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內蒙古卓資縣梨花鎮壕賴村聯合黨支部書記喬屹基
卓資縣副縣長吉雅圖(左一)壕賴村書記喬屹基(左二)香港商報內蒙古辦事處主任王思娜(右一)
【香港商報網訊】王思娜 王一偉報道:近日,卓資縣副縣長吉雅圖帶領記者一行走進卓資縣梨花鎮壕賴村,見到壕賴村聯合黨支部書記喬屹基,吉雅圖講:喬屹基他為人正直,憨厚樸實,心系村民,有思路,干實事,立項目,建園區,興產業,團結帶領全村各族黨員干部和廣大村民,銳意創新,求真務實,把山旮旯里貧困村建設成遠近聞名的"明星"村。
喬屹基向記者介紹:在六年前,壕賴村還處在貧困人口多、扶貧對象多、收入水平低、基礎設施差、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健全、貧困問題凸顯、經濟發展滯后的落后狀態。廣大村民面對低矮的土房、貧困的日子一籌莫展。我從鄂爾多斯掙錢回來后就想為家鄉做點事,想把鄉親們帶領上共同致富,近年來,我們按照國家提出建設新農村,改造空心村、合并弱小村、培育特色村的方針,緊緊圍繞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全力實施"十個全覆蓋"工程,集中開展"三清"、"四改"、"四通"、"五化"為主要內容的村容村貌整治,先后改造了中心村兩個,危房改造286間,改廁58處,圈舍316間。通過向涉農部門爭取項目,為全村新打機井16眼、整修舊機井2眼、安裝變壓器3臺、修河壩2460延長米、擴大水澆地2100畝、修建通村水泥路18.3公里、通村砂石公路8公里、建沼氣池76座。安裝路燈76盞,對全村進行了美化、亮化、凈化。修建了一處占地6600平方米的健身、娛樂廣場。實現了廣播電視"戶戶通"全覆蓋,進一步豐富了農村文化生活。為全村村民安裝了自來水,一舉解決了人畜安全飲水難題。新建了232畝采摘園一處,種植了桑樹、桃樹、杏樹、禮品西瓜、火龍果、葡萄、草莓等,新建占地15畝的魚塘一處、占地80畝的水上餐廳和農家旅館。形成了采摘、觀光垂釣、休閑娛樂、農家體驗、民俗、文化為一體的休閑觀光農莊,在2011年,人均純收入低于2600元的有189戶,2013年底,人均純收入低于2896元的有38戶。2014年人均純收入低于3476元的有18戶,讓農民在發家致富的道路上再邁一大步。
為了改變傳統的種植業,徹底扭轉廣大村民因循守舊不想干、怕擔風險不敢干、科技示范不會干的舊習慣,我們盡快實現一村一品、戶戶參與共同致富的總體目標,在調整產業結構,延伸產業鏈,強化創新驅動上下功夫。堅持以產業化、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為方向,探索完善了"黨支部+合作社+基地+科技人員+農戶"的模式,率先注冊成立了"富民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入社農戶達到167戶,入股資金470萬元,發展設施農業種植面積522畝,每畝土地純收入達到4800元,比傳統種植的豆類畝增效幾十倍。把村民從一家一戶發展的"小舞臺"推向帶領群眾致富的"大天地",搭建了農村黨建工作與經濟工作的"雙贏"平臺。為合作社健康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實現了黨建與富民的相融互動。引導黨員帶頭調整產業結構、帶頭推廣生產新技術、帶頭幫助農民致富。通過不懈努力,走出了一條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發展路子。建設種植園區1782畝,其中大棚606畝、溫室132畝、露天蔬菜444畝,打造了脫水蔬菜、大棚滴灌馬鈴薯、大棚青椒、紅蘿卜十大特色產業。注冊了"喬大個"系列商標,并作了有機商品認證。園區內建起了占地16600平米的脫水蔬菜加工廠一處,設立了無公害檢測中心和產品展銷中心,與巴盟萬紅食品有限責任公司達成了訂單協議,使大棚蔬菜從提籃小賣邁向了盛裝遠嫁。加長了走出去的腿,提升了產業品位。起到了內聯群眾、外聯市場的作用。特別是大棚馬鈴薯銷售不僅占領了呼包二市和集寧區的農貿市場,而且還打出品牌東進西突,遠銷北京、天津、太原、石家莊和國外市場,使農村經濟融入了呼、包、鄂金三角經濟圈中。凡是加入合作社的村民,人均增收6600余元,每個農戶在合作社平均年收入達到11460元,其中女勞力年收入8000余元,住在二期幸福院64歲的劉粉粉老伴在合作社打工,她給合作社的工人做飯,二人一年收入5、6萬元。農民劉來福,在黨支部的幫助下,種植覆膜馬鈴薯50畝,純收入達到12萬元,一躍成為全村富裕戶,劉來福逢人便說:全靠黨支部的熱力相助幫我劉來福走上了致富路,過上了好光景!
