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通途
【香港商報網訊】在「亙古神山」南風面探太古之幽,觀「千年鳥道」勝景,在靜謐的衙前古村賞「千年神木」,在狗牯腦茶山依茶而居品「千年神茶」之韻,在熱水洲溫泉沐浴山間自然的「天賜神水」,在滄桑的茶鹽古道上踏勘時光的足跡,在草林圩場的小茶館感受悠悠日長如小年……游在遂川,總能為她雋永的「神」意和詩意而感動。
遂川,是江西版圖上最綠的區域之一。從前,遂川人默默地擔當生態文明的守護者;現在,時代賦予遂川新的活力,他們不僅「實干」,更要「覺醒」,這個位於贛省西南邊陲的小縣城,向外界敞開了「生態遂川」的新窗口。靜養深閨中,幽雅待人識!遂川的山水人文,正通過「旅游+」的方法論,逐步走向世人。而「旅游+」所帶來的開放與引進,也讓遂川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形象以「生態文明」之名,更加豐富豐滿起來。香港商報記者 黃穎 郭美勤 實習記者 萬柔
狗牯腦茶:講好中國茶故事
一泡茶,從芬芳泥土中來,從烈烈火燄中來,從纏綿清水中來。茶,就是遂川人用來表達對土地的擁抱,對自然的崇拜的方式。
遂川境內有著湘贛邊境最高峰——南風面,相傳五千年前神農氏在南風面「嚐百草中百毒,而以荼解之」,就已經有了遂川茶的起源。后來,陸羽在《茶經》中專門提到過遂川茶葉,并稱贊「其味極佳」。大文豪蘇軾當年在遂川品茗題詠,留下「衣染爐煙金漏迥,茶烹石鼎玉蟾留」的詩句,悠悠餘韻綿延千載。清嘉慶元年(公元1796年)開始,當地人梁為鎰潛心研創出獨特的制茶工藝,制作出來的綠茶色、香、味、形俱佳,又與別的名茶有所區別,很快成為茶中翹楚,被選為皇室貢品。由於茶產自遂川狗牯腦山,於是「狗牯腦茶」之美名便流傳至今。梁氏世代茶人也把狗牯腦茶的制作技藝傳承推廣、造福一方。井岡山斗爭時期,毛主席在遂川領導革命,飲用狗牯腦茶后,連聲誇贊「好茶、好茶」;1965年毛澤東重上井岡山時,還特別提到要再喝喝遂川的狗牯腦茶。
這「神農用茶、陸羽述茶、東坡賦茶、領袖贊茶」的故事,被遂川人津津樂道,1915年和1934年狗牯腦兩次在美國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分別獲得金質獎和特等獎;在2015年米蘭世博會上,狗牯腦茶再獲「百年世博中國名茶金獎」。在遂川人心中,狗牯腦茶就是百年名茶、千年神茶!淬礪千古的茶香茶韻,已深深瀰漫在這片土地的每個角落。人們種茶,制茶,喝茶,賣茶,山的敦厚、水的優雅、木的樸實、火的熱烈,從狗牯腦茶中不絕如縷地傳遞出遂川人的天地人生觀。
該縣在茶葉主產區大力發展景觀茶園,修築茶園游步道、觀賞茶亭,打造一批「見山見水、記得住鄉愁」的茶文化休镕村,發展集「賞茶山風光、看茶道表演、泡清香綠茶、品綠色佳茗、講茶言茶語、作茶詩茶畫、演茶歌茶舞」於一體的「茶文化主題游」;將茶文化元素融入城鎮化建設當中,打造一批茶文化主題街區、茶文化主題公園,建設一批茶樓、茶館,精心制作系列茶葉、茶具、茶點心、茶菜品待客,向四海來賓全面展示茶鄉風情。在農業文明的懷抱中,山川靜好,禪意清明,鮮活的「中國醉美茶鄉」撲面而來。
山水風情:生態天堂書寫華章
遂川的山,是有力量的!
