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香港商报官网 > 山西 > 特别报道

太原促民營經濟大發展

2015-11-09
来源:香港商报

  山西省太原市在傳達學習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時,提出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引領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積極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令人欣喜的是,面對复雜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和較大的下行壓力,今年太原市經濟卻擺脫了低速增長,實現「好中趨穩」。日前,太原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前3季度,該市GDP增長8.8%,超上半年8.5%的增速,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在全省11市中位居第一。值得關注的是,前3季度民間投資對該市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高達83.3%,這說明民營經濟對經濟增長居功至偉。香港商報特約記者 王志峰

  成績有目共睹「短板」依然突出

  日前,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書記吳政隆在召開的「全市民營經濟發展推進會暨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範工作動員會」上,對民營經濟在該市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中發揮的重要帶動和支撐作用做了深刻的闡釋,「民營經濟活則太原活,民營經濟興則太原興,民營經濟大發展則太原大發展。」有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該市民營經濟增加值累計完成823.39億元,同比增長10.64%,高於GDP增速2.1個百分點,上繳稅金占全市稅收總額達68.04%。

  吳政隆坦言,尽管目前太原經濟逆勢向好,民營經濟也呈現良好發展勢頭,但太原仍屬經濟欠發達地區。他認為,太原市與先進發達地區的差距主要是民營經濟發展上的差距。與先進地區相比,「既沒有頂天立地的大企業,也沒有形成鋪天蓋地的好局面」,還存在著「短板」。主要表現在:一是經濟總量小、占比較低,在中部六個省會城市中排第4位;二是企業數量少、規模不大,戶數在中部六省居末位,全國民企500強中只占兩席;三是產業層次低、競爭力不強,大多集中於煤焦鐵、傳統流通領域以及一般制造業。

  上述症狀便是吳政隆為太原民營經濟開出的診斷書,喚醒自愈重歸康健的「處方藥」則是促進工業經濟的轉型升級,發展以養老服務業和文化旅游業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和都市現代農業。

  破解發展瓶頸推動轉型升級

  「舍命不舍醋葫蘆」,是對山西老西兒的形象寫照。太原市作為全省老陳醋的重要生產基地,頭頂著地理標誌產品、非物質文化遺產、「天下第一醋」「中華老字號」、「中國馳名商標」等金字招牌,但產業規模卻不大。該市有資質的醋生產企業48家,可去年全市醋產業總產值也不過24.8億元,最大的水塔醋業7.6億,距12.1億的鎮江恆順醋業差距不小。與醋產業相同,太原亦有「面食之鄉」的美譽,然而長期以來,僅將其放在餐飲業贏利附屬品的位置中,諸侯各自為戰,沒有產銷的統籌規劃和聯動發展,沒有做成大產業。

  「醋」和「麵」是太原民營經濟的一個縮影,多集中在傳統產業領域,且處於產業鏈低端,市場競爭力不強。要想實現民營經濟的飛速發展,就必須引導和鼓勵民營企業大力推進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體制機制創新等全面創新,推動傳統產業新型化、新興產業規模化。

  吳政隆認為,太原要做大做強醋產業,應集團化發展,跳出調味品產業定位,加快像生物科技、健康產業領域延伸。而麵食產業要走出傳統家庭廚房,走向工業化、便利化、產業化、連鎖化、品牌化,積極扶持太原市以麵食為代表的本土餐飲企業早日進入全國餐飲百強行列。

  在促進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的同時,吳政隆表示,現在和未來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制藥、新能源、「互聯網+」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空間很大,要引導太原民營經濟大做文章。

  此外,方興未艾的養老服務業和文化旅游業也是太原市新的經濟增長點。吳政隆說,歷史厚重、文化璀璨、清涼宜居的太原,要充分利用省會城市及區位、交通優勢,充分挖潜、擦亮「錦繡太原」的城市名片,努力將文化旅游業打造成太原市的支柱產業。同時,積極推進金融業、現代物流業等現代服務業,太原基於現實考量已在籌劃整合和新建一批現代物流產業園,并鼓勵物流企業兼併聯合組建擁有核心競爭力的大型現代物流企業集團。

  吳政隆還提出,要積極發展都市現代農業。大力支持民企投資扶貧開發、設施農業、規模養殖業、農產品加工業,延長產業鏈,發展生態休镕觀光、健康養生農業。

  全民創業創新增強小微活力

  小微企業是發展與民生的結合點,是投資與消費的結合點,是發展與富民的結合點,加快小微企業發展是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的關鍵。今年4月,太原市成功入選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示範城市。為此,太原市著力打造創業創新載體,加快建設公共服務平台,進一步強化增信服務,健全和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全力促進小微企業更好更快發展,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紅火局面。