為了拓寬村民增收渠道,我將村內有技術特長和青壯勞力以股份制的形式組建了51人參與的工程隊,購置各種機械18臺,常年在村內外搞房屋建筑,修建道路。兩年收入2350萬元,實現利潤520萬元,每名務工人員年收入10萬余元。并從利潤中拿出50萬元用于村內公益事業建設。有效地解決了村內公益事業資金短缺的問題。
為了更好地打造宜居、宜游、宜業的美麗新農村。新建的富民農莊建設項目總占地面積2382畝,總投資5800萬元,以山水莊園、綠色家園、民俗樂園、農耕莊園為主題,規劃為餐飲接待中心、觀光采摘基地、生態養殖基地、傳統農家作坊、民俗文化廣場五大區域,建成集生態、旅游、觀光、度假為一體的農家山莊。
農莊餐飲接待中心,由餐飲中心和垂釣中心構成。餐飲中心占地面積600平方米,餐廳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可供300人同時就餐。垂釣中心由100延長米的吊橋和7000平方米的魚池構成,可供游客休閑垂釣。餐飲接待中心按照"北地南風"的建筑風格設計,風景優美別致,建筑設計精巧,游客在此可充分體驗"用餐觀景、現場垂釣"的無窮樂趣,領略回歸自然、怡情山水、北國江南的別樣風情。
農莊民俗文化廣場占地面積500平方米,建設了茅屋農舍、小橋流水、秋千翹板等多種設施,游客到此可體驗農舍做客的淳樸、小橋流水的雅致、游樂嬉戲的愜意。
農家傳統作坊占地面積700平方米,按照仿古風格設計,建有碾磨坊、豆腐坊、燒酒坊、醬醋坊、榨油坊等各種作坊12間,作坊所有原料均選用農莊基地所產的雜糧雜豆,是地道的純天然、無污染食品。游客到此可在手工坊里親身體驗農事活動的獨特樂趣,可實地品嘗農家食品的醇厚風味。
農莊觀光采摘基地,由水果采摘園和蔬菜采摘園組成。水果采摘園共建成高標準溫室90棟,面積108畝,栽種了草莓、葡萄、鮮桃、李子等10多種水果;蔬菜采摘園共建成高標準溫室93棟,面積132畝,栽種了圣女西紅柿、水果黃瓜等多種蔬菜。
項目全部建成運營后,可吸納當地村民、民間藝人和無業人員300多人就業,間接帶動社會相關產業就業1500人左右,拉動本村農民年人均增收500元以上。按近期規劃每年接待3萬人次,每年可實現利潤420萬元,可以達到村組織、合作社、農莊、村民多贏的效果,收到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為了實現村民安居樂業的夢想,先爭取項目,爭取資金2000萬元新建一處建筑面積9760平米,容納286戶村民(已入住 220戶,每戶住房面積為33平米),集超市、醫務室、活動室、浴池、餐廳、休閑六位一體的互助幸福院,院內全部實現了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安裝路燈33盞,使全村年老體弱、孤寡老人全部實現了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的安居夢。住在一期幸福院64歲的李恩葉除了參加新農合,還有高齡補貼和低保,每年領取4000元的補貼。她說:"現在政策好了,這好政策就得有好人來執行,我們村有了好干部,真給我們村民辦了不少好事"!
除了為村民拓展發展項目外,還把招商引資作為發展農村經濟的一項重要舉措來抓。去年,從北京引進了一項新能源項目,與一家太陽能合作,村里專門為企業提供場地,引進投資,進行產品組裝,不僅為村里安排60-70人就業,而且還為村創造相當可觀的稅收。
2009年,黨支部通過自籌墊資12萬元建成占地700平方米的"八位一體"多功能"兩委"辦公場所。配備了新的辦公桌椅,安裝了現代遠程教育,并配有電視機、DVD等,設立了"草原書屋"閱覽室,藏書6000余冊,整合了衛生、計生、文化等各項內容,積極開展便民服務。每逢"七一"、"春節"期間,黨支部籌措資金,為困難黨員、孤寡老人送米、送面、送煤和發放慰問品,累計折合人民幣10萬余元。
現在的壕賴村的各項事業得到了蓬勃發展,村村通電、通路、通水、廣播、電視、通訊全覆蓋。1751人常住人口養老保險、合作醫療、農村最低保障全覆蓋。全村的農民人均純收入由6年前2890元一躍增長到16600元,創歷史最高水平,一躍建成了小康示范村。
據了解,喬屹基受到了國務院、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卓資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群眾的認可和贊譽。先后被市團委授予"十大創業青年"稱號,被市政府授予"新農村新牧區雙文明建設帶頭人","全市勞動模范"、被自治區黨委、政府授予"全區勞動模范"、"優秀黨務工作者"、"全區感動人物",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扶貧先進個人"。他所在的黨支部被縣委、市委、自治區黨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基層黨組織建設示范點"等多項殊榮。
隨著喬屹基和壕賴村在縣、市、自治區影響力的逐步擴大,越來越多的參觀團(其中有韓國參觀團)紛紛走進壕賴村感受農村所發生的巨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