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之美 首次體驗

2013-12-23
來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訊】記者廖洪浩、盧偉、王曉蕾報道:第四屆「品鑒岭南——中國著名作家廣東行」采風團結束惠州之行,于21日抵達河源。據了解,這是品鑒岭南采風活動第一次走進河源。下午,作家一行前往河源恐龍博物館、客家酒文化館兩地參觀,了解河源的恐龍生命之源,及岭南的客家文化之源。廣東省旅游局副局長王志紅,河源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吳善平在昨日的儀式上對作家一行表示熱烈歡迎。中國作協副主席葉辛表示,第一次來這麼美的地方,有很大的震撼,希望作家一行能夠有所發現,為河源添彩。

  首度采風感受獨特風土人情

  河源,顧名思義是河之源。據吳善平介紹稱,河源是廣東的江河之源、水之源。深圳、香港的水都依靠河源,所以這里的生態環境非常優美,有一流的空氣、一流的水、一流的森林,是廣東唯一不下酸雨的城市。「滔滔東江水,一夜向東流,為有源頭活水來」。

  其次,河源是岭南的文明之源。河源的龍川縣是秦始皇設立的地級縣,有2000多年的歷史。經過千年的繁衍生息,河源在歷史中發揮了獨特的地位,是岭南文化的發祥地。河源350萬人都是客家人,客家豐富多彩的風情,值得體驗。

  同時,河源是恐龍的生命之源,是世界上恐龍蛋最多的地方,還有恐龍骨骼化石、恐龍足跡化石等。此外,河源還是紅色革命之源。吳善平希望,作家們到實地多感受、多體驗,用這個機會多宣傳河源,擴大知名度,提高美譽度。此外,也希望作家通過這幾天的采風,感受河源的山山水水,風土人情。

  品鑒岭南共譜旅游文化新篇章

  自2010年以來,廣東省旅游局與香港商報聯合開展了「品鑒岭南—中國著名作家廣東行」系列文化活動,藉助名家的采風、觀察、感悟和筆觸,通過一篇篇宣傳廣東旅游的好文章、好游記,讓海內外游客對岭南文化和廣東旅游有了更深刻的體驗和認識,形成了廣東旅游文化的品牌效應。

  廣東是岭南文化的發祥地、海上絲綢之路的發源地、民主革命的策源地、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名勝眾多,人文薈萃。王志紅在昨日的歡迎致辭中表示,中國作家協會和眾多優秀作家長期以來一直對廣東的發展保持着積極的關注和思索,給予了大力的關心和支持,創作了大量歌頌改革開放、描述廣東跨越式大發展的好作品。

  據悉,歷屆「品鑒岭南」活動的受邀作家都是活躍于當今中國文壇的知名作家,「品鑒岭南」活動已產生廣泛的社會效應,成為廣大游客了解廣東、感受廣東旅游的重要窗口和渠道。王志紅希望,各位作家能夠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廣東旅游,共同譜寫廣東旅游文化發展的新篇章。

  河源新發現為文章添彩

  中國作協副主席葉辛是第一次來到河源,他說,「我很慚愧,第一次來這麼美的地方。今天抵達河源後,就參觀了恐龍博物館和客家酒文化館,都給了我很大的震撼。聽到河源恐龍博物館黃東館長介紹後,知道原來全世界的恐龍蛋加起來也沒有這里一半多,這一點,給我很大震撼。「活到老,學到老」,還有很多我還不知道的東西,需要不斷學習。

  葉辛表示,第一次走進河源,一個新地方,一定有一些新鮮感、新奇感,也會有新的發現。我想,我們這一行作家都會在河源有一定的發現,用我們的勞動,可以為河源添一點彩。當日,葉辛現場揮毫,為河源寫下「煮書」二字。

 

[責任編輯:香港商報編輯 ]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
圖片新聞 點擊排行 更多>>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