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湖南 > 民聲輿情

湘計划4年內培育10萬"新型職業農民"

2014-08-21
來源:

  【香港商報訊】記者 張宇報道:8月20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湖南省農辦、省農業委員會党組副書記、副主任曹英華就推進湖南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情況作介紹。據了解,到2017年,全省將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0萬人。其中,大中專畢業生、回鄉創業青年將成為職業農民的新生群體。

  從"誰來種地"到"后繼有人"

  當前,農業生產經營方式正從單一農戶種養為主、手工勞動為主,向主體多元、領域拓寬、廣泛采用農業機械和現代科技的方向轉變,現代農業已發展成為一二三產業高度融合的產業體系。但農業勞動生產率仍然偏低,僅相當于第二產業的1/8,第三產業的1/4,世界平均水平的1/2。而造成這一現狀的重要原因是支撐現代農業發展的人才匱乏。

  "隨着大量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外出轉移就業,目前許多地方留鄉務農的以婦女和中老年為主,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比重超過50%。佔農民工總量60%以上的新生代農民工不願意回鄉務農。"曹英華表示,今后"誰來種地"成為一個重大而緊迫的課題。

  曹英華認為,確保農業發展"后繼有人",關鍵是要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發展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新型職業農民"或成主流

  新型職業農民指的是以農業為職業、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能、收入達到一定水平且主要來自農業生產和經營的現代農業從業者。具備本身是市場主體;有高度的穩定性,把務農作為終身職業,而且后繼有人;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現代觀念等特征。

  記者了解到,為了科學的認定新型職業農民,湖南將實行高、中、低三級新型職業農民認定制度,分級制定認定管理辦法,按照不同產業、不同地域、不同生產力水平等因素,分行業科學確定認定條件和標准。對具有農科中專以上學歷、持有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從事適度規模經營或服務3年以上,且收入水平相當于當地城鎮農民人均純收入的,經本人申請,考核合格后由農業部門頒發認定證書。在職業農民達到更高級別的標准時,可以逐級或跨級晉升。

  目前,湖南正在編制《湖南省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發展規划(2014-2020年)》,准備重點實施"兩大計划",即新型職業農民培育"345人才培養計划"和"機構體系建設計划"。2013年14個試點縣共確定培育對象23600人,已組織各類培訓6080人次,認定發證1469人。

  湖南四年培育10萬新型農民

  據了解,按照《關于加快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意見》內容,湖南確定了"2014年試點、2015年全面展開,2017年全省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0萬人"的目標。曹英華說,"今年重點任務就是抓好2萬名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對象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領頭人的培訓工作。"

  目前,已將常德市整市和寧鄉縣、醴陵市等12個縣市納入全國試點市縣范圍實施重點推進,試點縣從去年的4個增加到今年的19個,試點縣數、資金額度、實施范圍均處于全國前列。並促成了農業部科教司與隆平高科"司企合作共建"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下一步將確定一批省級試點縣予以推進。

  "農業園區、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等骨干人員打造成職業農民領軍群體;種養大戶、家庭農場主轉化為職業農民核心群體;大中專畢業生、回鄉創業青年扶持成職業農民新生群體。"曹英華說。

  目前,全省已經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的相關縣市區都已出台了《新型職業農民扶持獎勵暫行辦法》,扶持新型職業農民成長與發展。下一步,湖南將從土地政策、基礎設施建設、品牌創建、營銷體系建設、金融信貸政策、保險政策等多個方面入手,建立健全各項扶持措施,引導提高農民職業化水平,加大對新型職業農民創業扶持力度。

[責任編輯:郭美紅 ]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
圖片新聞 點擊排行 更多>>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