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讯】记者付莉莉 报道: 12月2日起,四川省政府新闻办连续举办新闻发布会,系统解读四川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阐述四川“十三五”规划建议的主要内容。省委十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坚持协调发展理念,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7日上午,以“协调发展·形成平衡发展新格局”为主题的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举行,四川省发改委主任唐利民、省委农工委常务副主任杨秀彬、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赵明仁、住建厅厅长何健、文化厅厅长郑晓幸,详细解读四川“十三五”规划协调发展篇章。
下一个五年,四川在区域、城乡统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上如何协调发展?唐利民介绍说,“十三五”时期,我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着力强化发展统筹,构建区域协调发展体制,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推动成都经济区领先发展,力争成都经济区GDP突破2.8万亿元。
支持成都率先发展,突出创新驱动和扩大开放,推动全面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建成西部金融、物流、商贸中心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加快建成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更好发挥带头引领示范辐射作用。
抓住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机遇,加快推动成都经济区一体化和成都城市群协同创新发展,共建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开拓共同市场,促进分工协作,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实现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提升整体竞争力,进一步做大做强全省发展的核心引擎。
加快培育五大新兴增长极,过两千亿的市州达到8个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加快培育五大新兴增长极,即加快建设天府新区,加快川南多中心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大力培育川东北经济区,着力打造攀西特色经济区,加快推动川西北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
加快建设天府新区,并同步规划建设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空港经济区,将天府新区打造成全面深化改革示范区、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加快川南多中心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推动川南经济区率先突破,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建成川滇黔渝结合部综合交通枢纽,打造我省沿江和南向开放的重要门户。
川东北经济区,要进一步加快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和扶贫攻坚,建设国家重要清洁能源化工基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生态文化旅游基地,建成川渝陕甘结合部区域经济中心。
攀西特色经济区,将在钒钛、稀土、清洁能源、亚热带农业、阳光、生态、康养、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上发力,做大做强,加快建设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
推动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实现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优先改善和保障民生,优先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力争经济总量过100亿县超130个。
“十三五”期间,按照县域主体功能定位,着力培育一批重点产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形成一批现代农业强县、工业经济强县、旅游经济强县。同时,加强县域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县域发展条件。全面深化县域综合改革,深入推进扩权强县、扩权强镇改革,积极推动百万人口大县改革发展,进一步完善县级财税体制,推进农村产权、土地、金融、保险等改革创新,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十三五”规划提出,要统筹制定和实施五大经济区、四大城市群和国家级、省级重点开发区域发展规划,积极探索和推动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多规合一”。建立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加快推进跨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对接协作、区域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和环境保护联防联控联治。推动统一市场体系建设,建立人力、土地、资本、产权、技术等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机制。完善区域发展政策,建立条块结合、主体功能导向明确的区域政策调控体系。实施差异化区域政策,引导各区域特色发展、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