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香港商报官网 > 重庆 > 本地新闻

重庆22项民生工作过半超额完成 实事直指百姓所盼

2014-04-11
来源:人民日报

  “小路变土路基,再变水泥路;车轮2个变3个,马上就4个了。”重庆垫江县曹回镇徐白村蔬菜种植户李力笑呵呵地说,没想到撤并村也能通大马路,他看好的四轮农用车很快就可提车了。

  撤小村并成大村后,一些撤并村仍不通不畅。去年,解决全市剩余2606个撤并村不通公路难题,被纳入重庆市当务之急的民生实事。徐白村是受益村之一。

  今年春节后的重庆市委第一次常委会,专题研究民生工作,要求继续办好22件民生实事,让群众从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多次强调,民生工作要坚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既当期可承受、又长远可持续,既解决民生实际问题、又持续提升民生水平,既抓实具体民生项目、又建立民生工作长效机制,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可持续性。

  “最早村里就一条泥巴小路,挑菜到县城要走3小时。”李力回忆通路前的状况,2006年小路拓宽成3米土路基,他买了辆摩托车,可路面坑洼,运菜靠推,到县城仍要2小时。2010年水泥路修到离他家2公里外,他又买了辆三轮农用车,可雨天车仍出不了门。

  2014年春节前,5米宽的水泥路通到李力家门口。6公里水泥路,政府每公里补助26万元,受益村民每人集资400元。李力立即订购了辆四轮农用车,“40分钟到县城”,又谈妥了10亩地流转。有百年白芍种植传统的徐白村,今年种植面积扩至4000亩。

  为撤并村百姓修通路,得益于重庆“多雪中送炭、少锦上添花”的民生观。

  民生工作面广事多,从哪着力?立足总体仍“欠发达”基本市情,找准当前突出矛盾,重庆市委务实决策,在整体不断提升民生水平基础上,着力办好22件民生实事:农村50万人高山生态扶贫搬迁、饮水最困难地区500万人解决饮水安全,城市567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1000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件件直指百姓最忧最盼最急难题。至2013年底,年度目标全面完成,其中13件超额完成。

  弯腰拧开水龙头,清亮的水哗哗流出。83岁的张永云老人皱纹中溢满笑容:“做梦也想不到,水都通到灶头了,又方便,又干净!”

  这里是重庆武隆县白马镇豹岩村天池坪村民组,海拔1200多米。天池坪村民祖祖辈辈喝的都是溶洞水,遇上干旱年份,近处溶洞水干了,就得去远处挑,一趟要个把小时。去年下半年,政府出资,群众投劳,在这儿建起了饮水工程,106户村民不出门就能喝上干净水。

  这份“安逸”得益于重庆22件民生实事的强力推进。去年8月,市委决定,在全面推进民生各项工作基础上,着力办好22件城乡群众反映强烈、又非常紧迫的民生实事。截至2013年底,全面完成年度任务,其中13件超额完成。

  以人为本,尊重规律。既考虑群众意愿、又尊重基本市情,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启动22件民生实事,源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庆市委常委每人联系一个贫困区县、一个村和一个社区,深入基层搞调研、察民情,解民忧、促发展,剖麻雀、带全局。

  2013年酷暑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到万盛经开区青年镇湛家村和綦江区篆塘镇新庙村调研。青年镇6个村2400人饮水困难,近2万亩作物受灾。新庙村一些群众断水了,一辆送水车停在路边,不少村民正排队取水。经全面摸底,这种情况在全市并非个例。由此,“整治7.4万口山坪塘”“解决人畜饮水最困难地区500万人饮水安全”被纳入民生实事。

  民生工作涉及面广,要办的事很多。可当下哪些最重最急、老百姓最忧最盼?重庆认为,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城乡区域差异大,总体上“欠发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必须既考虑群众意愿、又尊重基本市情,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多雪中送炭、少锦上添花。

  重庆各级干部潜下心来深入基层调研,市委连续召开基层党员、党外人士等7个方面和4个片区共11个座谈会,零距离倾听群众心声,把准突出矛盾,把有限的财力、该用的力量,用在群众最迫切的需要上、最希望解决的问题上。

  住——完成50万人高山生态扶贫搬迁、40万户农村危房改造、567万平方米城市棚户区改造;行——解决2606个撤并村不通公路问题,主城区绕城高速公路以内区域公交全覆盖和线网布局优化;教——新增100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和1.5万套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实现新建成小区与配套学校同步覆盖;医——完成2606个撤并村卫生室建设;便民——建设240个社区便民商业设施、1000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完成1424个弃管小区电力设施改造;生态——完成2000个行政村环境连片整治、主城建成区56个湖库污染治理……

