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讯】(记者刘佑祥)2005年,国家药典委将南方金银花更名山银花,看似一起孤立的学术事件,其实质却是一起破坏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凌辱南方花农智慧及合法权益的典型学术腐败事件,自此9年来,北方金银花利益集团既得利益方迫不及待的浮出水面,悉数登场,对山银花进行不遗余力的诽谤造谣,甚嚣尘上,造成山银花主产区重大损失。
一、国家药典委将南方金银花更名山银花的重大背景:南北金银花种植效益天壤之别,市场竞争不平衡,南北存在利益之争
1、南北金银花发展历程
金银花品种繁多,在国家发展中医药事业政策的鼓励下,全国各地开始人工种植。南方金银花人工种植同时又是在国家大力实施扶贫政策的大环境下发展起来的,而且得到国家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2004年,由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国家林业局共同建设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30万亩金银花(黄褐毛忍冬)基地建设工程在贞丰县珉谷镇启动,该工程纳入国家林业重点建设工程项目。2010年4月温家宝总理在贵州视察旱情时,亲自为当地种植的金银花(黄褐毛忍冬)浇水,细心浇灌这朵少数民族地区的致富之花。湖南隆回县是南方金银花最大的主产区,种植面积超20万亩,年产干花1100万公斤,占到了全国金银花总量的一半左右,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金银花之乡”。其主产品种灰毡毛忍冬,分别被国家工商总局、国家技术监督局核准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根据国务院批复,湖南“隆回金银花”(灰毡毛忍冬)列入生物医药产业优势药材资源,并作为重大项目之一被列入了《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和《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由此可见,南方金银花正是国家在黔西南地区、武陵山片区、秦巴山区等我国南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持起来的富民产业,不仅成为地方经济支柱,也缓解了长期以来的金银花药材供需矛盾。
2、种植效益天壤之别,市场竞争不平衡,南北存在利益之争
我国南北金银花品种主要是发展《中国药典》和地方药典收录、民间常用的金银花品种。从分布区域看,我国的北方地区的平邑、封丘县、巨鹿县,由于气候原因,仅适合种植忍冬这一种金银花品种,每年干花产量约为700万公斤。而更多的金银花品种如红腺忍冬,灰毡毛忍冬,华南忍冬,黄褐毛忍冬,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的湖北、安徽省及湖南的隆回、溆浦县;重庆市秀山县;广东、广西等省区;贵州省黔西南州等国家贫困地区。现在全国的南方金银花种植面积超过了50万亩,年干花产量在1800万公斤。
南北金银花品种不同,市场药用情况相同,而其种植效益有天壤之别。以南方金银花主要品种灰毡毛忍冬为例,其年亩产干花平均为300公斤左右,一年一次性可以采收,灰毡毛忍成簇状,采摘容易,每个劳力每天可采摘100市斤左右,而北方忍冬亩产干银花100公斤左右,一年分四次采收,采摘劳力相当大,每个劳力每天只可采摘10余市斤,两相比较,虽然南方金银花物美价廉,由于种植成本低,产量大,花农效益可观,而价格高昂的忍冬,却效益却低下。优胜劣汰是市场铁的公平法则,南方金银花以不可比拟的优势占据市场主流。
二、药典委严重破坏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凌辱南方花农智慧及合法权益
1、药典委愚弄南方花农
