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绿色中国行动》第二采访组结束在安徽、江西、湖北省的采访,转入中原腹地的粮食主产地河南省采访。从一望无际的平地进入山地丘陵,站在新安县的高处,放眼望去,郁郁葱葱,青山绿水,当地林业管理部门介绍说,这就是国家实施第一轮退耕还林取得的重大成果。
但是,当采访车在蜿蜒曲折的山林间盘旋,进入林地的腹地时,裸露着的一块块土地,如同大大小小的破补丁,镶嵌在绿色的山地丘陵上。当地林业局的官员告诉记者说,类似这样的补丁,新安县有8万亩。土地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破补丁?
新安县林业局局长邓朝辉解释说,第一个原因是,千百年的习惯使农民愿意留些口粮田。
邓朝辉:如果说你叫他退一部分,退完了以后他总得留点口粮田,自己种粮食,自给自足,拿钱去买粮食这件事老百姓是极其不愿意干的。
邓朝辉分析退耕还林“补丁”存在的第二个原因是,年轻人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劳动力不足无法支撑退耕还林。同时,当地人均耕地不足一亩,一亩地又分八块的情况,使得零散土地难以流转。
邓朝辉:有些土地都流转不了。有些大户流转土地人家是看天时地利人和,有水的地方人家流转,交通方便的地方人家流转,你要在那深山区交通不方便的地方人家肯定不流转。
《绿色中国行动》采访组的记者在接下来的采访中发现,补丁现象不仅仅在新安县存在。当采访车通过蜿蜒曲折的山间小路缓缓驶入济源市的大峪镇堂岭村的山顶上时,小浪底水库同样尽收眼底。如同记者在新安县看到的情景,济源市大大小小的补丁有5万亩。
河南省退耕中心副主任李向东:我们这里看水面就看得非常清楚,如果遇到水土流失,它的泥沙肯定会带进去。肯定会影响小浪底工程。
洛阳地区有100多万亩这样的“补丁”。整个河南省重要水源地周边的荒山荒地、严重沙化土地则有230万亩,大致相当于1.5个香港的陆地面积。
小浪底库区地处黄河中游,起着蓄清排浊、承上启下的巨大作用。在这样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域,消除退耕还林的“补丁”容易吗?多方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洛阳市林业局退耕办主任原小秋表示,退耕还林从山脚到山顶,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在经过了第一轮退耕还林后,目前的多重因素都不利于拿下退耕还林的“补丁”的攻坚战。
原小秋:首先是现在这个坡度,就是造林成本已经比较高了,再加上当地农民对退耕造林积极性不高,就是前景、补偿不是特别看好,因为标准比较低,每亩九十块钱,与人家相比起来标准偏底。现在没有新的政策下来之前,农民对这个退耕的积极性不是特别高。
河南省退耕办副主任李向东认为,全面退耕还林,消除“补丁”,已经不是林业部门一家“单枪匹马”能够完成的任务,需要顶层设计和多部门协作实施。
李向东: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因为在农村的话,农民要生存,国家要生态,农业上要粮食的收成,国土部门他要控制他的总体的国土的属性。
他同时表示,如果不彻底消除这些“补丁”,不仅会影响到新一轮退耕还林的成效,对于原有退耕成果也会造成一种威胁。
李向东:特别是我们现在第一期补助到期以后,他不再退了以后,他就会退林还耕,造成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对整个第一期的退耕还林成果,对整个环境应该是一个负面的作用。
新一轮退耕还林启动在即,面对消除原有“补丁”这项不得不做又难上加难的问题,各地除了期盼国家新的退耕还林政策扶持之外,民间和地方政府并没有采取等、靠、要的方式,而是在积极探索解决之道,应对之法。例如,新安县北冶镇关址村招商引资培育的“丰华玫瑰园”,位于“愚公故里,济水之源”的济源市,于2013年获得了“国家森林城市”的称号,并在本地形成了坡头镇的核桃,韩彦村的山楂、竹园村的石榴、克井镇的冬凌草套种等种植基地的雏形。
国务院参事室研究员姚景源点评:
姚景源:济源、新安、孟津这三个县市退耕还林生态建设方面有重大成就,但是他们还有八万亩之多的补丁,这八万多亩补丁说明什么呢?它说明我们退耕还林的工作还有潜力,补好这八万亩补丁我想要做到三点,第一既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又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第二就是要研究用更多经济林来修补丁,修补丁和致富民众紧密结合。第三,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完善种植、养护、生产、加工、销售这一条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