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经济动态

江門:江海區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預期增長7.7%

2017-02-18
来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盛芳齡報道:2017年江海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7%。 2月15日在江門市江海區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江門高新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江門市江海區人民政府區長湯惠紅表示:為實現上述目標,圍繞產業提質,創新驅動,產城融合、民生保障、改革提效統籌全年工作。

  力爭開門紅 助江門推進“三個千億計劃”

  2016年江門市江海區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8.51億元,增長7.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1.79億元,增長8.4%;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0.25億元,增長4.31%;固定資產投資110.41億元,增長20.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06億元,增長12%;預計進出口總額184.6億元,增長4.6%。在2016年度公布的116家國家級高新區排名中,江海區綜合排名從80位升至77位,其中,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能力單項躍升11位。2017年江海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7.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保持外貿進出口總額正增長,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完成市下達的目標任務。

  江門市提出2017年要推進“三個千億計劃”。江海區在產業方面總投資91.69億元、在交通方面總投資100.57億元、在城建項目方面總投資538.6億元、

  江海區兩會結束後,高新區(江海區)召開媒體見面會湯惠紅接受媒體集中采訪時表示:2017年江海區在產業方面總投資91.69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2.37億元的產業項目共26項,產業轉型將持續加快。在交通方面總投資100.57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1.88億元的交通項目共13項,我區的交通網絡將得到進一步優化、完善。在城建項目方面總投資538.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57.26億元的城建項目共25項,屆時江海區的城市面貌將更加靚麗。繼續以“四個一”工作機制(一個項目、一個責任領導、帶一套人馬、一抓到底)為抓手,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暢通重點項目建設綠色通道,簡化審批,力促一批項目提前開工建設,力爭全面實現首季“開門紅”。同時,加大項目招商引資和項目挖潛的力度,並爭取市級資金與政策支持,進一步擴大三大領域的投資規模。

  打造宜業宜居 珠西現代科創產業新城

  談到市人大會議對高新區(江海區)提出了“五個率先”的要求(即在發展新經濟新產業創新驅動上繼續率先,在政府服務特別是政務環境的建設上繼續率先,在營造良好的城市環境中繼續率先,在全面實現小康、補短板上實現率先,在創新區域協同發展方式方法上繼續率先)時湯惠紅表示:搶抓發展機遇,結合全區實際在工作推進中以“創新、城局、整合、惠民、高效”為重要抓手努力實現“五個率先”。

  江海區是國家級高新區,也是珠三角(江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成員,要把創新放在首位,今年力爭實現全區R&D經費占GDP比重達3.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超過20%,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7.5件,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50%。按照高企總數、高企密度、高企保有率三個全市第一目標,精准扶持、重點培育科技型小微企業總數達404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124家。

  同時將“對標深圳、搶位珠西”,利用好華夏幸福的合作區域,補齊城市發展中基礎設施建設的短板。推動“六新六去”,落實“六個優先”,同時整合好低質低效的土地資源,將城市三舊改造、產業轉型升級和現有的資源進行整合,促進我們當前經濟發展實現“吹糠見米”效果。著力補齊民生發展短板,重點抓好教育醫療方面的短板,落實市“三二一”工程的要求,繼續加大區域教育基礎投入,全面優化教育布局。著力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完善區、街、村醫療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建立完善分級診療和雙向轉診機制。貫徹“兩無兩藏”工作部署,加大簡政放權力度,落實市推行的“承諾制”“委托制”,加快市對園區委托授權市級經濟管理權限的承接落實,並爭取進一步加大對高新區簡政放權力度。大力推進“一門式、一網式”政府服務模式,以流程再造促進行政審批標准化改革,簡化優化政府服務流程,全力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

[责任编辑:肖静文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