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3口岸及龐大腹地優勢 拋棄舊思維發展打鼓嶺

2021-08-01 02:13
來源:香港商報

 去年8月26日蓮塘/香園圍口岸開通,鄉委會成員與居民走上白虎山,見證歷史一刻。前排右五為陳月明。陳月明提供圖片

 曾任四屆坪洋村村代表的陳月明,2019年更上一層樓,獲選為打鼓嶺區鄉事委員會主席,是首位出任「鄉頭」之女性。至今任期剛過半,她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區內問題多多,坦言會以民生為首,希望將打鼓嶺發展為和諧及富裕的地方,其優勢條件為地處3個口岸及龐大腹地,但須待政府如何打破與內地的隔閡,共同發展口岸經濟。

 打鼓嶺區村落歷史悠久,陳月明(中)早前委託學者編撰鄉志,這將是本港首本鄉志。

 部分村落基建落後

 市民對打鼓嶺的認識,相信不少還停留在冬季出現持續結冰和霜凍現象的地方,有些甚或會說那裏有堆填區,但位處新界北的打鼓嶺,有12公里長邊境區,當中有3個口岸包括羅湖、文錦渡及蓮塘/香園圍。整個區面積達600多公頃。雖然擁有便利人群出入的口岸及龐大土地,但打鼓嶺仍屬未發展的鄉村地方,因為回歸前約有一半地方劃為禁區,遲至2013年才大致全面解禁。

 打鼓嶺區有20條認可村落,另有8條居民村(見附表),登記選民有4000多人,全區居民近萬人。陳月明就任鄉委會主席兩年多,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落村,了解每一條村的情況,至今已去了四五「浸」,即每條村都去了四五次,總結是民生配套設施非常落後,一些村落無車路、無排污、衛生環境差,有些居民的住屋情況更是惡劣。

 她落村總是一身運動打扮,上身穿上深藍色薄風褸,以防曬傷,這款風褸她一共買了6件,腳踏必是波鞋,至今已穿爛了兩三對。她由村長帶路下,走遍各村,行路有時難,但難不過要解決的問題。她說,部分村落根本無車路,如打鼓嶺新村,要走路到村口;一半村落沒有排污設施,化糞池滿了要自己泵,如上山雞乙村,屋呈巷形,沒有直接大渠排污,大門口那兩個渠蓋常傳臭味,但煮飯地方就在屋後面,80後村長正利用鄉委會創會時的基金先解決大渠問題;又打鼓嶺堆填區帶來衛生問題,仍極力爭取為每家每戶設蚊網,要求當局勤於清理河道。而最令她難忘的事件,是臨時屋居民的惡劣居住環境,「去年探訪圓茶壺村有一家五口,正輪候上公屋,父母失業拿綜援,大仔無讀書去快餐店打工,現場好亂下,衛生很差,看到好心噏!」

 疫情期間與鄉委會成員落村派防疫物資,最小的兒子(11 歲,右二)也出一分力。

 發展口岸經濟大勢所趨

 種種區內民生困頓的景象,對照邊境外深圳的高樓,陳月明既羨慕又滿不是味兒,也不得不想方法,如何去改善及發展打鼓嶺。她說,港深其實原是一家親,例如香園圍村同深圳蓮塘村都是萬姓、新屋嶺村同深圳黃貝嶺村俱姓張、較寮村跟深圳羅芳村都是姓陳、得月樓村同深圳羅湖村同是袁姓,而這個對岸遠親早早獲得發展,生活變好,如羅芳村要舊城改造,與發展商及政府一同發展土地,福田區皇崗村因為得益於口岸的發展,資產已逾300億。她不禁問這種有利村民的發展何時來到打鼓嶺?

 陳月明認為要走出困局,須善用本身的優勢即地處3個口岸及腹地。她指全世界都發展口岸經濟,如法國及英國、越南及廣西、雲南及泰國,3個口岸各自分布在12公里長邊境,與深圳只是一網之隔,她建議政府南面可做金融,北面可主打創科,並利用特區優勢,包括低稅制、國際性法制、資訊自由、貨幣流通、一國兩制等帶動經濟,發展自己產業,促進就業。

 探望臨時房屋居民,對其惡劣居住環境感「心噏」。

 首要拋開舊有心態

 她又常對村長們說要拋開舊時心態,「他們總覺打鼓嶺太山旮旯,又長期是禁區,還有厭惡性設施(堆填區),有可能得到發展嗎?是要開竅的,所以上任之初同他們到訪過深圳皇崗村、珠海橫琴,看看別人的發展情況。」她認為區內600多公頃的腹地面積可以善加利用。

 陳月明時常落村,藍色風褸運動「look」已成標誌。記者鄭玉君攝

 打鼓嶺區20條認可鄉村共有41名村代表,平均年齡59.9歲,最年輕的村長有2人,俱是80後,另有3名70後。為原居民的陳月明從小在坪洋村長大,後往外國讀書,回來後在外邊工作,2003年得到村民支持出任坪洋村村代表。現在在男性主導的鄉委會中成為領導,陳月明坦言不覺有什麼不慣,因為不少村長都看着她長大,本身又是客家人,能說流利客家話,她自言個性開朗樂觀,喜與人溝通,萬事有商量。她這種處事作風,未來續大派用場。

 政府已對新界北部地區作出規劃並完成初步可行性研究,並計劃研究及規劃其中的「新界北新市鎮」部分,打鼓嶺區內一些地方如坪輋、打鼓嶺、香園圍等,都落入新界北新市鎮研究發展範圍,相信部分土地會被收回。陳月明說,希望發展上有平衡點,若收地盡量避開居民住屋,但無可避免的話,要合情合理,如原區安置。她說自己不能百分百保證做到,但會盡力做到最好。(記者 鄭玉君)

[責任編輯:朱劍明]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