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商报专稿

華僑城甘坑新鎮將“客家小妹”蛻變成“大家閨秀”

2016-10-25
来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讯】記者朱開芝 通訊員蘇之程、林素珠報道:“文化+旅遊+城鎮化”與曾經盛產客家涼帽的甘坑客家小鎮是兩個毫不關聯的關鍵詞。然而,曆史就像開了個玩笑,客家小鎮盛裝後將來有望成為中國曆史文化名鎮,全國重點特色小鎮。甚至成為蜚聲國內外的“中國文創第一鎮”。

甘坑客家小鎮

美麗的甘坑客家小鎮

甘坑新鎮

  華僑城甘坑新鎮的前世今生

  甘坑客家小鎮位於深圳市龍崗區布吉街道辦,相傳三百五十多年前,甘坑村的始祖、梅州的客家人謝文明、卓美發看中了這裏的自然環境優美,於是決定留了下來。經過曆史的滄桑,相關部門要把甘坑閑置的一大片老屋打造成集客家人鄉土飲食、傳統民居生活、蔬菜種植、土特產展示、鄉土文化休閑、觀光等功能於一體的深圳甘坑客家小鎮。當時的設想是該客家小鎮以生態田園為基礎,以客家文化為內涵,以客家風韻建築為空間載體,以民俗節慶、養生美食、非遺保護、田園體驗為核心內容,打造集文化旅遊、田園休閑、生態度假、文化展示、科普教育為一體的多元複合型旅遊目的地。

  中國有句俗話: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經過兩屆深圳“文博會”的洗禮,甘坑客家小鎮這個“客家小妹”漸漸有了氣質。2016年5月10日,龍崗區人民政府、華僑城集團、甘坑客家小鎮三方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以PPP合作模式開發,總投資500億元,以創意、管理和資本介入,通過導入IP文創、VR產業、將來實現古鎮旅遊和舊城改造實現產城遊一體化。

  華僑城甘坑新鎮以建設“新型城鎮化的國家級標杆”為目標,創建文化、生態、科技、旅遊四位一體,致力打造六張國家級名片,即:國家級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新興產業示范區。新鎮5~8年建成,預計年接待500萬遊客,年GDP上千億的城市級新鎮。有了這樣的規劃,客家小鎮這個“客家小妹”一下子華麗轉身成“大家閨秀”。

  用好“客家文化”品牌

  自2016年5月10日“華僑城甘坑新鎮”項目正式簽約以來,華僑城集團及旗下華僑城文化集團組織籌備項目開發的各項工作,包括土地現狀摸查、初步概念規劃、與相關村股份公司、園區企業溝通洽談等,目前各項工作正加快推進,12平方公裏整體概念已完成, 目前,華僑城旅遊策劃公司,完成項目策劃方案。

  由於“華僑城甘坑新鎮”前身是客家小鎮,客家文化是少不了的。深圳畢學鋒設計機構言文設計公司已完成對新鎮的文化包裝及文化衍生品的策劃設計工作,包括推出涼帽寶寶IP系列產品。中華企對甘坑客家小鎮資產正在進行評估,推進合資公司注冊事宜。

  隨著VR的潮流,甘坑VR體驗產品項目《鐵道飛鷹》等已完成文字腳本、視覺腳本創作,並由華僑城文化旅遊科技公司完成項目現場技術方案設計。在lP開發、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己在文化產業相關的29個類別分別向商標局遞交了“涼帽寶寶”、“阿涼Aliang”以及阿涼系列圖形的商標申請。

  築巢引鳳,“華僑城甘坑新鎮”的美好前景也吸引很多企業和品牌的關注。新鎮擬與合作機構國家開發銀行、深圳農村商業銀行、中華文化促進會、台灣文化創意產業聯盟協會、中國美術學院、深圳平面設計協會、華大基因、騰訊、北京博納影業、深圳雅昌文化、北京盛唐時代影視、北京當紅齊天集團、廈門天視演藝集團、深圳數虎科技、招商證券、中信證券、開元城市基金等洽談和實地考察,並就產業合作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啟動VR產業園設計方案

  為盡快分享VR這塊大蛋糕,華僑城甘坑新鎮首先啟動一期VR產業園相關的設計方案,具體路徑將以整村統籌結合城市更新模式推進。項目將以新興文化科技產業基地和本土文化旅遊區為主題,突顯本土風貌和特色,推出中國第一個客家文化IP小鎮、中國第一個客家主題動漫VR電影、中國第一座VR明信片郵局、中國第一部紅色VR電影、中國第一個客家IP藝術農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原創IP創客基地、中國最具影響力的VR產業園區。

[责任编辑:肖静文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