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中心商務區管委會了解到,截至2014年4月底,中心商務區金融類注冊企業達493家,注冊資金1494億元。到一季度末,中心商務區入區商業保理企業達50余家,超過全國保理企業總數的1/4,初步形成以鑫銀國際保理、快錢商業保理、銀利(天津)商業保理、杉杉富銀商業保理為代表的保理基地,聚集效應顯著。
津台保理業應加速雙向融合
在日前舉行的“津台保理業融合發展主題會議”上,與會嘉賓圍繞保理業發展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如何打造適合保理業發展的政策軟環境,支持保理業發展等問題展開討論。
會上,台灣保理企業代表就保理行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台灣保理發展的先進經驗以及如何進一步完善和提升政府服務環境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台灣金融服務業聯合總匯授權代表、台灣大學財金系教授、台灣金融教育協會理事長黃達業說,天津和台灣的保理業務發展都具有代表性,兩地宜發揮各自市場與技術優勢,加速雙向融合。
發力保理業務带動金融產業
保理業務是一項集貿易融資、商業資信調查、應收賬款管理及信用風險擔保于一體的新型綜合性金融服務。2013年7月,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商業保理專業委員會與天津濱海新區中心商務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中國商業保理公共信息服務平台”建設。作為最先在全國試點保理業務的濱海新區,目前擁有商業保理公司110余家,注冊資本近70億美元,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保理之都”。
在中心商務區,已經初步形成了以天津農商銀行、渤海銀行、天津銀行、華夏人壽為代表的傳統金融;以銀河達華低碳產業基金、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投資資金、中礦聯創產業投資基金為代表的股權投資基金中心;以中國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帮銀金融租賃為代表的融資租賃中心;以金融資產交易所、礦業權交易所、文化藝術品交易所為代表的要素市場中心;以民生銀行北方交易中心、快錢金融服務支付清算有限公司為代表的資金清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