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正在北京召開,全國政協常委唐英年今年共提出4項提案,當中包括融入灣區經濟、推動國家先進製造業發展、加強國家文化工作、造就香港科研創業條件等。唐英年在提案中提出,香港的優勢是金融服務,可在國家「內循環為主、雙循環互促」的新格局下,為人民幣的發展作出貢獻。
可發揮先導作用助人幣業務
唐英年指出,在國家「國內國際雙循環」政策下,香港擁有特殊優勢:國內循環方面,香港的生產要素,例如資本等與內地省市相通,是國內循環的一部分;國際循環方面,經香港提供的金融服務,貫通全國,連接全球。他認為,粵港澳大灣區人口龐大,不論是個人消費、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投資,還是發展高端製造業及新能源等產業發展需求,都可利用香港的優勢。
唐英年表示,在大灣區的人民幣業務上,香港可發揮先導作用,利用其經驗,通過互聯互通的可控管道,協助大灣區內的人民幣業務發展,不論是融通、兌換、支付以至基建層面上的活動,香港都可先導參與,更有機地與在港的人民幣資金池結合。
其次,唐英年認為,香港在國際市場上可繼續擔當人民幣國際化的試驗場作用。他說,美國經濟存在嚴重不確定性,整體債務總額超過GDP的1800%,而公共債務佔GDP近130%。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打擊,美國新任總統拜登可能會繼續舉債配合量寬,圖解窘局,因此美元的結算地位不可長期依賴,國際社會要設法減低依賴美元作為交易貨幣,加速人民幣國際化發展是大勢所趨。香港作為國際投資者參與內地金融市場的橋樑,定可發揮更大作用。例如在香港發行更多人民幣投資產品,及吸引國際投資者透過香港投資國內的人民幣證券市場,讓國家在國際金融舞台發揮更大經濟影響力。
灣區成港科研發展「後花園」
在創科方面,唐英年指出,香港雖然與國際接軌、大學機構林立,加上稅制簡單及稅率偏低,容易吸引外資和海外機構駐足,「雙創」的發展潛力非常龐大,但其本身的發展卻有局限性,包括市場細小、租金昂貴,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STEM)發展的比重偏低等。而大灣區發展規劃為香港提供了黃金機會。
唐英年形容,大灣區為香港的科研發展提供了一個強大的「後花園」,香港的科研成果可在大灣區落地生產或建立生產基地,提升產量。在銷售方面,可把大灣區當做踏腳石,利用電子商貿方式,擴展至內地其他市場。另外,香港的科研企業可在灣區九市中尋找合作夥伴,把業務做大做強。他坦言,要釋放香港的「雙創」潛力,道路仍很漫長,單靠市場力量並不足夠,希望國家商務部能就政策和補貼作出考慮,並為大灣區協調小組提供具體構想。
至於文化方面,唐英年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全球經濟低迷,是百年未有的大變局,希望國家把握自身復蘇的良好勢頭,通過中華文化軟實力,利用香港作為中西交匯的國際文化平台,凝聚海內外同胞歸心,帶動人心回歸。
唐英年還強調,香港製造業的經驗有助國家升級轉型,打造「中國製造」的品牌與提高技術水平,帶動中國出口增長。(記者 黃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