南風面,號稱湘贛邊境最高峰的「羅霄之巔」。關於南風面的記憶,遙遠至中華民族的祖先炎帝神農在此嚐百草。南風面海拔2120.4米,山上資源富集,保存著完好的原始森林,有大量的珍稀物種留存於世,被譽為「生物基因庫」,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這座雄偉的南風面,以極端的地理高度,俯視著山下的遂川。
遂川的水,是有情感的!
「七送里格紅軍介子個五斗江……」《十送紅軍》的歌聲把遂川五斗江唱紅了大江南北,如今,五斗江已開始建設國家濕地公園。遂川境內兩條贛江一級支流——遂川江和蜀水河,帶著亙古的豪情,奔涌在山間田畔,遂川江上游建立了自然保護區,下游建立了省級濕地公園,蜀水河也正在全流域建立國家級濕地公園。
曾幾何時,「農夫、山泉、有點田」,成了很多人詩意棲居的嚮往,而遂川的「山泉」又別具一格,是最具山野情趣的富硒溫泉群——熱水洲溫泉。溫泉泉群沿河堤、河床呈帶狀分布,面積約10000平方米。溫泉周圍有茂密的原始次森林,峽谷風光獨特,蒼松似海,風光秀麗,氣候宜人,是一處集健身、療養、休镕的天然氧吧。位於「江南溫泉第一鎮」湯湖鎮的湯湖溫泉,多處地表溢出的水溫高達84℃,是全省水溫最高、流量最大、水質最好的溫泉。
遂川的林,是有靈性的!
外來參觀的游人們,很難讀到當地的族譜,但是當地人一定會向你介紹那一片片楠木林,自古以來,當地的村莊有著「生男必種楠」的習俗,面對無數矗立高聳的楠木,你無法不被那種深滲其中的宗族文明而打動,它彰顯著綠色文明在當地人心中的血脈和信仰。而當地天下第一千年羅漢松、千年竹柏、千年牡荊、千年茶樹等「千年神木」,更是特有的珍稀王牌。走進遂川,無異於走進妙手點化的群雕樓,古樹林立的博物館,珍稀薈萃的基因庫,經天緯地的大觀園。
遂川山水森林的清凈美景真正起到了地球之肺的作用,也成就了營盤圩的「千年鳥道」。這是中國三大鳥道之一,面積達5000萬公頃,是途經華中地區遷徙鳥類的必經「隘口」,也是遷徙鳥類往返俄羅斯、中國北方地區與東南亞乃至澳大利亞、新西蘭等路線上的關鍵點之一。每年秋冬,數百萬候鳥從這里遷徙,年復一年,路線不改。這些天空中自由的精靈,在群山間演繹著遷徙的史詩。
山上「洗腦」,山下「洗澡」;山上閱奇,山下品綠。好一派遂川山水暢游風情!
精神家園:古色鑄魂傳承厚重
自古茶葉盛名之地,貿易亦是極為昌盛的。位於湘贛交界處江西坳的湘贛茶鹽古道,就見證了這樣的繁華歷史。這條茶鹽古道是明清時期湘、贛、粵三省的主要交通要道,已有300多年歷史而保存完好。當時,炎陵的百姓通過肩挑人扛將當地的茶葉、石灰等土特產品通過這條古道運到江西、廣東販賣,又從廣東運回食鹽、布匹等物資。近億塊石板、石塊鋪就的一條山路在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的崇山峻嶺間蜿蜒盤旋,周邊是一望無際的原始次生林,沿途杜鵑花海、珍稀樹木、高山草甸、高山濕地等風景秀美,描繪出一條神奇的「綵帶」。井岡山革命斗爭時期,茶鹽古道還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各個組成機構相互之間取得聯繫的「紅色通道」。
古道在,青山不老。在這片土地上,直接給予我們情感沖撞的,還有一些建築——在那古老村落中依舊閃耀著光華的建築。譬如,歷史悠久的衙前新興千年書院、風格古樸的大汾騎樓街、形制巨大的洛陽圍屋、雕刻精美的堆子前黃家大屋……令人嘆為觀止。與之共同傳遞的文明信息,則是那衙前鎮富集一方的「小南京」歷史,廬陵文化初興的耕讀傳家,更有明末忠烈郭維經與女兒共同發明的「龍泉碼」,流傳大江南北數百年……遂川還與井岡山地緣同依、血脈同源、歷史同紅、山水同秀,是名副其實的「南井岡」。在遂川一游,便要抵達這些歷史溫情的現場,去感悟古色古韻之旅。
