競爭的規定和做法

2021-03-01 17:30
來源:香港商報網

 競爭是市場經濟的本質。競爭政策是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一項基本政策,是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市場體系的重要支撐。市場經濟越發展,市場越開放,競爭政策的地位就越重要,發揮的作用就越大。

 3月1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在發布會上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麥教猛表示,在「十四五」開局、全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的重要節點,廣東專門制定出台《廣東省進一步推動競爭政策在粵港澳大灣區先行落地實施方案》,這是暢通國際國內大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措施,是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市場一體化水平、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助推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對於新時代廣東構建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據了解,《實施方案》圍繞「競爭優先、和而不同、持續發展」三個原則,聚焦「建立健全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競爭規則、建立健全以競爭政策為基礎的政策協調機制、全面清理和廢除妨礙公平競爭的規定和做法、加強和改進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四個目標,明確了十大具體舉措。

 全面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

 為規範政府有關行為,防止出台排除、限制競爭的政策措施,《實施方案》明確:一是健全完善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共同參與的公平競爭審查工作部門間聯席會議,在審查規章、規範性文件基礎上,率先將地方性法規納入公平競爭審查範圍。二是全面清理妨礙粵港澳大灣區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規定和做法,重點清理妨礙民營企業發展和違反內外資一致原則的歧視性准入、指定交易政策措施,防止濫用行政權力通過招投標、劃分企業等級、增設證明事項、設立項目庫、註冊、認證、認定、公證等形式排除、限制競爭行為。三是優化審查機制,強化政策制定部門的自我審查責任,完善重大政策措施會審、抽查、舉報回應等工作制度,先行探索由市場監管部門與政策制定部門會商會審開展競爭審查的工作模式。四是強化公平競爭審查的剛性約束,實現公平競爭審查可監督、可檢查、可問責。

 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

 為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實施方案》明確:一是加大執法力度。堅持問題導向,圍繞群眾關切的行業壟斷、企業壟斷、地方保護、區域封鎖等違反公平競爭的行為,精準重拳出擊,讓監管長出牙齒,讓違法者付出代價。二是突出執法重點。針對平台經濟、知識產權等重點領域,堅持創新發展與依法規範並重,完善公平競爭規則,提升監管執法的精細化和有效性。三是提升執法效能。建立健全省、市、縣三級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工作聯動機制,加強執法力量配備,提高監管執法水平;推進「大數據+監管執法」,完善線索獲得渠道,構建監管網絡;破解行政執法與司法審判標準差異問題,加強案情會商、案件通報及工作交流,推動行政執法與司法審判高效銜接。

 深入推進有利於公平競爭的市場准入改革

 公平准入是公平競爭的重要內容。《實施方案》明確:一是推進市場領域「非禁即入」。全面落實《外商投資法》,對包括港澳投資者在內的外商投資者,全面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制度,實現各種所有制經濟主體平等進入市場。二是推動形成公平統一、開放銜接的市場准入規則。深入推進「證照分離」「多證合一」「壓縮企業開辦時間」等改革,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積極解決「准入不准營」等難題。三是全面提升准入便利化水平。推廣「銀政通」服務,實現港澳投資者商事登記就地受理以及遠程辦理。推動簡化版商事登記公證文書試點改革在大灣區複製推廣,持續激發灣區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全力支持深圳開展競爭執法先行試點

 《實施方案》明確:繼續爭取市場監管總局對深圳反壟斷執法部分授權試點,逐步完善我省反壟斷執法工作體制。支持深圳開展競爭監管工作試點。指導深圳探索公平競爭集中審查、專業審查的工作模式,支持深圳建立專門的公平競爭審查機構。在全國統一的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基礎上,支持深圳制定放寬市場准入特別措施清單試點,開展商事登記確認制試點,形成可複製推廣的經驗。

 大力倡導合作交流和競爭文化

 一是加強政策協調。構建以競爭政策為基礎的政策協調機制,促進產業政策、投資政策、區域發展政策與競爭政策協調。組建由廣東省有關單位和珠三角9市政府組成的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競爭政策委員會,統籌指導競爭政策的實施,邀請港、澳競爭執法機構參與競爭政策委員會相關事務。二是加強合作交流。推進競爭執法國際合作,特別是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競爭執法合作,提升競爭執法國際化水平。三是推動社會廣泛參與。組建由三地競爭執法專家組成的諮詢機構,建立市場競爭狀況評估機制,推動區域競爭政策及時優化調整。大力開展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普法,樹立競爭合規理念。在全社會倡導公平競爭文化,樹立公平競爭意識,努力營造公平競爭的社會氛圍。(記者 徐紅 朱樺

[責任編輯:劉亞寧]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