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旅游咨询

張家界,這次又要創什么文化奇跡?

2016-07-14
来源:湖南日報

  2016張家界民俗文化活動月于農歷六月六開幕。 張林海 攝

  高花燈。 楊華峰 攝

  擺手舞《踩八仙》。 翟健 攝

  六月六,曬龍袍,潑龍水,接龍氣。胡衛衡 攝

  儺面祭祖。 胡衛衡 攝

  文/本報記者 易禹琳 通訊員 王建軍

  那些山,從海洋中隆起,獨一無二,寂寞了億萬年。要怎樣的人間風月才能激活這絕版的自然奇跡?

  元宵燈會鬧了千百年,國際鄉村音樂周來了五大洲樂隊, 峽谷間上演驚天動地的人狐絕戀,劇院里《魅力湘西》場場爆滿……

  不夠!這次,張家界人要捧出最豪華、最原生態的饕餮盛宴。不是一天,不是一周,是一月;不只城區,不只景區,是全域;不是10萬人,不是20萬人,是10萬人次民間藝人參與、近100種原生態民族民俗文化藝術表演、1000萬人次游客同歡。

  擁有46個民族、732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張家界人,這次要創造文化奇跡。2016年7月9日(農歷六月六)至8月9日(農歷七夕),張家界舉辦全球首個民俗文化活動月,你來不來?

  盛宴一

  土司城,千人儺面祭先祖

  時間 7月9日(周六,農歷六月六)上午10:00—12:00

  地點 張家界土司城

  六月六, 占地800畝的張家界土司城早早地醒了。在這個濃縮了土家族農耕文化、兵戰文化、土司歷史、建筑藝術、工藝美術的土家風情園里,今天要舉行土家人最隆重的祭祖儀式。

  相傳這一天是湖南茅崗土司王覃垕為反抗封建壓迫蒙難之日,人們搶回他浴血的戰袍洗凈曬干,立廟祭祀。從此,每年六月六,土家人就有了曬龍袍、祭祖的習俗。

  上午10時,太陽爬上了48米高的九重天吊腳樓,30面大鼓敲得震天響,綠葉上還沾著新鮮露珠的草龍舞起來,2016張家界全球首個民俗文化活動月正式啟幕。擺手堂前,56名小學生表演中國戲劇的活化石茅古斯《趕仗》,再現土家先民狩獵場景。就要曬龍袍了!從赤身露體(人體彩繪)到樹皮獸皮,到樸素的日常穿著,再到節日的盛裝,一場服飾秀體現了土家人質樸的性格和土家織錦的精致斑斕。

  同邊手的擺手舞你第一次見吧?簡單的動作展現的是勤勞的土家人日常勞作。著紅袍的梯瑪(可與神溝通的人)出場了。他引領著祭祀隊伍,抬著三牲浩浩蕩蕩而來。他搖著八寶銅鈴,用神秘的語言和步法掃堂請神,整個天地都安靜了。梯瑪宣讀祭文,緬懷祖先的恩德,匯報今天土家人興旅游而來的幸福生活。千人帶上造型生動、夸張樸拙、色彩濃烈的儺面,祈求祖先和神靈驅魔禳災,為土家人為華夏子孫祈福。

  兩條潑水龍從后山騰云駕霧來了,20米高的水柱直沖云霄。潑龍水、接龍氣了!霎時,如甘露降臨,清亮的水在廣場上飛舞,歡快的人群迎水、互相潑水,洗凈過往的煩惱和不快,迎接充滿陽光的土家人的祝福,歡笑聲響徹土司城。

  陽光滾燙,激情涌動,張家界的奇山異水也被這歡笑感染得鑲上了金邊。

  盛宴二

  四溪匯流,千人同舞大擺手

  時間 7月19日(周二)上午10:00—11:30

  地點 水繞四門

  宛如“張家界少女”般的金鞭溪在峰巒山谷纏纏綿綿7.5公里,在張家界森林公園東大門,與礦洞溪、鴛鴦溪、龍尾溪相遇,共同托起一個沙洲——天子洲,即當年向王天子稱王建天子國的地方。洲上芳草鮮美,四洲石峰林立,水在山中流,人在畫中游。

  7月19日,就在這水繞四門的美麗地方,千人狂歡大擺手等你來。

  “福石城中錦作窩,土王宮畔水生波。紅燈萬盞人千疊,一片纏綿擺手歌。”

