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西 > 特别报道

綠水青山亦富民

2015-01-04
来源:香港商報

  紅水河過境東蘭115公里,生態旅游開發前景可期。圖為紅水河第一灣美景。馬方康攝

  【香港商報網訊】東蘭,作為國家級貧困縣,在經濟發展中,沒有簡單地以GDP論英雄,而是自覺守住生態和發展兩條底線,堅持「生態立縣」發展戰略,通過實施生態工程,使全縣森林覆蓋率保持在76.72%以上,「山綠、水清、天藍」的東蘭吸引了眾多「外地人」到此養生度假,綠水青山亦富民正在東蘭成為現實。

  東蘭縣以被列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生態功能區為契機,堅持「生態立縣」不動搖,建立健全生態文明建設長效機制,深入實施退耕還林、石漠化治理、生態公益林保護和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水資源保護等生態工程;加強紅水河、九曲河等生態功能綠化保護區建設和管理;深入推進「清潔鄉村」活動,加強生態文明村鎮建設,實施好農村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大會戰;加強對開山采石的治理,加大對耕地、水資源、生物物種保護以及農業環保的執法力度;積極發展生態農業和無公害農業,規范水產養殖項目;加強環境監測和執法監督,嚴格新建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查和審批。通過扎實有效的措施,進一步鞏固和擴大東蘭「山清水秀生態美、文明和諧人長壽」的優勢。

  早在2009年底,東蘭縣就已經樹立了「生態立縣」的發展戰略。逐步開發、逐步建設,要將發展對生態造成的影響降低到最小。2001年,該縣成為第一批退耕還林試點縣之一,在1999年造林的基礎上迅速搶抓機遇,因地制宜地大力推行退耕還林、封山禁牧工程,防治水土流失。據統計,2000年,東蘭退耕還林前林業總產值2651萬元,而2013年全縣林業總產值達9740萬元,增長了3.7倍。預計2014年全年,油茶、板栗、三烏雞、桑蠶、墨米、木材等農林產品加工也逐漸形成氣候,各類企業達60余家,總產值超過1.8億元以上,拉動了當地農林產品經濟,帶動群眾的積極性。各類退耕還林后續產業的不斷發展,形成了強大的社會力量,為鞏固退耕還林成果,促進全縣林下產業快速發展集蓄了后勁,從真正意義上實現了退耕還林工程「退得下、還得上、穩得住、不反彈、能致富」的最終目標。

  既要生態美,也要百姓富,更要謀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自覺守住生態和發展兩條底線,堅持「生態立縣」發展戰略,一定能讓東蘭百姓更加幸福。

  香港商報記者闕琳晶

[责任编辑:蒋璐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