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香港商报官网 > 重庆 > 本地新闻

重庆大幅简化县区政绩考核调查

2014-06-12
来源:重庆日报

  271项政绩考核如何“砍”为27项

  ——重庆大幅精简优化县区政绩考核的调查

  政绩考核过多过滥,导向不尽科学、“一刀切”现象突出……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重庆市委针对这一突出问题,认真调研,科学决策,将针对县区的271项各类政绩考核大幅精简至27项,根据各县区的发展实际和功能区域定位合理制订新的考核指标体系。

  基层干部形象地比喻,精简下来的考核办法把“散射光”变成“聚光灯”,让区县更明白能干什么、该干什么、干好什么。

  最多的一个部门对区县的考核项目多达22项

  过多过滥、重复设置、多头管理的政绩考核在不少地方已成陋习,背后原因不乏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甚至滋生出“灰色区域”和“腐败地带”,基层不堪重负。

  ——考核项目过多过滥。重庆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唐小平说,经过筛选梳理,以前对区县的考核评价项目达271项,涉及牵头承办单位部门85个,平均每个部门达3.1项,最多的一个部门对区县的考核项目多达22项。一些考核项目非但没有推动工作,反而成为个别部门“吆五喝六”的工具。

  基层干部反映几点问题最为突出:一是项目繁冗重复多,一个处室、科室不过几个人,却要对应上级部门十几个考核项目,有的指标市政府明明已经考核了,但一些市级部门还要另设指标重考,有些内容已列入综合考核,但同时又作为单项指标重复再考;二是不考实绩考形式,有的项目考核机构、人员、编制,脱离基层实际,有的连开会发文件都要考核;三是“一票否决”泛滥化,反而成了“纸老虎”,看似吓人却不管用。

  ——导向不尽科学,往往“一刀切”。重庆包含大城市、大农村,区域发展差别很大,但过去考核中往往“一把尺子量到底”。例如前些年一度对巫溪、城口等偏远区县也考核利用外资,一些基层区县只得购买外资应付考核。

  ——有的部门平时指导缺位,一到年底就扎堆检查,基层疲于应付,只得突击编制数据和各类总结汇报,造成失实失真;一些人情考核、印象考核更是滋生不正之风。

  从271项精简至27项

  从去年开始,重庆启动“优化考核助推区县科学发展”专项行动,大幅度精简考核项目,解决考核过多过滥和重复问题。重庆市委副秘书长姜伯奎说,专项行动对考核项目实行“三个一律取消”:凡是中央部委文件未明确规定的一律取消;重庆市委根据当地的实际,将38个区县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生态涵养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发展区,凡不符合“五大功能区”定位要求的一律取消;凡是已纳入综合考核的单项考核一律取消。

  清理之后,271项考核评价项目仅保留27项,其中以市委、市政府名义考核区县党委、政府的由86项精简为1项,以市级部门名义考核区县部门的由185项精简为26项。

  更让基层欢迎的是,重庆市用“差异化”代替“一刀切”,设置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让考核真正成为科学发展的“指挥棒”。

  重庆市委组织部考核处处长宋文说,新的考核办法把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指标分为“功能导向”“基础保障”两大类,前者重点突出重庆五大功能区域定位,根据区县的不同任务进行差异化考核,后者则按照“负面清单”的办法,实行一票否决或倒扣分。

  按照“功能导向”指标,对于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加大对经济发展贡献度的考核;对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实行特色效益农业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考核,弱化对经济类指标的考核,不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工业增加值和增长率,而是适度考核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以促进人口向外转移;适当考核工业园区产出强度,引导相关区县点上开发、面上保护。

  “基础保障”指标则是针对区县共同的约束性要求设置负面清单,如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监管、金融风险防范等,实行倒扣分。尤其加大了对政府债务状况的考核权重,对盲目举债搞“政绩工程”,留下一摊子烂账的,将坚决追究责任,防止急于求成和短期行为。

  “散射光”变成了“聚光灯”

  “新考核办法把‘散射光’变成了‘聚光灯’,让区县更明白能干什么、该干什么、干好什么。”巴南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余炳友说。记者对比发现,区县的考核项目由过去的“厚厚一本书”变成“薄薄几页纸”,主要发展目标一目了然。

  精简优化使考核结果更真实。黔江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冯雪勇说,一方面不考形式主义的东西,能更精准地“考”出基层的实绩;另一方面,精简优化考核项目后,基层不再需要突击编制数据、搞总结汇报,大大减少了考核中“虚、假、水”的内容。

  多名区县基层干部表示,新考核办法出台后,两个包袱甩掉了:一是“跑”,即每到年底跑考核办、统计局,争取数字漂亮一点;二个是“陪”,上级部门扎堆下来考核,忙于陪吃陪喝。基层负担轻了,可以把节约出来的时间和资源用在工作上。(新华社重庆6月11日电)新华社记者 王丁 刘健 王晓磊

[责任编辑:朱劍明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