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香港商报官网 > 辽宁 > 本地新闻

陶瓷业成法库经济发展强劲引擎

2014-04-24
来源:香港商报

  

第八届法库陶博会之中国瓷谷商会揭牌仪式

【香港商报讯】记者王艺桥、王丽艳报道:记者从4月23日—27日正在举行的第八届沈阳法库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会上获悉,法库累计落户陶瓷及配套企业212家,建设各类生产线436条。陶瓷已由单一的建筑瓷发展到日用瓷、艺术瓷、工业瓷、电瓷等12大类27个品种,直接安排就业7.5万人,去年创产值500亿元,成为东北亚地区最大的领军型陶瓷生产、研发、销售基地。陶瓷业成为法库经济发展的又一强劲引擎。

高科技陶瓷亮相2014法库陶博会

  据介绍,法库发展陶瓷产业,资源优势得天独厚。法库非金属矿产资源储量大、品种多,是国家一类矿产资源大县,已发现的矿产27种,其中,瓷土储量全国最大,硅灰石储量和品位全国第一。 2002年,法库确定将陶瓷产业作为县域工业的主攻方向,加速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自此拉开了陶瓷产业发展的序幕。先后聘请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及有关专家,坚持全域规划、全产业链规划,编制了《陶瓷产业发展总体规划》、《非金属矿产资源利用规划》。陶瓷核心区面积30平方公里,规划建设卫生洁具、艺术陶瓷、陶瓷市场、现代建材、陶瓷科技成果转化5个产业园。

  近年来,法库陶瓷产业在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更加注重陶瓷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大市场建设,成为中国黄河以北最大的陶瓷产地和集散地。目前,法库已拥有较为完备的研发、检测、市场、会展等十二个公共服务平台,组建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国家级陶瓷产品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孵化一批高新技术成果,已研发先进陶瓷项目20个,申报发明专利15项,注册了70多个自主品牌,形成了12大类27个品种的现代陶瓷生产体系。“中国陶瓷谷大市场”目前已汇集全国建筑陶瓷、卫生洁具知名品牌近百个,入驻商户达715家,年销售收入已突破100亿元,市场覆盖吉林、黑龙江、蒙东等地区,产品远销俄罗斯、美国、蒙古、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台湾、香港等地区,成为中国黄河以北最大陶瓷产地,“买全国、卖全国”的格局基本形成。

  2013年,法库被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授予“中国瓷谷”称号。

  预计到2015年,中国陶瓷谷大市场园区落户生产及配套企业突破1000户,实现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法库将建成汇集建筑陶瓷、日用陶瓷、艺术陶瓷、工业陶瓷、特种陶瓷、新型建材等产业于一体,集科技研发、市场销售、会展交流、物流集散等功能于一区的国家级循环化经济示范园区,东北亚现代建材产业基地。

[责任编辑:李寧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