  做擺手是張家界這片土地上的主人——土家族人一種隆重的祭祖活動和節慶盛典。大擺手祭祀的是父系社會的土著酋長八部大王,參加的人成千上萬。

  “土家的先祖回來吧,到這鋪金鋪銀的地方來,我們子子孫孫歡迎你們來,為我們祈禱一個新的豐年,風調雨順、六畜興旺、人眾清吉……”梯瑪在用土話吟唱,他請神、祭祖后就跳擺手舞。

  看,這樣奇怪的舞蹈,沒有華麗的舞衣,只有家織的土布大褂;沒有優美的造型,所有人甩的竟是同邊手。人們隨著鼓點不斷變換動作,采茶、砍火畬、挖土、播種、薅草、放木排、打油、背苞谷……一個舞蹈,竟包含四季的勞作。他們甩著同邊手,竟是在模仿祖先在遠古遷徙中攀援巖壁。噫,怎么他們兩只手在身上亂抓?原來是在捉虱子、抖狗蚤,看得人大笑不止。

  這種舞不講究身材,男女老少都可跳。還不快加入?

  聽,情歌響起來了:“梔子花開滿樹白,一陣風吹遍地香,小妹硬是惹人愛喲,小哥夢里也在想喲。”小伙姑娘手牽著手,單擺、雙擺、回旋擺,顧盼間眉目傳情。

  如果你知道擺手舞曾為武王伐紂和嘉靖年間重創倭寇立下戰功,是否會從舞蹈中看出排兵布陣的豪氣?是否會對創造這種舞蹈的土家人油然而生敬意?

  盛宴三

  億年溶洞,千人狂歡茅古斯

  時間 7月29日(周五)上午10:00—11:30

  地點 黃龍洞

  世上溶洞有很多,但黃龍洞不一樣。

  這座古老溶洞里有一根全高19.2米,最細處直徑只有10厘米的石筍買下了1億元的保險,它寬闊的“龍宮”大廳里,因“洞聽中國藝術季”活動,《卡門》、《藍色多瑙河》優美的旋律曾在石筍、石鐘乳和地下暗河間徘徊。

  洞外,是一個原生態的稻田、池塘、水車、雞鴨牛羊和一個屋頂上種滿綠草的張家界哈利路亞音樂廳。

  7月29日,千人要在洞外跳起最原始古老的茅古斯,跳給3.8億年的溶洞看,跳給那些直指蒼穹的奇峰看。

  微風拂過青青的稻田,寧靜的鄉村和幾千年前也沒什么兩樣。土家人要跳茅古斯了!它可是被專家稱為“中國戲劇的活化石”,中國民族舞蹈最遠的源頭之一。

  你看,土家人身披棕衣,頭戴棕帽,他們裝扮成遠古的先人,他們弓腰而行,因為先祖尚不能直立行走。他們拿著棍棒去圍獵,嗚啊嗚啊地呼喚同伴,因為先祖尚不能完整發音,口齒不清。經過好幾個回合的圍堵,終于把野豬捕獲,嗚嗚地歡叫著凱旋而歸。

  除了《打獵》,聽土家人說,如果是大擺手,延續幾天幾夜,茅古斯可以晚晚有不同的劇目,從漁獵時期一直表演到農耕時代。可喜的是,現場出現了很多的“小茅古斯”,人們不必擔心這種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失傳了!

  盛宴四

  寶峰碧水,千人摸米女兒會

  時間 8月9日(周二,農歷七夕)10:00—11:30

  地點 寶峰湖

  “天上有個鵲橋會,土家有個女兒會;天上牛郎會織女,地上情哥會情妹。”七夕,張家界的姑娘小伙要約會了!

