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訊】記者張涵坤報道:11月23日,記者前往六盤水市六枝特區落別鄉安置點、水城縣野玉海景區千戶彝寨安置點、鍾山區月照養生穀安置點、鍾山區涼都休閑農莊安置點、鍾山區梅花山回民風情園安置點等地采訪,看到在實施易地扶貧搬遷中,六盤水采取“三變+易扶搬遷+旅遊”的扶持發展模式,全面拓寬致富增收渠道,提升搬遷對象造血“功能”,搬遷確保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梅花山旅遊景區回民風情園
梅花山方圓約40平方公裏,海拔最高處2800多米,地跨六盤水市和畢節市威寧自治縣兩地,山上居住著5000多戶人家,1.5萬人,主要是鍾山區雙戛社區高爐村的村民。
梅花山回民風情園是鍾山區整合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結合雙戛社區高爐村回族同胞聚居實際打造的民族風情易扶搬遷項目。規劃占地面積8.9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4萬平方米,總投資1.37億元。共搬遷安置群眾131戶599人,其中回族同胞107戶493人,貧困戶68戶311人。
立足於一方水土養好一方人的梅花山回民風情園,整合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將散居在梅花山片區的回族同胞集中安置,結合景區最終打造集“吃住行遊購娛”於一體的高山回族文化旅遊體驗地和回民特色小鎮。而搬遷到這個地方的少數民族同胞,可以實現在家門口就地從業。並根據民族特色高標准配套建設回族風格民居,建有村級綜合服務樓、雙語學校、清真寺、民族文化廣場、民族劇場等公共設施,同時,對民居實行集中供暖。按照搬遷戶中其他民族同胞不同的生活習俗,在周邊鄉愁路修建23棟鄉愁房。風情園既保留了原滋原味的民族風情,又為遊客提供了優質的現代化旅遊服務。
以旅遊的形式帶動群眾脫貧致富,由梅花山生態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運作,在風情園內布局特色飲食文化街區、民族服飾、風俗禮儀展示、民族客棧等業態,將文化遺存、民族風俗、傳統工藝搬出大山,讓搬遷群眾記住“鄉愁”的同時,實現穩定發展。保留回民生產習俗,引導群眾入股土地1800畝建設觀光牧場種植牧草,入股土地1200畝種植苦蕎並加工成生態有機蕎茶,讓所有貧困戶在農旅一體化產業鏈上獲取收益、脫貧致富。
涼都休閑農莊---貧困農戶變莊主
色彩明亮、整齊劃一的樓房是鍾山區大河鎮2016年易地扶貧搬遷工程——涼都休閑農莊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項目位於大河鎮周家寨社區,規劃總用地面積約194畝,總投資19114萬元。項目分為統規統建及統規自建兩部分,建設類型分為兩部分,其中統規自建部分安置223戶698人,統規統建部分安置68戶349人。項目搬遷297戶1047人,其中貧困戶162戶533人,搬遷對象貧困發生率為51%。
涼都休閑農莊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采取“三變+易地搬遷+旅遊”模式建設,項目按照集約節約土地的原則,以區扶貧旅遊文化投資有限公司為主體,用易地扶貧搬遷資金為資本金融資建設,根據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及搬遷貧困戶人口情況,設計不同的戶型,建設完成後,將房屋一樓產權辦理給農戶用於居住,二、三樓產權歸公司所有,用於商業運作回收成本;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農戶的增收,農戶可以按照成本價回購二、三樓產權用於居住或自主經營。
野玉海千戶彝寨:無中生有的旅遊景點
千戶彝寨
走進千戶彝寨,映入眼簾的房屋建築錯落有致,房屋兩邊均有彝族“馬頭”裝飾,整個建築從整體到細節均體現著民族符號,凸顯出鮮明的彝族文化,土牆、茅草、彝族圖騰等傳統彝族建築風格的融合,充分傳承了彝族人民的傳統文化。
千戶彝寨是采取“三變”改革模式重點建設的項目之一。總投資2.63億元,建築面積13.5萬平方米,計劃安置1006戶4123人易地扶貧搬遷貧困戶。目前一期300戶已建成,安置貧困戶102戶431人,並配套建成一條含18個門面的彝族商業街,作為創業就業發展基地;二期706戶計劃年底完成。
在景區建設過程中,千戶彝寨項目按照“一戶一就業”“一戶一產業”“一戶一技能”的要求,給貧困戶創造就業機會,將安排1150人在景區就業,月工資平均2000元以上;以股份鏈接的方式,發動貧困參與旅遊商品開發、民族歌舞隊、旅遊餐飲服務等,並發動周邊1261戶農戶入股土地、荒山,種植花卉、中藥材等發展特色產業,多渠道增加群眾收入,實現傳統農民向新型農民轉變;引入水城縣旅文投公司、扶貧開發公司等10餘家公司,對搬遷戶進行技能培訓,對入股房屋進行經營管理,並按股比進行分紅,確保搬遷貧困戶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據悉, 在實施易地扶貧搬遷中,六盤水瞄准“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地方確定易地扶貧搬遷區域,嚴格按照搬遷對象需滿足的條件確定對象。充分利用發展山地特色旅遊的輻射帶動作用,注重將易地扶貧搬遷工程與特色生態旅遊資源結合,將搬遷安置點選址在旅遊景區,打造“易地扶貧搬遷+山地特色旅遊”模式。“十三五”期間全市規劃建設旅遊景區型安置點18個,2016年已建安置點9個,搬遷安置1804戶736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