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業遂重申為國際社會提供疫苗 中國從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

2021-03-05 01:15
來源:香港商報

 4日晚,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首場新聞發布會,大會發言人張業遂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張業遂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去年人大工作的特點是任務重、要求高、節奏快。關於立法工作,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以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共制定、修訂法律23件,作出有關法律問題和重大問題的決定9件,包括完善公共衛生領域的法律,全面推進重點領域國家安全立法,出台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等。

 張業遂指出,中國政府已經或正在向60多個有需要的國家提供疫苗無償援助。中國政府宣布向世衛組織「新冠疫苗實施計劃」提供1000萬劑疫苗,用於滿足發展中國家的急需。

 面對疫情,沒有什麼比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更重要。中國開展國際抗疫合作,不是為了謀求地緣政治目標,也從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是為了保護更多人的生命安全與健康。希望更多有能力的國家行動起來,向國際社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提供疫苗,為國際抗疫合作作出貢獻。

 關於脫貧攻堅,張業遂指出,中國現行的扶貧標準是一個綜合性的多維指標,它既包含人均收入指標,也把「兩不愁、三保障」作為貧困人口脫貧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標。總的來看,中國的扶貧標準符合自身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高於世界銀行2015年確定的每人每天1.9美元的貧困標準,也高於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確定的絕對貧困線。

 下一步的重點是,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包括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對易返貧致貧人口加強監測,對脫貧地區產業長期培育和支持,對易地扶貧搬遷群眾搞好後續幫扶等,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推動中美關係穩定發展

 張業遂強調,中國的國防開支總體上與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相協調。保持國防開支適度穩定增長,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履行國際責任義務,適應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需要。中國的國防開支是公開透明的。

 張業遂表示,堅持對外開放是中國經濟取得成功的基本經驗之一,參與國際經濟大循環,現在跟過去一樣重要。中國經濟已經深度融入世界經濟,內外需市場本身就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構建新發展格局,絕不是封閉的國內單循環,而是開放的、相互促進的國內國際雙循環,是通過發揮內需潛力,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更好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張業遂指出,中國對美政策始終保持高度的穩定性和連續性。中方一貫主張構建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中美關係,同時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中美兩國在一些問題上存在分歧是正常的,斷供、脫鉤損人害己,衝突、對抗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而中美兩國在氣候變化、抗疫、促進世界經濟復蘇和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等廣泛領域擁有重要的共同利益。雙方共同努力,以兩國元首通話為契機,加強溝通、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係穩定發展,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

 大會7天會期10項議程

 另據張業遂介紹,這次大會會期7天,將於3月5日上午開幕,11日閉幕,共安排3次全體會議,大會議程有10項。大會將堅持既定會議議程,召開形式不變,要素不減。

[責任編輯:刁瑾玲]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