  遠遠地,見一道瀑布在青山上一瀉而下,瀑布的上方就是寶峰湖。四面青山,一泓碧水,鳥飛鴨游,湖心島上有“仙女照鏡”、 “金蟾含月”。似水柔情,這樣的地方,最適宜七夕情人節對山歌,會情人了。

  方圓百里盛裝的土家姑娘來了,首飾叮當,短大褂滾著多道花邊,八幅長裙翻成節節高的“筍殼”,一針一錢都是她們巧手繡成。背簍里拿出她們繡的鞋墊、手帕和山貨,眼角偷偷瞄著前來趕場的小伙,因為她們今天可是來找“摸米”(心儀情郎)的。小伙可沒那么忸怩,相中哪位姑娘,徑直前來問價,雙方對上了眼,情投意合,就可私訂終身了。

  但愛情總是尋尋覓覓的,看姑娘們模樣生得乖,繡花鞋繡得巧,有心“撩妹”的小伙就去踩花鞋。“穿花鞋,踩三腳,花鞋越踩越合腳。穿花鞋,踩三腳,翻山越嶺不痛腳”。小伙追,姑娘躲。即使有意,姑娘也絕不讓小伙輕易踩到。斗智斗勇,場上笑聲不斷,青春的身影晃花了眼。

  寶峰湖上對情歌了。“上河漲水下河渾,不知河水有多深,打個巖頭試深淺,唱首山歌試妹心。”一顆小石子飄著水花過來了,聰明的姑娘馬上接上了:“郎唱山歌湖上行,鯉魚出水聽歌聲,鯉魚翻動河中水,山歌打動妹的心。”一首來,一首去,情意越來越濃,湖心島上樹林里的鳥也來幫唱了。

  清波倩影,情歌燃情。三千奇峰醉了,八百秀水醉了,整整一個月的張家界民俗文化活動,醉了萬千游客。

  ■鏈接

  張家界民俗文化活動月九大日常活動

  時間:7月9日—8月9日,每天按時舉辦

  1.土家情歌對唱

  時間 10:00—11:00;15:00—16:00

  地點 寶峰湖

  2.土家風情舞

  時間 10:00—10:30;16:00—16:30

  地點 張家界土司城

  3.儺面參觀體驗

  時間 9:00—17:00

  地點 張家界土司城

  4.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

  時間 9:00—17:00;18:30—22:00

  地點 寶峰湖

  5.民族服裝秀

  時間 19:00—23:00

  地點 魅力湘西大劇院

  6.狐仙尋親

  時間 20:30—22:00

  地點 天門狐仙劇場

  7.生態廣場舞天地

  時間 18:10—18:50

  地點 黃龍洞生態廣場

  8.桑植民歌體驗

  時間 9:30—10:30(周六、周日)

  地點 洪家關旅游區

  9.土家漁鼓

  時間 8:00—9:30;

  10:30—12:00(周六、周日)

  地點 張家界大峽谷

  ■聲音

  張家界民族風情多姿多彩,融合了眾多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旅游文化構成了張家界特色文化形態的軟實力,成為張家界建設世界旅游勝地的核心競爭力,壯大了張家界文化產業實力。旅游與文化的融合,助推了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余懷民

  (張家界市委常委 、宣傳部部長)

  舉辦民俗文化活動月,是張家界在中國和世界的首創。是張家界市委、市政府“提質張家界、打造升級版”發展戰略、實現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的一次有益嘗試,也是完善張家界旅游供給側改革、擴大旅游文化消費,提升張家界國際化水平的一次探索實踐。希望通過幾屆持續的努力,將其打造成像“西班牙斗牛節”、“柏林文化節”一樣蜚聲中外的世界文化品牌。

  ——歐陽斌(張家界市副市長)

  張家界舊名大庸,是春秋時期古庸國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綿長悠久,文化積淀深厚,民俗特征濃郁。這次為期一個月的地方民俗文化活動,是當地居民與外來旅游者一場共享的文化盛宴,將直接促進張家界旅游發展和文化保護與傳承的深度融合,提升張家界文化影響力和旅游國際化水平。對豐富旅游者體驗,促進張家界全域旅游大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義,也期望這個活動能年年有,年年新。

  ——鐘永德

  (中南林業大學旅游學院院長、教授)

  張家界從來就是一個不缺營銷創意的地方,張家界民俗文化活動月又是一個經典案例。實際上,民族文化已經成為張家界一道靚麗的風景和一張精美的名片。只要張家界持續挖掘、保護和傳承民俗文化,活化利用民族文化遺產,加快旅游與文化融合發展,形成山上保護自然遺產,山下活化利用文化遺產,自然與人文相得益彰,促進張家界旅游可持續發展。

  ——張朝枝

  (中山大學旅游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導)

[责任编辑:湖南管理员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