  養老服務業5年擬投逾百億

  數據顯示,2014年太原60歲以上老人63.8萬,已超過老齡化社會國際標準4.8個百分點,老齡化比例居山西之首,且不論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

  為應對已經兵臨城下的老齡化問題,太原市政府將從2015年始至2020年末(見下表),累計在養老服務業投入105.14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市縣兩級財政負責一半,由此帶動社會投入52.46億元。力爭到2020年基本形成新型養老服務體系。

  目前,太原市養老服務業還處於起步階段,每千名老人擁有17張床位,為國家指導標準30張的56.7%,養老產業市場空間巨大。太原市還專門出台了《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對社會投資新建開辦非營利性養老機構,予以每床9000元的一次性建設補貼;社會辦非營利性養老機構按照自理、半自理、不能自理老人每月每床補貼100、150、200元;公建民營的養老機構亦可享受上述政策,營利性養老機構減半享受補貼政策。

  除了養老服務業,太原還將大力發展以文化旅游業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使其成為促進全市經濟增速加快的主動力。有關數據顯示,今年前3季度,太原市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63.3%,增長10.9%,拉動全市經濟增長6.2個百分點。

  為民企候鳥築巢

  民營企業是候鳥,「哪里創新創業的政策環境『氣候好』,哪里民營經濟發展得就好;哪里支持服務的力度大,哪里民營企業發展的升級和活力就強」,吳政隆希望,素有「龍城」之城的太原,不僅人宜居,民企也宜居。

  為給民企創造良好的生存空間,太原市將不斷優化政務環境、法治環境和社會環境,積極主動地為民營企業排憂解難,著力破解「准入難」「融資難」「用地難」以及人才短缺等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瓶頸,完善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吳政隆特別強調全市領導干部要深刻吸取山西省官商勾結、塌方式腐敗的教訓,認真貫徹習近平提出的「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賓,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和王儒林提出的「有交集不能有交換、有交往不能有交易」。

  針對「旋轉門」「玻璃門」「彈簧門」等民企面對的歧視准入,吳政隆指示相關部門,要加快制定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凡是法律沒有明令禁止的行業和領域,一律對民間投資開放,不設置任何附加條件,推動民間資本向基礎設施、重大產業、社會民生等全領域投資,積極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建設模式,支持民營資本參與國企兼併重組,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努力為民資參與市場競爭「松綁開路」,讓外來投資者進得來、留得住,讓本土企業辦得好、發展快。

  做好小微示範城

  位於太原市迎澤區的康迪爾制衣有限公司,是一家僅有30多位員工的職業裝生產企業,年生產上百萬套服裝,年創利潤上百萬元,職工月平均收入在3000元以上。公司總經理康鵬霞說,在今年經濟形勢普遍低迷的情况下,該企業還能保持正常運轉,職工收入沒有減少,并且還安排2名殘疾人就業。

  小微企業在活躍經濟、創業創新方面的功效毋庸置疑,在擴大就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群眾收入、優化經濟結構等方面作用重大。截至2014年底,太原小微企業總戶數6.7萬餘戶,占企業法人單位總數的96.2%,吸納就業59.5萬人,占企業人員總數的43.7%。

  按照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示範城市的要求,太原市需在三年示範期內小微企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長11%、新增就業年均增長11%、技術合同成交額年均增長12%、擁有授權專利數年均增長13%。

  但太原市小微企業猶如少年,既有創業氛圍不濃、發展質量不高、環境不優、創新能力不足等自身弱小的原因,也有融資難、負擔重、公共服務不足等諸多環境制約。為此,太原市將認真做好「+」「-」。

  「+」,補貼創業創新載體空間,用財政引導、金融推動和資本市場助力完善和創新小微企業金融支持方式,在科研人員創業、大學生到小微企業就業等諸多方面設置了資金和政策鼓勵。「-」,以政府簡政放權為抓手,全面松綁小微企業,簡化辦事流程、減免各項收費、稅收惠政落地。

  吳政隆表示,要抓緊建設一批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各類創業創新載體,為創業創新者提供低成本生產和辦公場所;要充分利用閒置廠房、樓宇、土地等改造建設一批眾創空間、小企業創業基地、科技孵化器、微型企業孵化園、商貿企業集聚區等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打造全市金融振興、科技創新和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點、突破點和結合點。

  (來源: 深圳新闻网) 編輯: 庄春雷

[责任编辑:李宁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