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指今年是香港科學館成立30周年,而科學館全新「地球科學廳」還響應世界地球日,在明日(23日)開放予市民參觀,展出約30組互動展品、模型和場景裝置,讓參觀人士了解自然現象成因。
圖為火山結構模型
康文署表示「地球科學廳」為科學館常設展覽廳,它分為4大展區,剖釋火山爆發、地震、海嘯和颱風等自然現象成因,啟發大眾反思人為因素對整個地球系統運作的影響;場內還設有互動模型、場景裝置和颱風模擬室,讓參觀人士體驗大自然威力。
圖為颱風模擬室,參觀者可親身體驗每小時高達約120公里風速的威力
康文署透露科學館亦精選來自不同地質年代之岩石標本在展廳展出,當中包括糧船灣一帶的六角形岩柱,並將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之景致呈現,提高市民對香港地質的認識。
圖示礦物館藏
康文署呼籲市民在進出署方轄下場地時使用「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並在進館前利用手機掃描「安心出行」二維碼;至於選擇登記個人資料進場的參觀人士,署方人員可能會即時根據到訪者在現場提供之聯絡電話,致電核實有關資料;康文署促請參觀人士預早到達,以免延誤參觀時間,並解釋上述安排是配合政府防疫工作,以便在出現新冠肺炎確診個案時進行接觸者追蹤,減低病毒進一步擴散風險。
介紹颱風科學知識的互動展品
圖為以真實樹輪製作的展品,解構其與氣候變化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