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一行與山西省副省長王一新、山西省旅游局局長馮建平等合影
【香港商報訊】記者郎宏偉、陳琳、祁曉峰、特約記者任麗娜報道 6月的山西,風清云淡、水碧天藍。由山西省旅游局和香港商報聯合舉辦的“2014晉善晉美——首屆着名作家山西行”活動于6月10日—16日在山西舉行。中國作協副主席廖奔等一行10位中國當代文壇翹楚,將在太原、晉中、臨汾等地品味“晉善晉美”。中國作協副主席廖奔表示,此行就是來品山西文化,尋中華之根。
山西地處河東山右,自古土厚風淳,是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被譽為 “華夏文明主題公園”、“古代東方藝術博物館”、“中國社會變更和進步的思想庫”。歷來以煤聞名于世的山西,現正全力開掘取之不盡的文化富礦。
10日晚,山西省副省長王一新會見了作家采風團一行。
山西省副省長王一新向中國著名作家采風團團長、中國作協副主席廖奔介紹山西歷史文化。
王一新稱,山西不僅是資源大省,而且是中華文明搖籃,有着悠久的歷史和燦爛文化,目前擁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52處,位列全國第一。世界文化遺產及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晉北古建宗教文化、以平遙為主的晉中晉商文化、以臨汾、運城為腹地的晉南根祖文化,以雁門關為亮點的邊塞文化……王一新如數家珍,把山西這些文化珍珠從北到南串起展現出一幅幅美麗畫卷,脈絡清晰,多而不散,美而不亂。
王一新得知作家們此行來山西僅有一周的行期,希望作家們以此次活動為契機,今後多多關注山西,多來山西走走看看,用作家自己手中的筆,為山西添彩。
中國作協副主席廖奔現場揮毫潑墨,右一為山西省旅游局局長馮建平。
中國作協副主席廖奔表示,山西有五千年文明史,值得作家們大張旗鼓地來,而且要經常來、長久來,因為山西是中華民族的根。作家采風團成員來自中國的天南海北,此行的目的就是品山西文化,尋中華之根。
參加此次會見的山西政府官員還有山西省政府副秘書長盛佃清,山西省旅游局長馮建平,山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作協主席杜學文,山西省旅游局紀檢組長賈文儒,太原市旅游局局長齊宏明,山西省旅游局旅游促進處副處長趙俊澤及畢晉鋒等。本報總經理兼副總編輯周剛、副總編輯張健文及山西辦事處主任張玉蘭也參加了會見。
作家肖克凡(左)、龍一(中)、葛水平在山西省博物院觸摸華夏文明。
觸摸山西華夏文化
2014“晉善晉美——首屆着名作家山西行”活動于6月10日正式啟動,部分先行到達山西的作家,勿勿放下行囊,走近山西微縮的歷史文化寶庫——山西省博物院,了解山西深厚的文化底蘊,觸摸山西五千年的華夏文明。
山西是中國文化遺產大省,山西省博物院是國家一級博物館,薈萃了全省文物精華,珍貴藏品約40萬件。其中新石器時代陶寺遺址文物、商代方國文物、兩周時期晉及三晉文物、北朝文物、石刻造像、山西地方陶瓷、金元戲曲文物、明清晉商文物等頗具特色。
首次觀覽山西省博物院的作家龍一連聲稱贊,表示,“此地值得再來一看。此次匆忙,下次住太原幾天,細細品味。”
第二次走近山西省博物院的作家肖克凡更是緊緊跟隨講解導游,認真聆聽每件藏品背後的故事,連聲稱,“再一次來到這里,又一次大開眼界,增長見識,真好。”
著名作家李佩甫(左)與陳世旭老友相見歡
據介紹,此次中國着名作家山西行活動歷時一周,由中國作協副主席、散文家、書法家廖奔擔任采風團團長,采風團一行將深入太原、晉中、臨汾等市,觀賞人文自然景觀、體味三晉文化風俗,並用生花妙筆,記錄下所思所悟所想。受邀前來的作家都是當今中國文壇名家,以葛水平女士和龍一先生為例。葛水平是國家一級作家,也是在山西籍知名作家,多年來已出版多部文學作品,中篇小說《喊山》曾獲第四屆魯迅文學獎。龍一是天津市作家協會文學院作家,中篇小說《沒有英雄的日子》獲2003年中國作家大紅鷹文學獎,短篇小說《屋頂上的男孩》獲《上海文學》短篇小說獎,他的短篇小說《潛伏》改編成30集電視連續劇,成為近年來最火的熱播劇。此外,如電影《山楂樹之戀》的編劇肖克凡、電視劇《紅旗渠的故事》的原作者李佩甫等作家也都在中國文壇有非常高的建樹。活動結束後,作家們在采風期間所創作的散文、隨筆等作品將會編輯成書,出版發行。
近年來,山西省旅游產業規模日益擴大,旅游產品日益多樣化,旅游業增速明顯。特別是山西旅游宣傳中華夏古文明、山西好風光口號“晉善晉美”和新的旅游形象標識啟用以來,山西旅游在國內外塑造了全新的品牌形象、擴大知名度和影響力。本次活動旨在通過采風之旅,讓作家們感受、體驗山西旅游的魅力,抒寫出傳頌山西旅游的好文章、好游記,更好地向海內外展示、傳播山西旅游的新風貌;增添山西旅游的文化內涵;推進山西“旅游與文化相結合”的品牌效應。
中國作協副主席廖奔現場題寫“晉善晉美”四個大字,左為山西省旅游局局長馮建平
作家名單:
姓名 |
職務及榮譽 |
代表作 |
廖 奔 |
中國作協副主席、
散文家、書法家 |
紀實文學《美利堅的誘惑》 散文集《行色匆匆》《淡空鶴影》等 |
李佩甫 |
河南省作家協會主席 飛天獎、華表獎獲得者 |
長篇《羊的門》、《生命冊》 電視劇《紅旗渠的故事》電影《挺立潮頭》等 |
葛水平 |
山西作協副主席 魯迅文學獎獲得者 |
《喊山》、《甩鞭》《裸地》等 |
肖克凡 |
天津市作家協會副主席
文學院院長 魯迅文學獎獲得者 |
電影《山楂樹之戀》 長篇《機器》
中篇《黑砂》等 |
董立勃 |
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
國家一級作家、新疆文聯副主席、作家協會副主席、秘書長 |
《白麥》、《烈日》、《白豆》等 |
龍 一 |
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 中國作協兼職副主席
天津市文學院作家 |
長篇《借槍》《深謀》《暗火》等
小說集《潛伏》《刺客》《藤花香》等 |
紅 孩 |
中國文化報主編
中國散文學會常務副秘書長 |
《女人的荷》《 太陽真好》 《愛情脊背》等 |
劉兆林 |
中國作協主席團委員 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
遼寧省作協名譽主席 |
《父親祭》《不悔錄》 電影《索倫河谷的槍聲》等 |
阿成 |
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 黑龍江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哈爾濱市作協主席 |
短篇小說《年關六賦》(獲1987-1988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趙一曼女士》(獲中國首屆魯迅文學獎) |
陳世旭 |
中國作協主席團委員 原江西省文聯主席、作協主席
魯迅文學獎獲得者 |
《小鎮上的將軍》《將軍鎮》
《鎮長之死》《青藏手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