1)在南北双方存在重大市场竞争的当口,药典委将“金银花”这个整个忍冬属植物千年共用的俗称全给了竞争中的单方。2005年,药典委刚刚将金银花、山银花分列,既得利益方就马上撰文在媒体上攻击山银花,大肆进行商业诽谤。比较典型的是北方金银花主产区以山东平邑九间棚公司刘嘉坤为代表的利益集团,以及与刘嘉坤利益相关的学术界非金银花相关专业的牧草“专家”蒋高明、植保“专家”徐长青对我们南方金银花的商业诽谤。据2013年9月湖南卫视和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栏目分别曝光:九间棚公司斥资130万聘请商界财视网文海军专题炒作,在将刘嘉坤包装美化成“金银花产业的袁隆平”的同时,制造“山银花药性属热性,而金银花性寒味甘,如果将山银花当金银花使用,严重者会危及生命!”、“金银花药性寒,与文献记载一致;山银花药性热,与金银花药性完全相反”等大量网络谣言,针对山银花进行商业诽谤,损害山银花商品形象。他们还专题炒作王老吉、加多宝涉嫌用山银花代替金银花属造假,有毒,上火。直指用南方金银花生产的产品为假劣产品,让南方金银花原占有的70%金银花市场主体集体失语,在使用原料上避谈南方金银花。给南方金银花造成上亿元的惨重损失。
北方金银花利益集团对南方金银花的大肆攻击,凸显出其巨大的利益相关性,药典委处在如此的“瓜田李下”,难逃学术腐败之嫌,却说分列是因为金银花与山银花有区别,与地方保护主义无关,编造如此谎话,这是对老百姓最大的糊弄。
2)2005版后的中国药典描述金银花与山银花的所有药用指标:[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 [用法与用量]一字不差,却找出一些无关的、鸡毛蒜皮的区别将二者分列。而更重要的是分列前后,金银花、山银花在药用市场上实际上都在通用。药典委不顾实际,为了更名而更名,这是愚弄老百姓之二。
3)根据国家食药监注函[2006]69号、59号文件规定:对于被药典新更名的中药材,对照原来市场使用情况,“允许相关的中医药处方,依照新名字做相应的改变”。按照这些文件,原来使用山银花的药企,经过药典委批准更改处方后,仍旧允许使用山银花,然而该文件实际上是其对老百姓的愚弄之三。
从时间上看,国家食药监局69号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司于二○○六年七月六日下发,文件却规定:“。。。对《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分列品种“葛根、黄柏、金银花”,凡处方中药味名称需变更的中成药品种,应于2006年8月1日前向国家局提出修订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注册补充申请,其技术审核工作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统一负责。。。”,从文件下发到工作截止时间,不到一个月。而以湖南省为例,湖南食品质量监督局转发该文件的时间又在2006年7月26日,从企业得知文件到截止时间8月1日,更只有几天时间,其他各省情况也相似。可见国家食药监局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官僚主义老爷作风,其实质是要堵死企业正常恢复使用山银花的更改之路。自2005年国家药典将山银花、金银花分列至今,近十年来,国家药典中药处没有指导、支持哪怕一家药企,恢复使用山银花的,而目前使用山银花配方的,只有寥寥几种产量不大的2005年之后研发的新品种。
2、凌辱南方花农合法权益,沉重打击国家扶贫产业,严重影响国家扶贫开发政策公信力
山银花是国家一手扶持起来的产业,带动了整个南方贫困地区现有3600万花农靠它脱贫致富。因其物美价廉而占据了70%的金银花市场份额,产值已超过百亿,成为贫困地区真正的富民产业。然而2005版国家药典将南方金银花更名山银花后,它的市场一夜间归零,整个产业遭受灭顶之灾,广大花农如同遭遇强盗,南方金银花价贱滞销,种植户纷纷濒临破产。据CCTV-13频道报道:2010版《药典》颁布以后使用金银花做原料的中成药药品有451个,使用山银花做原料的中成药药品只有14个。据CCTV-13、CCTV-7频道2013年夏天先后在湖南隆回、重庆秀山采访报道:“山银花”从原来12元/千克暴跌到1.4元/千克依旧无人问津。按现有市场价,隆回常年产值12个亿的金银花产值,跌至2个亿,贬值10个亿,直接经济损失80%以上。国家药典委原秘书长姚达木在接受央视采访中表示:药典2005版改版时将金银花与山银花分列,给南方花农收入带来巨大不利影响,让“致富花”变成了“伤心花”。
由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十几年的成效也毁于一旦,国家扶贫政策公信力受到质疑,花农们纷纷上访,造成不必要的地方维稳压力。
3、漠视地方政府、群众的诉求和期盼,麻木不仁,对地方政府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无回应,不作为
