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擁有海域面積約200萬平方公里的海南省,在國家“海洋強國”戰略中肩挑重擔。當日,從國家層面到海南官方、民間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全方位提高海洋意識。
海南管轄海域面積約佔中國全國的三分之二,擁有中國特有熱带海洋環境,所管轄海域是“一带一路”建設的海上互聯互通的重要區域。
世界海洋日前夕,海南省政府與國家海洋局在三亞市簽署《共同服務“一带一路”戰略的框架協議》。根據協議,國家海洋局支持海南省建設國家南海資源開發服務保障基地,支持海南省“多規合一”改革試點;支持海南加強與南海周邊國家海上交流與合作;支持海南發展海洋科技力量等。
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表示,將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海南大有文章可做,海南省管轄着全國面積最大的海域,在海洋強國戰略中肩挑重擔。國家海洋局將積極推動海南“一带一路”建設、海洋岸線修復整治、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等工作,進一步整合海洋環境監測、生態保護、防災減災等方面的力量,支持海南建設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
海南還將打造海洋人才搖籃,為海洋強省提供智力服務。為此,海南省政府分別與國家海洋局、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簽署了《共建熱带海洋大學(籌)的協議》,提出創建一所面向南海、面向東盟、面向國際旅游島、面向產業的開放性、應用型、體制創新、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熱带海洋類高校,主動參與和服務國家海洋強國戰略和“一带一路”建設,為國際旅游島建設提供人才、科研和決策支持,並增進與東盟國家的交流合作。
專家學者看好海南的在海洋經濟方面的發展潛力。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海南研究所所長夏鋒認為,海南祗要抓住“一带一路”戰略發展機遇,加強與外部的聯動,深化與各方的合作,促進海陸兩大系統的優勢互補、良性互動和協調發展,海南將從島嶼型經濟體向海洋經濟體轉型升級,實現經濟增長以島嶼經濟為主導向以海洋經濟為主導的轉型升級。
2015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活動當天在三亞市舉行,海洋主題畫展、萬人清潔海灘公益活動、“海洋生態文明建設”主題論壇等一系列活動陸續開展。保護海洋環境、推動依法治海、建設海洋生態文明、推動“海洋強國”戰略等成熱詞。
海洋知識科普還走進了校園。海南省將開展讓海洋知識“進學校、進教材、進課堂”,讓學生從小認識海洋、了解海洋、重視海洋,提高海洋知識普及率。
海口西海岸淨灘徒步公益行、騎樓老街海洋保護宣傳活動、“我心中的海洋”文化衫塗鴉活動……海南民間也開展了一系列活動讓市民廣泛參與。海南省海洋生物保護協會的志願者們分發海洋保護傳單,傳播海洋科普知識,並號召游客簽寫“愛護海洋生物·保護生態環境”海洋生物保護倡議書,带動更多愛心人士關注海洋、關注公益事業。
“我自願支持海洋保護行動,保護海洋環境,弘揚海洋文化,從小事做起,身體力行,自覺學習海洋環保知識,提高海洋環保意識,自覺抵制破壞海洋環境的行為,共同守護我們藍色的家園”。當天,海南全島50余家度假酒店及旅游企業積極響應中國海洋日活動,通過宣誓倡導保護和美化海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