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河南 > 地方产业

殯葬遇困局“綠色”待破解

2015-04-03
来源:河南日報

  4月1日,平頂山市武警支隊的官兵來到烈士陵園開展祭奠活動。官兵們表示要緬懷革命先烈、弘揚革命精神、繼承革命傳統。姜濤 攝

  □本報記者馮蕓 實習生王國武

  清明將近,又是一年祭奠親人的時刻。記者在多日的調查中發現,面對日漸稀缺的墓地資源和不斷上漲的價格,大多數人仍傾向為已逝長者選擇一席長眠之地。與此同時,以往少人問津的生態葬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理解和接受,但推廣之路仍然漫長而艱難。

  調查:萬元以下墓地難覓蹤跡

  3月29日,鄭州市的張先生和家人驅車1個多小時,來到新鄭市某陵園給已故的老人掃墓。張先生告訴記者,他是在2009年買的墓地,當時的價格僅9000多元,如今同樣面積的墓地已經漲到了2萬左右。

  連日來,記者走訪了鄭州及周邊地區,發現大部分墓地的均價已經超過萬元,而且價格仍在持續上漲。

  邙山一家陵園的工作人員介紹說,位置較好、一平方米左右的墓地2010年的價格是13000元,今年已經漲到了30000元。在云夢山莊(原鄭州公墓),占地一平方米的墓地,價格從1萬多元到4萬多元不等,而在2006年,價格僅是3000元至7000元。

  多家公墓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年來綠化、石材和人工成本不斷增加,是墓地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供需矛盾持續加劇,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墓地資源越來越少,價格自然節節攀升。

  那么,我省公墓用地是否已經出現緊缺的情況?4月1日,記者從省民政廳社會事務處了解到,河南省批準建設的經營性公墓有192個,正在經營的164個。從整體來看,墓地緊張的情況暫未顯現,現有存量至少可以使用40年左右。

  但為了節約土地,河南省嚴格控制各地經營性公墓的建設。目前,18個省轄市公墓數量已經飽和,不再審批新的公墓;已經建有公墓的縣(市、區),原則上也不再審批新的公墓;沒有公墓的縣(市、區)可以申請新建一個公墓。

  思考:推行生態葬難在何處

  不建墓、不立碑,將離去親人的骨灰或骨灰盒放入樹坑,在上面植一棵樹,“以樹代墓”,這就是樹葬,占地僅為傳統墓葬的三分之一。類似的還有草坪葬、花壇葬、壁葬等,只要用地不超過一平方米的,都稱為“綠色殯葬”或“生態葬”。

  自2008年以來,鄭州市連續組織了八屆免費樹葬活動。8年來,共有711個家庭、6000多人次參加到集體樹葬活動中,有900位逝者的骨灰與大地融為一體,回歸自然。

  “免費樹葬第一年,參與的只有20多家,今年已經達到了70多家。”河南福壽園企劃部經理廖丹介紹說。

  根據約定,參加樹葬完全免費,五年后樹木、土地都有可能多次重復使用。但園區的紀念墻上會一直保留逝者的名字,親人們可在紀念墻前或通過網絡來祭奠。另外,園區也提供永久性樹葬,費用在幾千元不等。

  花壇葬更加經濟節地。一個10平方米左右的花壇,能安葬90名逝者的骨灰,每人占地0.1平方米,費用僅1000多元。

  然而,記者了解到,生態葬雖然占地少、費用少,但除了每年一次的集中免費安葬外,前來咨詢樹葬、花壇葬的人并不多,真正付諸行動的更少。河南福壽園自2009年以來,以購買形式實行樹葬的僅20多家,只有100多名逝者采用了花壇葬。

  “河南省生態葬的比例大約為10%~20%,而且每年人數呈現上升趨勢,這說明人們的殯葬理念正在逐漸發生改變。但同傳統墓葬形式相比,推廣綠色殯葬依然任重道遠。”省民政廳社會事務處主任趙志忠說,在江蘇、浙江、上海等地,生態葬的比例能達到70%左右。

  “入土為安”、“厚葬思想”依然是人們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采訪中,不少人表示自己雖然支持生態葬,但老人一般都接受不了。還有受訪者表示,墓葬更體面一些,所以寧可多花點錢。

  趙志忠說,“綠色殯葬”在河南省還處于起步階段,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有一個過程。“一方面要樹立移風易俗、文明節儉殯葬新風,倡導‘厚養薄葬’的社會風尚;另一方面,需要各級黨委政府在政策層面對‘綠色殯葬’給予支持。”

  據悉,下一步河南省將對推廣生態葬較好的地方給予適當資金支持。同時鼓勵經營性公墓開辟生態公益墓區,提供免費或者低價骨灰安葬服務。

[责任编辑:蒋璐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