南方金银花产业是国家在武陵山片区、黔西南地区、秦巴山区实施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重点扶持起来的富民产业。2005年版药典将南方金银花主栽的华南忍冬、红腺忍冬、灰毡毛忍冬、黄褐毛忍冬等品种更名为山银花,唯独将北方平邑等地区主产的忍冬列入金银花植物来源,形成对北方忍冬产区的地方保护主义,损害南方金银花主产区合法利益,引起南方金银花产区的强烈不满。
为争取公平正义,挽救遭灭顶之灾的南方金银花产业,全面落实党的扶贫政策,维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成效与公信力,山银花主产区地方政府、花农等纷纷向国家食药监局、药典委去函,反映诉求,要求出台专门政策,挽救扶持南方金银花富民产业。但是所有请求函件,在国家食药监局、药典委都是石沉大海,无一得到他们的任何回音。有关请求函件及事项主要如下: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请支持将山银花列入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金银花项下的函(湘政函〔2013〕132号)
山银花主产区南方10县人民政府(隆回、溆浦、新化、洪江、辰溪、秀山、绥阳、务川、南江、忻城)《关于明确山银花与金银花通用的请示》隆政呈〔2013〕103号
湖南省政协社情民意第142期:《关于将我国南方“山银花”正名为“金银花”并列入国家药典的建议》
重庆市人民政府向国家食药监局去函;
南方五省金银花各行业协会,自发组织了万人签名,已经寄送现任国家食药监局局长,表达扶持产业、脱贫致富的心声。
国家药典委将山银花、金银花分列,南方金银花产业和老百姓用药却要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4、沉重打击国家扶贫产业,严重影响国家扶贫开发政策公信力
2004年,由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国家林业局共同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扶持建成30万亩金银花(黄褐毛忍冬)基地;国务院将“隆回金银花”(灰毡毛忍冬)列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和《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2010年4月温家宝总理在贵州视察时,亲自为金银花(黄褐毛忍冬)浇水,细心浇灌这朵少数民族地区的致富之花。这个国家一手扶持起来的产业,带动了整个南方贫困地区现有3600万花农靠它脱贫致富。因其物美价廉而占据了70%的金银花市场份额,产值已超过百亿,成为贫困地区真正的富民产业。然而2005版国家药典将南方金银花更名山银花后,它的市场一夜间归零,整个产业遭受灭顶之灾。
金银花这个名称千百年来已经被消费者所熟识,其悠久的历史包含了不可替代的巨额无形价值,药典将南方金银花更名山银花,等同于剥夺南方金银花主产区的无形财富。如同遭遇强盗,南方金银花价贱滞销,种植户纷纷濒临破产。据CCTV-13频道报道:2010版《药典》颁布以后使用金银花做原料的中成药药品有451个,使用山银花做原料的中成药药品只有14个。据CCTV-13、CCTV-7频道2013年夏天先后在湖南隆回、重庆秀山采访报道:“山银花”从原来12元/千克暴跌到1.4元/千克依旧无人问津。按现有市场价,隆回常年产值12个亿的金银花产值,跌至2个亿,贬值10个亿,直接经济损失80%以上。国家药典委原秘书长姚达木在接受央视采访中表示:药典2005版改版时将金银花与山银花分列,给南方花农收入带来巨大不利影响,让“致富花”变成了“伤心花”。
由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十几年的成效也毁于一旦,国家扶贫政策公信力受到质疑,花农们纷纷上访,造成不必要的地方维稳压力。
金银花分列同时还直接造成老百姓用药贵、药企发展难,严重影响国家常用大宗中药材战略储备安全。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李连达所说:“金银花总的供应量里边有50%~60%是山银花。你把山银花排除在外,那么金银花供不应求,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李连达专家同时还呼吁:“主张2015年修改药典时将山银花列入金银花项下,让金银花与山银花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