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綸:創新科技提升防治山泥傾瀉工作質量及經濟效益

2021-04-11 15:40
來源:香港商報網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今日(11日)發表隨筆,邀請土力工程處人員講解處方舉辦的岩土創新科技論壇詳情與如何應用創新科技加強斜坡安全管埋、防治山泥傾瀉。

 土力工程處副處長(港島)張秉業指岩土創新科技論壇是促進岩土工程業界更廣泛應用創新科技,以提升生產力、質量、效率及從業員安全,論壇其中一個亮點是人工智能,而大數據是人工智能的主要動力,至於公開數據規模和速度對香港成為智慧城市至為重要;土力工程處現時有17類空間數據開放予公眾使用,當中包括三維激光遙感測量數據、已登記人造斜坡、歷史性山泥傾瀉天然山坡資料等。

 岩土創新科技論壇因疫情而改為視像舉行,但仍吸引約一千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科技人員、學者和業界人士參與。

 黃偉綸其後提到論壇另一熱話是土力工程處最迎引入由波士頓動力公司研發的機械狗,張秉業指公司負責人在論壇介紹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去「特訓」機械狗活動能力,令它懂得辨識四周環境,避開樹木及障礙物,深入山泥傾斜災場或工程人員難以到達環境,在崎嶇山坡或惡劣環境中完成勘測。

 黃偉綸表示土力工程處還期望論壇可鼓勵業界利用數碼技術作為勘測和分析岩石節理的常用工具;土力工程師梁偉健指若要以傳統方法—把羅盤緊靠在石之節理,就必先清理石坡植被、搭建臨時棚架,但做法花費時間和金錢,亦有安全上的考慮;現時很多先進遙感技術可收集地形資料、展示節理走向、傾斜角度等情況,例如透過攝影測量法拼湊數百至數千張照片,建立三維數碼模型,然後再透過電腦分析石坡穩定性,這樣較傳統測量方式更具效率,而且無論日夜、晴天、雨天也可用上。

 另一位土力工程師鄭嘉俊提到土力工程處積極運用建築信息模擬技術去提高規劃和設計準確性、靈活性及效率;鄭嘉俊以香港仔石排灣一座泥石壩作例,他介紹在工程設計階段利用數碼化地理模型和地質數據分析斜坡穩定性和評估泥石流風險;人員同時研發一套自動化計算程式來優化場地設計,減少挖掘和填土量,減低建造泥石壩對周遭環境的影響;鄭嘉俊指數碼化及自動化設計流程有助預先了解三維地形環境資訊,配合數位孿生技術,當現場建造環境有所改變,工程師可迅速改動設計,從而達到優化設計、改善工作流程、提高成本效益等目標。

香港仔石排灣的泥石壩及其前方。

 黃偉綸表示香港雨季一般由4月開始,政府不會低估暴雨帶來的破壞性,並會繼續應用創新科技,提升防治山泥傾瀉工程設計之質素和經濟效益,而業主亦有責任定時維修私人斜坡或擋土牆,以防患未然。

 黃偉綸還介紹他與多位人員、專家和持份者參與之電視節目—「尋土覓地」在上星期已播出第11至15集,介紹東涌東大型填海工程規劃、有關應用嶄新環保填海技術及填料等問題,他歡迎市民按入發展局專題影片網頁,重溫有關內容。

[責任編輯:鄭嬋娟]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