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16日分別發布7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以及1-7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和銷售情況。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夏丹分析,數據顯示,7月房價漲幅全面放緩,單月銷售增速首次轉負,開發投資依然堅挺。預計8月針對二手房、學區房的調控可能繼續強化,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單月繼續負增,累計增速進一步趨緩。
預計房地產投資增速穩中有落,相對其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依然堅挺。
房價漲幅全面放緩
數據顯示,7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均價環比0.3%、同比4.1%,分別較上月降低0.1個和0.2個百分點;二手住宅均價環比0.1%、同比3.3%,均較上月降低0.2個百分點。夏丹表示,房價漲幅從6月「穩中趨緩」轉變為7月「全面放緩」。7月不論新房或二手房價格,其同比和環比增速均有所放緩,這在今年屬于首次。
夏丹認為,調控政策效力正在進一步釋放。一方面,房地產金融監管持續從嚴,個人按揭出現停貸、緩貸的現象;另一方面,多地樓市調控繼續加碼,如上海強化了限購和房價核驗,西安、無錫、紹興形成二手住房參考價格機制,北京、太原、溫州則針對學區房炒作強化管理。在各線城市中,一線城市各項房價增速的回落幅度最為明顯,二手房價同比收窄了0.5個百分點,新房和二手房價環比均收窄0.3個百分點;二線城市相對平緩,各項房價增速回落幅度在0.2個百分點以內;三線城市二手房價環比下跌0.1%,為今年首次負增。
單月銷售增速首次轉負
1-7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10.2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1.5%,兩年復合平均增長7.0%;商品房銷售額10.6萬億元,同比增長30.7%,兩年復合平均增長13.1%。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同比及兩年平均增速均較上月繼續回落。
從單月情況來看,二者同比增速分別為-8.5%和-7.1%,年內首次出現負增。夏丹分析,需求側受制于房貸政策收緊(個人按揭貸款累計增速較上月收窄了6.9個百分點),供給側受制于融資政策收緊(房企到位資金同比增速進一步放緩至18.2%,其中國內貸款降幅擴大至-4.5%),促使購房與推盤意願雙雙降低。加之去年7月起,房地產市場銷售已擺脫疫情影響轉入正常,導致今年7月單月成交增速轉負。
開發投資依然堅挺
1-7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8.5萬億元,同比增長12.7%,兩年平均增長8.0%。在夏丹看來,房地產投資依然堅挺,兩年平均增速僅有0.2個百分點的小幅回落,一是由於施工情況尚好,1-7月房屋累計施工面積89.2億平方米,同比增長9.0%,增速有所下降但仍處於高位;竣工面積4.2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5.7%,同上月增速持平。二是由於前期較多的土地購置開始形成土地投資,通常三季度是土地投資佔比開發投資的高點。
從當期土地市場的情況來看,1-7月,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876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9.3%;土地成交價款5121億元,下降4.8%。在中央要求加快完善「穩地價」工作機制下,多地調整土地集中競拍規則,土地出讓相應延期或中止,造成7月沒有形成原定的「兩集中」供地高峰。單月土地購置面積為1742.8萬平方米,略高於去年同期,沒有特別突出的表現;WIND口徑顯示的100個大中城市單月土地成交面積僅3344.5萬平方米,是去年以來單月成交的次低。
料8月單月市場成交繼續負增
調控政策方面,夏丹認為,針對二手房、學區房的調控可能繼續強化,由於其調控手段不如新房市場直接,預計更多地區可能參考二手住宅成交參考價格機制,或在整治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方面進行強化,並與教育改革協同推進。市場成交方面,隨着去年8月銷售基數抬高,預計今年8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單月繼續負增,累計增速進一步趨緩。
土地成交方面,在加快完善「穩地價」工作機制的要求下,多地將修改「兩集中」供地土拍規則,土地出讓的原定節奏將延後,後續土地成交有補量放大的可能。開發投資方面,預計房地產投資增速穩中有落,相對其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依然堅挺。(記者 張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