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頭雙髻鯊驚豔珠海長隆鯨鯊館

2015-12-28
來源:香港商報

20頭雙髻鯊“入住”海洋王國鯨鯊館歡迎儀式。

  [香港商報訊]記者陸紹、實習記者郭悅龍報道:12月28日,獨攬5項吉尼斯世界紀錄的珠海橫琴長隆海洋王國鯨鯊館,迎來20位新“住客”——20頭雙髻鯊,長隆海洋王國還特意為新“住客”舉行了歡迎儀式。據了解,當天是新“住客”的首次亮相,20頭雙髻鯊同在一個海洋館內展出,在業界還是首次,也是全球最大的雙髻鯊展示種群。

  海洋中的飛機

  記者在珠海橫琴長隆海洋王國鯨鯊館內看到,20頭雙髻鯊同時游弋在頭上,它們猶如海中戰機群,在海中巡視屬于自己的領域,場面之震撼讓人難以忘懷。20頭雙髻鯊成群結隊活動的場面吸引游客駐足欣賞,贊歎聲此起彼伏。

20頭雙髻鯊同時游弋在游客頭上,猶如海中戰機群。

  據了解,雙髻鯊又稱錘頭鯊,因獨特的頭型而得名:它頭寬而平扁,頭的前部向兩側突出,呈錘或鏟形,又與古代女子頭上梳的雙發髻相似。每個突起上各有一只眼睛和一個鼻孔,成年的雙髻鯊兩眼睛和兩鼻孔的距離均可達1米。據相關研究顯示,這樣的眼睛分布能使雙髻鯊具有非凡的雙眼視覺,擁有360°全方位視野。雙髻鯊比其他鯊魚有更大的自浮能力和靈活性,T形腦袋能起到飛機機翼的作用,有增加升力的功能,就好像是海洋中的飛機。在雙髻鯊奇特的腦袋前部布滿了精密的感應神經,使得雙髻鯊能夠輕易地捕捉到其他生物電流的微弱變化,從而准確地確定獵物的方向和速度。

  雙“鯊”同時展出

  據海洋王國助理總經理黎耀南介紹,雙髻鯊主要生活在溫带海域,此次20頭雙髻鯊是從台灣引進的。成年的雙髻鯊體長可達3.7米到4.3米,雌性體型一般大于雄性,有記錄最重達152.4千克,而壽命可超過30年。成年的雙髻鯊一般單獨、成對或者成小群活動,而幼鯊則成群聚集活動。雙髻鯊屬于遷徙性魚類。每當季節更替的時候,大群的雙髻鯊會組成浩浩蕩蕩的遷徙隊伍,做一次長途旅行。

  黎耀南告訴記者,雙髻鯊的入駐長隆海洋王國鯨鯊館,有利于游客了解這類動物的特性,從而有利于種群的保護和繁衍生息。長隆海洋王國鯨鯊館內的20頭雙髻鯊,均是處于幼鯊時期的路氏雙髻鯊。路氏雙髻鯊頭部前端三個明顯的圓齒狀凹痕是其區別與其他錘頭鯊的重要特征。路氏雙髻鯊是卵胎生動物,受精卵在母體內發育成幼鯊,一般一次可產下15到31頭幼鯊。幼鯊體長可達38到45厘米。

  據悉,目前,在珠海橫琴長隆海洋王國鯨鯊館內共生活着2萬多條珍稀魚類及其它海洋生物,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5尾巨碩的鯨鯊。鯨鯊屬于濾食性魚類,沒有攻擊性,而且雙髻鯊與鯨鯊體型差別太大,雙髻鯊不會靠近體型較大的魚類,所以雙“鯊”可以同時展出。

[責任編輯:李寧 ]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
圖片新聞 點擊排行 更多>>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