  进度安排同样实事求是: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有搬迁意愿的达141万人。但综合考虑政府财力支撑、搬出地生存状况及搬迁户自身经济承受能力、迁入地资源环境及产业发展承载能力等,最终确定3年最急需搬迁的50万人,余下的创造条件再统筹安排。

  温暖的民生清单,渗透着真挚的民生情怀。“兜住底、保基本、补短板,这些实事很接地气,解决的都是基层的老大难!”武隆县火炉镇党委书记朱晓琴说。“尽力表明为民理念,量力体现求实态度,根本是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群众观。”重庆市委党校教授黄远固说。

  立说立行,攻坚克难。既集中力量解决紧迫的实际问题,又着力从根本上持续提升水平

  居民点里传来阵阵欢笑,23万高山群众启动生态扶贫搬迁,17.65万人已搬入新房,“忧居”变“宜居”;七村八寨铺通条条坦途,建设乡村公路1200公里,300个撤并村实现通路,数十万群众搭上交通致富“快车”;社区建起21个便民商圈,建成181个便民商业设施,让百姓购物、买菜“难”变“易”……

  民生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重庆立说立行,攻坚克难,在民生实事提出后1个月内,就有18件实质性启动。山城百姓看得见摸得着。

  金银湾社区常住人口3万多,地处老城,通行困难,一直没通公交线路。今年1月,借力22件民生实事“东风”,长6.4公里的408路穿梭巴士正式双向开通。线路每日乘客达2500多人次。

  重庆31个市级牵头及配合部门、38个区县政府及万盛经开区管委会等全力参与,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全市各级干部扑下身子,扎扎实实推进各项民生实事。

  大足区棠香街道和平村低保户丁义友63岁,脚有残疾,独自一人住在50年前盖的三间破房子里。去年纳入农村危房改造后,区、街道和村里为他盖房操足了心,协调宅基地,帮着平整地基,组织村里泥工、木工等建设。近80平方米的3间新房建成,补助的3.7万元还有剩余,丁义友又添置了床、电饭锅等,高高兴兴搬进了新房。

  重庆既集中力量解决紧迫的民生突出问题,又着眼打基础、利长远,从根本上持续提升民生整体水平。2013年,全市财政共投入1640亿元民生资金,继续保持公共预算资金占比50%以上。

  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既抓实具体民生项目,又建立健全民生工作长效机制

  改善民生要拿出久久为功的韧劲。重庆市长黄奇帆说,既要坚持抓实具体民生项目,又要着力改革创新,建立民生工作长效机制,让群众充分分享发展“红利”。

  人员怎么安定?走进酉阳县丁市镇中坝村小界卫生室,刚改扩建的卫生室有80多平方米,分隔成药房、治疗室、观察室等。村医刘明福告诉记者,除常见病诊治,他还为村民接种疫苗、建健康档案、进行健康宣传等,每项工作政府都有补贴,不用村民出钱。“月收入由原来的1000多元涨到3000多元了,现在为村民服务安心得很!”

  管理如何跟进?“改造后,空调、电饭煲、电热毯都用上了,再没出过故障!”南岸区汇洋大厦小区住户谭跃洪十分高兴。该小区是重庆1424个弃管小区之一,长期“用电难、无人管”,这次办实事,设施和体制一起改:小区电力设施全部移交国网重庆电力,由该公司负责运行维护,保证供电可靠性,让居民用上“放心电”。

  公共服务怎样持久?胡胜伦以前在合川跑过农村客运,见证了过去“乡村巴士”开通不久便消失的情景。

  对症下药,合川将以前单一班线经营变为区域化经营,把30个镇街划分为5个片区,各片区客运车辆实行一车多线,根据实际合理调动。同时因地制宜开行赶集车、早晚车、周末车等,有效化解农村客运矛盾。目前合川331个行政村已有299个通达班车。

  还有更长远的设计。在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中,重庆将后续发展与搬迁同步规划推进。石柱县悦崃镇寺院村安置点周边,村里正因地制宜规划“四大产业”,目前已发展辣椒1300亩、黄金梨800亩、寺院贡米1500亩等。“以后挣钱路子更多,日子会越来越好!”搬迁户黄帮富说。

  一些更宏观的工作机制已经建立。比如责任机制,每件民生实事都明确责任单位、任务目标、完成时限,一项一项务实推进;投入机制,既争取中央支持,又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整合相关专项资金,还调动企业投资,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监督机制,市委常委会每年听取一次汇报,市政府一月一调度,各区县各部门把推进情况纳入考核范畴……

  今年春节后重庆市委第一次常委会,就专题研究民生工作。“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人民群众生活的持续改善,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将失去意义。”孙政才强调,要进一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弘扬低调务实、少说多干、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的作风,继续扎实办好22件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从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记者王建新、崔佳、李坚)

[责任编辑:朱劍明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