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北 > 本地新闻

武汉蔡甸区:奋力追转超 实现绿色崛起

2016-11-21
来源:香港商報网

  “十三五”序幕拉开,武汉市蔡甸区新一轮奋力“追转超”扬帆启航,进入全面小康决战阶段。在这样一个决胜未来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武汉市蔡甸区第六次代表大会隆重启幕。

  蔡甸区委书记刘子清在报告中说:蔡甸区实现绿色崛起,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深入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始终坚持环境立区、项目兴区、人才强区、文化旅游活区基本区策不动摇。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必须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稳定第一责任、改革第一动力、民生第一目标、党建第一政绩,与全区人民同心同德,不折腾,不懈怠,始终保持战略汇聚成蔡甸绿色崛起、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合力。

  本报记者李映华邱保华 通讯员孙克亮

  武汉市蔡甸区委书记、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管委会主任刘子清代表中国共产党蔡甸区第五届委员会所作的《践行新理念 奋力追转超 为实现蔡甸绿色崛起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报告,以鲜明的时代特色,回望过去五年发展的辉煌历程,描绘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区域发展的宏伟蓝图。

  如果说,武汉的版图恰似一只翩翩飞舞的蝴蝶,那么,蔡甸区就是这只美丽蝴蝶的翅膀。而那一项项包涵幸福的“民生工程”就是这只蝴蝶腾飞的羽翼和坚实的脊梁。

  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一个个宽敞整洁的广场,花草掩映的开放式公园随处可见。行走在冬日里的蔡甸新城,群湖环抱中的百里汉江随处可见楚文化发祥地的遗迹;千年历史传着着“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传奇故事,幸福洋溢的市民脸上展示了“武汉市首个省级生态区”——宜居、 宜业、 宜游的大美形象,来自新城改造这股竞进向上的力量正催动这座城市功能和品位的华丽蝶变。

  翻看报告,回首过去五年,一组组耀眼的数据、一个个闪光的成就,记录了这段色彩斑斓的历程。

  县域经济实现“双提升”

  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200、300、400亿台阶,预计2016年达到405亿元,是2011年的2倍;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1.2:63.7:25.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7亿元,比2011年翻一番;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9495元、18070元,年均分别增长11.6%、13.3%;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62.9亿元,年均增长20.9%。市场主体增量提质行动计划深入推进,总数达到3.8万户,注册总资本464.9亿元,分别是2011年的1.7倍、3倍。连续稳居全省县域经济“十强”。

  新型工业化取得新成效

  工业投资累计完成937.2亿元,园区面积成倍扩张,蔡甸经济开发区常福片区建成区面积由5平方公里拓展到32平方公里。预计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742亿元、增加值185亿元,分别是2011年的2倍、1.8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244家。五年累计引进实施工业项目191个。用五年时间进一步奠定了蔡甸工业发展的基础,形成了初步的产业发展体系。

  民生福祉突飞猛进

  财政收入累计用于民生支出达135.5亿元,是前五年的2.6倍,城镇新增就业3.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万人。社会保险总参保人数达到47.9万人次,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建成保障性住房2556套、农民新社区370.7万平方米,调整新增城市公交线路20条,新开通连接东西湖、硚口、蔡甸经济开发区的公交线路,288个行政村实现客车“村村通”,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现代服务提质增速

  预计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0.1亿元,是2011年的2.2倍。电子商务加快发展,中国莲藕交易网上线。金融服务业较快发展,获评“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区”。生态旅游业突破性发展,“知音十景”成功推出,红色旅游全面启动,获评“全国十佳运动休闲城市”。健康养老、商贸服务业有了新发展。南屏通航产业园纳入省级战略。

  都市农业加快发展

  五大农业示范园初具规模,特色农产品种养植(殖)规模达59万亩。预计2016年农产品加工产值110.8亿元,是2011年的1.9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195项灾后重建项目和12项管长远补短板项目加快实施,获评“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单位”。 持续开展“三万”系列活动,连续五年被省市评为先进区。

