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低碳城市上海第五 人均綠化率指標名列前茅
全國各地都在追求低碳發展,到底哪家“更低碳”?昨天舉行的中國低碳城市國際會議上,我國首部《中國低碳城市建設報告》正式發布,全國低碳城市十強排行榜新鮮出爐。省會城市中,合肥、廣州和南京排名前三;直轄市中,上海和北京上榜第五和第八。其他的一些城市如福州、青島、大連、廈門、濟南也進入前十。
低碳建設已經成為世界各地城市發展的綠色夢想,如何衡量卻并無統一標準。
此次,《中國低碳城市建設報告》匯聚了來自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同濟大學、上海社會科學院等機構的專業研究團隊,首次在國內建立起一套普適性、科學性的城市低碳發展指標體系,從城市經濟社會特征、基礎設施建設、城市能源消耗、城市交通運輸和城市環境影響五個維度,考量各城市的低碳發展水平。其中:
城市經濟社會特征,主要包括城市經濟實力、產業結構、能源消耗,城市單位GDP能耗等。其中,城市單位GDP能耗決定于產業比重、工業節能狀況和城市居民生活能耗情況等。
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城市路網特征,居民主要出行方式、城市綠化情況,城市環境凈化能力等。
城市能源消耗特征,主要包括城市煤、天然氣、水、石油液化氣的使用情況。
城市交通運輸特征,包括客運及貨運總量、公路貨運所占比例、城市的交通運輸系統使用情況以及居民私人小汽車使用量等。
城市環境影響,主要反映居民生產生活對城市低碳環境的評價以及做出的努力等。
最終,基于2012年各城市發展數據,通過綜合分析各指標,得出全國低碳城市發展的綜合指數,上海居全國前10強的第五位。在人均綠化率,城市綠化覆蓋率、千人擁有出租車數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單位面積工業煙塵排放量等細化指標上名列前茅。
從2007年開始,上海陸續推出了一系列建設低碳城市建設項目。但在人們印象中,不管是光伏屋頂改造還是發放節能燈泡,更多的似乎是政府在“使勁”,如何啟發更多市民參與呢?在昨天召開的會議上,澳大利亞駐上海總領事柯未名建議,發展低碳城市需要“用戶至上”。例如,在澳大利亞,每個賓館和每一幢建筑上都有綠色星級標志。每一位路人,都能一目了然這樁建筑自開建到使用后各階段的耗能情況,如果建筑銘牌上的“綠星”太少,就會被視為“低能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