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育需要先“申报” 求职被问是否生“二胎”
“单独二孩”呼唤政策配套
生“二胎”需申报、高龄夫妻为做试管婴儿通宵排队、年轻女性求职遭遇“二胎”门槛……3月26日,重庆开始实施“单独二孩”政策。连日来,记者就该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在现实中,还需要出台相关政策配套,才能使想生“二胎”的人免去一些麻烦和尴尬。
生“二胎”需申报,怀孕需“依照计划行事”
4月2日,一家网站上公布了我市某职校3天前草拟的一项生“二胎”通知,“由于学校年轻女教职工偏多,学校将根据国策,合理安排女教职工享受生育单独二孩事宜,凡符合相关政策、也有意愿者向学校提出意向性申请,学校将根据具体情况,并结合所在科室情况、年龄给予相应指标。”该通知还特别指出,“如不报名则视为无此意向,学校安排将以报计划为准。”
该通知一出,即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吐槽。
“法律保护合法的生育权,学校有啥审批权?”
“正常的怀孕是哪个人能控制的,你不想怀孕,说不定一下子就有了,你想怀孕,说不定几年都没得。怎么可能‘依照计划行事’?”
对此,记者采访了该校相关负责人。
“学校出台这样的规定,也是无奈之举。”这位负责人解释,学校目前有学生7000余人,教职工仅有200多人,其中有近1/4的女教师符合生育“二胎”的条件。“如果她们都生育‘二胎’,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将无法开展。”
剖宫产率明显下降,高龄夫妻通宵排队做试管婴儿
“家人都说我太瘦了不好生孩子,可我想自己生。”4月2日,重医附一院产科,一位个头矮小的孕妇急切地询问产科医生,自己想生“二胎”,看身体条件是不是符合顺产。
“最近一段时间,不少孕妇产检时都表示想‘自己生’。”重医附一院产科医生黄帅说,以前许多孕妇怕痛,都央求医生剖宫产。“单独二孩”政策出台后,大家怕头胎做手术成了“疤痕子宫”,以后想再要孩子,“怀”和“生”的风险都增大。准妈妈们对自然分娩的接纳程度高了许多,剖宫产率明显下降。
“单独二孩”政策也让我市不少符合条件的高龄夫妻跃跃欲试。
3月31日,周五下午6点,市妇幼保健院依然人满为患,其中不少是做试管婴儿的高龄夫妻。据了解,“单独二孩”政策出台后,一些单独夫妻凌晨三四点就到市妇幼保健院排队做试管婴儿。每天前来咨询和就诊的人近200人。
80后母亲求职,被问是否要生“二胎”
“本来谈得好好的,可用人单位一听说我可能要生第二胎,立马就转变态度拒绝了。”昨日,在江北区某人才市场举行的招聘会上,几位准备要“二胎”的女性向记者抱怨,“生二胎”成了女性求职的隐形门槛。
“以前是已婚未育的女性求职易受歧视,现在是生‘二胎’就可能被用人单位拒绝。”一位80后的年轻女性称,她跑了几场招聘会,好几家用人单位最初对她的工作经历和能力都比较满意,最后招聘企业的负责人问她,“你打算要‘二胎’吗?”“生了孩子谁给你照顾啊?”
得知这位80后的母亲“想生二胎”后,用人单位找出一堆理由将她拒绝。她叹口气说,“国家都允许生‘二胎’了,工作却又变得难找了。”
“这也是企业的无奈之举。”对此,一家民营企业的招聘主管坦言,“单独二孩”政策一出,女职工有可能休两次产假,用人单位负担加重。“国家又没有相应的补贴,实力弱的企业负担不起。”
专家建议:对相应的用人单位给予奖励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劳动争议庭庭长张弓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女职工因怀孕、生育、哺乳给用人单位带来人员紧缺、工作开展不畅,甚至因寻找替代劳动力而增加经营成本等实际困难,是不可否认的社会现实。“单独二胎”政策实施之后,如果把所有义务都加在用人单位方面,就会加重用人单位负担,从而不愿招用女性。因此,应该注重平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权益。
为此,张弓建议,政府可以考虑通过立法、制定政策等手段,对招录女性的用人单位给予奖励和政策优惠等,平衡保护女性权利与企业发展之间的矛盾。
重庆兼善律师事务所律师匡涛则建议,“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之后,相关配套政策应该马上出台,相关机构要加强该方面的法律政策宣传。出现侵权时,职工也应当自信维权。本报记者 匡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