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四川 > 商报专稿

綿陽市游仙區“小業主”帶動“大扶貧

2016-04-26
来源:香港商報網

  小業主王煒教授村民獼猴桃疏花技術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金山、通訊員梁磊報道:4月20日,四川省綿陽市游仙區忠興鎮雙龍的山坡上,陽光灑進獼猴桃架里,看著潔白的獼猴桃花朵掛滿枝頭,種植大戶王煒信心滿滿。“這片獼猴桃共有300畝地,去年首批100畝已經初產,今年將進入豐產期,預計可采摘100多噸,實現產值200萬元。”

  按照有產業才有就業,有就業才能脫貧的思路,游仙區探索出了一條貧困村“小業主、大扶貧”的產業扶貧模式。如今,游仙農村像王煒這樣的“小業主”儼然成了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造血干細胞”。

  業主:有技術有市場 發展有信心

  “我掌握的是新西蘭獼猴桃種植技術,還聘請了專業技術員人,不怕種不出果子來!”三年前,王煒的基地還是“黃泥巴土,草都不啥長”,經過幾年的農家肥改土,如今她的基地已經綠滿山崗。

  在來雙龍村種植獼猴桃之前,王煒不但到四川農業大學學習農業種植知識,還到蒲江縣朋友的獼猴桃種植基地實地見習,并收集了很多果販資源。去年,基地初產的4000多斤生態紅心獼猴桃2天之內搶購一空。對于基地進入豐產期后的市場開拓,王煒有自己的打算:“我們已經加盟了阿里巴巴的淘寶店,今年就可以網上銷售了,同時也考慮發展生態休閑采摘項目。”

  雖然感覺前景樂觀,王煒還是決定眼下不再擴大生產規模。“一是因為怕資金技術跟不上,二是怕勞動力成本太高。”如今,王煒的基地常年用工在15人左右,高峰期二三十人,每年支付的人工費用約30萬元。

  “來做事的基本上是附近的村民。年齡大的就除草、施肥干簡單的活;年齡小點的,我們就教他們疏花、疏果、施肥、除蟲等技術。”在基地的帶動下,周邊村民發展獼猴桃50余畝。“種的人多了更容易形成品牌,降低銷售成本。”為此,王煒還上門進行技術指導,并承諾農戶可以跟著基地“搭車銷售”。

  “小業主產業規模不大,能見縫插針地生長在貧困村的各個角落,更容易實現業主與村民利益的良性互動。”游仙區扶貧辦主任董光明說。目前,該區探索了“基地+農戶”、“小業主+合作社”、“小業主擔任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等多種方式,來充分發揮他們的示范帶動作用。

  村民:可掙錢可學技 脫貧有方向

  “我在羅總這里一年能掙1萬多元,快比上我丈夫打工的收入了。”太平鎮酒店村48歲村民陳永蘭是典型的無資金無技術的貧困戶,兒子幾年前的一場大病讓她家因病返貧,丈夫只能外出務工。自從綿陽久紅農業科技公司落后村上搞藥材種植后,陳永蘭就在這里打工,這樣既能照顧兒孫,又能掙錢貼補家用。

  今年67歲的王洪順如今是久紅公司的“田間技術管理人員”。王洪順介紹說,公司聘請的培訓師每周來基地兩次,除了技術指導也對村民進行現場教學,學的快有頭腦的人將會被聘請為技術員,加上土地流轉費用,一年2萬多的收入“比外出務工強”。

  對于酒店村53歲的村民陳貴華來說,他現在最大的心思就是怎樣把自家8畝地的瓜蔞種好。去年他加入合作社,一邊在基地打零工學技術,一邊在自家承包地上種藥材,一年下來竟然有4萬元的收入。“今年在外面當廚師的兒子也答應回來和我一起種藥材了”,說起這件事,陳貴華很得意。

  游仙區人均純收入低于3500元的貧困人口有7425人。這個群體中大多數是50-70歲的老人,由于年齡、技能、文化等因素,這部分人城里就業無門、鄉村脫貧無路。在小業主的帶動下,他們同時獲得了土地、勞動力和技術收益,年人均增收1500元左右。

  政府:善搭橋巧服務 扶貧有作為

  “我們在荒山上建基地,最大的難題就是基礎條件太差。是他們的誠意打動了我。”綿陽久紅農業科技公司總經理羅文相說,在游仙區扶貧辦和當地黨委政府邀請下,他先后來酒店村考察了4次,并提出了“水通、路通、電通、土地平整”的要求,結果要求很快得到了滿足。

  除了完善基礎設施,游仙優惠的產業扶貧政策同樣吸引著業主們。在業主入駐初期,游仙就開始對項目進行跟蹤配套,協調相關部門,通過爭取產業扶持項目資金,強化技術指導、改善產業設施,直至產業基本成熟。

  游仙為什么對小業主這么上心?“船小好掉頭。”董光明說,選擇發展規模在300畝左右的小業主落戶貧困村,是因為即使業主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不測,要退出,歸還土地也容易協調辦理,留下的后遺癥不大。

  當然,選擇業主是有嚴格條件的,并不是有資金就能落戶。為了避免出現“先搞產業,再找銷路”的盲目闖市場,游仙在選擇業主時主要看業主是否有成熟的種養技術和銷售渠道。為此,他們篩除了近20個小業主發展項目。

  “下一步,我們將通過盤活農村閑置資源,整合業主、村委建立配套的初加工基地”董光明說,由于大部分小業主發展起步晚,許多農產品都運往外地進行初加工,不僅增加成本,還讓利潤外流。為此,游仙區扶貧辦計劃,以政府出資,企業、村民入股的形式針對區域的特色產業,建立與之配套的初加工企業,將更多的利潤留在貧困村。

  數據顯示,3年來游仙65個貧困村引進了200多位小業主,投資總額達2億多元,發展種植獼猴桃、核桃、中藥材等3萬多畝。目前,已扶持100多個小業主順利達產,4000多貧困戶參與新型產業發展。

[责任编辑:蒋璐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