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工商總會(荃灣分會)副主席 鄺震凌
在政商界通力合作下,香港的疫苗接種率,終於見到可喜的增長。推廣疫苗接種的工作,亦由成年人轉向青年人。筆者認為,青年人有自己的世界,他們對外界的觀感與需要與眾不同,因此,要推動青年人接種疫苗,必須政商家校合力做工夫,才可能見到令人滿意的成果。
坊間一直有個誤解,以為新冠肺炎病毒對青年人的傷害較輕,不過,香港醫學專科學院早前發表一項研究,發現確診兒童及青年人康復之後,仍會出現嚴重症狀,例如肺功能轉差、出現味覺和嗅覺轉變等,因此,盡早接種疫苗,對青年人同樣重要。
隨着政府將復必泰疫苗接種年齡下調至12歲,12至15歲青少年接種即將開始。政府有必要未雨綢繆,一方面提供相關數據證明疫苗安全,另一方面可根據青年人的喜好習慣,邀請一些人氣偶像協助宣傳推廣,並推出切合青年人需要的優惠,加強他們接種意欲。
事實上,自政府帶頭給予公務員放有薪疫苗假期後,商界及其他機構亦陸續跟隨,商界更紛紛推出抽獎,包括送樓、簽帳免找數、機票、黃金等,成功令接種人數大增。不過,這些優惠對年輕人,特別是在學的青年人,究竟有多大作用,仍有待觀察。
當然,增加誘因始終是好事,問題是,我們要根據青年人的喜好,舉個例子,是否由政府及商界共同舉辦人氣偶像的演唱會,並撥出一定比例的門券作為抽獎禮物,從而鼓勵他們去打針。
及時公布資訊消除家長擔憂
另一方面,疫苗安全問題,始終纏繞着家長的心靈,任何「針後嚴重不適」個案,縱然跟疫苗完全無關,也很可能被無限地放大,過去數月接種疫苗率偏低,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未能消除這方面的誤解。事實上,專家早已指出,青年人較少有糖尿病、「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等問題,大部分人都適合打針。同時,政府應適時公布一些健康資訊,並不時向藥廠索取青年人接種後出現不適的數據進行對比,以消除家長的擔憂。
從家校的角度來考慮,為青年人接種疫苗,亦是為9月新學年全面恢復面授課作好準備。過去一年半,學校多次暫停面授,學生改為上網課,事實證明,網課降低青年人的學習效能,課業大受影響,同時亦不利身心發展,不少家長和學校都想恢復上實體課。
事實上,倘若有足夠多學生參與接種,校園生活可以進一步恢復,校內亦可以舉辦更多課外活動,體育課安排亦可以更多選擇。當然,我們實在不應以是否接種疫苗作為能否返學的條件,包括老師、學校已經表達了他們的關注,筆者認為,應該以鼓勵、引導的方法,結合政商界的推動,合力讓青年人參與到接種疫苗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