  基础建设规模空前

  城乡路网形成体系,全区公路密度达200公里/百平方公里。新改扩建一、二级道路近200公里,进一步密切了与中心城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联系,内联外通的交通格局基本形成。城建攻坚计划成效显着。

  出台创新型城区建设“1+9”系列文件,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预计2016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经济总量的50.7%。“城市合伙人计划”有效实施。连续五年荣获“全省科技创新先进区”。

  对外开放明显增强

  加快推进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建设,对外开放水平和影响力明显增强。牢牢抓住历史上最大的发展机遇,高举绿色、开放、创新的大旗,加快转型发展,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法友谊大桥建成通车,汉蔡高速实现免费通行,轨道交通蔡甸线全线开工建设,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规划展示中心建成开放,什湖治理、地下综合管廊、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永久会址等项目全面启动。

  在联合国巴黎世界气候大会、里昂气候峰会、中法市长圆桌会议等国际化平台推介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成功举办第二、三届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和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国际旅游文化节及中法青年自建节。设立驻法国巴黎、波尔多、匈牙利布达佩斯等5个招商联络站。来区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12家。实际利用外资比2011年增长131.3%。

  锐意改革开局良好

  积极稳妥实施了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纪检监察机关“三转”改革、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试点等系列改革,五大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推进,理顺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和通航产业园管理体制,创新蔡甸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索河镇、玉贤镇撤镇设街工作完成。公务用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推出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程序清单,行政审批事项由208项减少到159项。组建成立区行政审批局,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成并规范运行。“十佳十差”基层单位评选活动全面启动。“先照后证”、“五证合一”等商事制度改革全面落实。

  生态建设渐入佳境

  贯彻“绿色决定生死”理念,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文明建设亮点纷呈,成功创建全市首家省级生态区。

  110公里后官湖郊野绿道全线贯通。28个重点湖泊“三线一路”保护规划编制完成。主要湖泊河流水质保持稳定。沉湖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后官湖湿地获批国家级湿地公园。“绿满荆楚”行动成效显着。森林覆盖率和绿化率分别达26.5%、43.1%。

  关停、搬迁污染企业89家,打造循环型示范企业38家,采石企业全面关停,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保持全市前列,超额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市级标准化学校达50所,街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实现全覆盖。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建成投入使用,有力提升了我区乃至大汉阳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新建的区人民医院投入使用。

  村(社区)文化室、农家书屋、体育健身设施、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实现全覆盖。“伯牙子期传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持续办好知音文化国际高层论坛,寻找知音文化源流,打造知音文化品牌,抢占了知音文化高地。

  精准扶贫扎实推进

  确立了统筹城乡、产业支撑、精准施策、全面小康的扶贫工作思路和产业带动、社企联动、扶智促动、旅游拉动的扶贫开发模式,落实扶贫资金1.4亿元,扶贫项目308个。预计2016年实现15个贫困村脱贫出列、3412名贫困人口脱贫销号,全区产业扶贫经验在全市现场会推介。

  党风建设成效明显

  基层党建“三级联述联评联考”有效落实,“联村党建”、“产业链党建”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等工作不断深化,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整顿工作持续深入。非公经济党的建设和基层党的阵地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党建工作在全省通报表扬,奓山街星光村党委获评“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十面红旗’”。

  持续整治“四风”,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六条意见、市委十一条禁令落实。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有案必查、有腐必反,先后查处了一批案件,形成了有力震慑。

  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把握运用好“四种形态”,抓早抓小,做到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突出重点抓“两头”,既紧盯重要岗位上的“关键少数”,又瞄准基层“小五长”,向发生在群众身边腐败“亮剑”,共查处违纪违法案件378件,挽回经济损失3000多万元。巡视整改工作全面完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加快形成。

  

[责任编辑:陈明汉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