目前,遂川縣重點打造以資福禪寺、葛仙巖、萬福仙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郭維經忠君報國為代表的節義文化,以「天子地」商代遺址、距今4000餘年的枚江鄉「雙江城」遺址為代表的尋根文化,以參與性、體驗式觸摸「龍泉碼」為代表的古代科考文化;修繕以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堆子前鎮鄢背村為代表的8個古村落,以堆子前鎮黃氏正亮堂、大汾洛陽圍屋為代表的古民居,以落成於北宋的衙前鎮新興書院、興建於清嘉慶的堆子前鎮燕山書院為代表的古書院,以大汾騎樓街為代表的古建築,重現歷史遺存的原真性、完整性。在此基礎上,科學整合古色文化資源,合理串聯古代遺存,開辟遂川訪古探源一日游線路,藝術再現古龍泉文化精髓。
遂川是客家聚居之地,遍布遂川鄉村各處的老祠堂,如今也藉著「文化禮堂,精神家園」之風被修繕一新,上承古,下傳今,宗族傳承依舊,更根據客家的風俗和現代發展,整合為集學教型、禮儀型、娛樂型、長效型等「四型」於一體的農村文化禮堂,在此可以開展有傳統特色的慶典活動,比如添丁禮、開筆禮、感恩禮等。沿遂井公路、105國道、大廣高速連接線建成一批文化禮堂示範點,讓一代代人在文化的洗禮中,樹立精神的指引。
美味三寶:綠色財富風生水起
傍著群山土生土長的遂川人,從骨子里就有著隨大山而與生俱來的深厚的自然生態觀。他們讓「生態資源」轉變為「綠色財富」,釋放綠色效應,并且把農業、林業與生態旅游相結合,把遂川耕耘成綠色希望的原野。他們秉承道法自然的原則,樹立「一樹一景點,一林一景區」的理念,對全縣山林資源特別是古樹資源進行有序開發,全域打造山林之典,必將成為遂川旅游產業的特質所在、魅力所在。
遂川著名的地方特產有「三寶」——金桔、板鴨、狗牯腦,再加上當地盛產的油茶、井岡蜜柚和毛竹,構成了生態優勢十分明顯的產業帶與觀光帶。目前,全縣的茶葉種植面積共20萬畝,金桔種植13萬畝,井岡蜜柚種植3萬畝,油茶種植68萬畝,板鴨年加工可達800萬隻,已註冊的生態旅游基地(生態農莊、家庭農場等)320餘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三寶」中的狗牯腦茶葉,被列為全省重點整合的「四綠一紅」五大茶葉發展品牌之首,成為江西茶葉第一品牌,榮獲「最具品牌發展力品牌」稱號,遂川也被評為「中國茶葉發展示範縣」。在發展金桔產業方面,該縣正在與華南醫學院研發金桔口服液,同時積極開發金桔系列產品,延伸金桔產業鏈。在禾源、巾石、南江等鄉鎮大力發展油茶產業,推進高產油茶的新造和低改,扶助新大地生物科技等油茶加工企業做大做強。
遂川先后榮獲「中國綠色名縣」、「中國生態魅力縣」、「全國生態旅游大縣」、「首批省級生態縣」等榮譽稱號。目前,全縣有「中國綠色名鎮」5個,國家級生態鄉鎮10個、省級生態鄉鎮17個,國家、省級生態村5個。2015年,一條名為「阡陌梯田繞南風,瑤池溫泉品茶香——縱情山水遂川」的旅游路線,在江西風景獨好「兩天半」線路設計大賽中,獲全省最佳山水旅游線路。品味南風面山之傲,白水仙水之靈,狗牯腦茶之清,白雲村橙之香,生態人文兼具,讓人身心俱樂。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醉美茶都」遂川正通過「旅游+」的大融合,傳承紅色文化、綠色文化和古色文化,繼之厚重,用實干讓文化之魂勃發,形成獨樹一幟的生態文明發展路徑,以此為基礎的「綠色發展」,得以深遠乃至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