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於全國,好於預期。」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經信委主任陳新有談及2016年四川工業發展情況時,用這八個字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2016年,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9%,比全國高1.9個百分點,比全年預期目標高0.9個百分點,在全國工業增速超GDP增速的4個省份中,四川列第2位。
四川省規上工業增速實現「止滑-築底-回升」,跳起摸高的動力從何而來?作為西部經濟大省,四川工業「主動作為」「穩中有進」現象引起了全國兩會記者關注。陳新有在全國兩會現場剛一現身,便成為記者們爭相采訪的對象。
「四川工業出現的『築底回升』這一發展態勢,是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的結果,也是這幾年四川工業戰線持續發力,久久為功,沉下心來夯實基礎、蓄積力量的結果。」陳新有說,黨中央把「穩中求進」上升為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並定為今年全國經濟工作總基調,四川工業將認真貫徹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堅持「轉型才能更好發展,後發也要高點起步」,進一步夯實「穩」的基礎,強化「進」的優勢,不斷提升工業發展質量和效益。
把握一個總基調:
堅持「穩中求進」不動搖
全力推動工業穩中有進
四川與全國一樣,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結構調整遭遇陣痛,經濟增速進入換擋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四川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雙加速』期,必須發揮工業挑大梁的作用。經濟形勢越複雜,越要把工業穩增長放在突出位置,穩住實體經濟,穩住工業根基。」陳新有表示,四川每年出台穩投資、擴市場、降成本等一攬子政策措施,打好『組合拳』,以政府有形之手托底,避免了工業趨勢性的慣性下滑。陳新有透露,抓好工業穩增長,四川推進「一地一策」「一業一策」「一企一策」,精準施策,對工業增速低於全省平均水平、增速環比回落、工業投資負增長的市州,開展「單兵教練」;對電子信息、汽車、裝備三大產業,研究制定推進方案,使任務落實到市州、政策落實到企業;對鋼鐵等困難行業企業,實施省、市(州)、企業三級聯動,定向幫扶,精準扶持,解難幫困。
如何幫助企業穩增長?
「以問題為導向,精準施策很關鍵。」陳新有舉例說,比如我們利用富餘電政扶持眉山電解鋁企業,使其生產成本降低,企業實現復工穩產。
「穩增長,既要穩存量,更要擴增量,而擴增量的關鍵在項目支撐。」陳新有說,2016年是四川確定的「項目年」,突出抓產業項目和優化投資結構,增強發展動能積蓄,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掛帥,省級領導分工聯繫重點項目並按季度開展專項督導,全力推動省政府144個重點工業及技改項目建設,抓好項目集中開工。2016年四川工業投資突破8000億元,增長10%以上,實現近三年首次兩位數增長,為四川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後勁,夯實了堅實基礎。
在著力抓項目的同時,四川還搶抓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建設、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以及四川被確定為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等國家戰略機遇,不僅對外開放合作邁上新台階,關鍵領域的技術進步也取得新突破,在軍民融合方面,率先與國家國防科工局、12大軍工集團和中物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2016年軍民融合產業規模達2870億元左右。
堅持一條主線:
深入推進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新」「舊」動能加快轉換
處大事貴乎明而能斷。
在2016年四川規上工業增加值7.9%的增長中,傳統存量貢獻4個百分點,新投產項目和新增規上企業貢獻3.9個百分點,新動能貢獻近50%。數據的背後,彰顯的是四川深入推進工業供給側改革所取得的初步成效,最直觀的反映是「新」「舊」動能加快轉換。
陳新有曾在央企擔任高管多年,此後又以市長身份主政「工業重鎮」德陽。在全國兩會上,他曾先後就「避免產業亂象,將通航產業布局在成德綿經濟帶」「綜合施策、切實降低實體經濟成本」等話題提出建議,引發關注和業界響應。面對記者的提問,陳新有認為「四川的實踐充分說明,轉型才能更好發展。要轉型,供給側改革是主線,是適應把握引領新常態的戰略行動。」他當場給記者算起了供給側改革的「四川算式」:
做加法,培育新動能。四川圍繞《中國制造2025四川行動計劃》確定的七大工程和十大領域,加大創新力度培育優勢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端成長型產業。例如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吉利南充新能源商用車等龍頭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四川新能源汽車產業加速崛起。
做減法,鐵腕淘汰落後產能。2016年,四川主動壓減和依法依規退出粗鋼產能420萬噸,全面完成國務院下達的目標任務。
做乘法,加大技改投資和招大引強。2016年四川工業技改投資突破6000億元,增長10%以上。把招商引資與重大產業發展緊密結合,促進電子信息、汽車制造、油氣化工、新能源等一批現代產業迅速崛起,五大高端成長型產業加速成長。
做除法,多措並舉推進放管服、減稅降費,切實降低實體經濟成本。去年四川出台大量「立竿見影」的改革舉措,推動降低電、氣費及各類交通基礎設施運營費等,為企業減負820億元左右,目前四川已成全國省級設立收費項目最少、收費標準最低的省份之一。
在貫徹中央「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外,四川還創新性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三大抓手」,一提一創一培,即提質量、創品牌、培育新動能新動力,特別是聚焦消費品,推動川酒川煙川茶做大做強。
「我們始終堅持問題導向落實導向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優化產業布局,加快新舊動能轉換。這既是四川立足目前穩增長的必須,更是四川面向未來調結構的必然。」陳新有說。
數據顯示,2016年四川工業實現利潤2176億元,增長5.4%,扭轉了過去兩年負增長的不利局面,為下一步四川工業「穩中有進」「穩中趨好」積蓄了強勁動力。
堅定一份信心:
保持專注發展轉型發展戰略定力
向先進制造強省進發
紛繁世事多元應,擊鼓催征穩馭舟。
四川工業「十三五」開局良好,起跑領先。下一步,如何「穩中求進」,跳起再摸高?這也是兩會記者關注的話題。
今年春節剛過,全球晶圓代工巨頭格羅方德斥資90.53億美元的項目在成都奠基,將建中國西南地區首條格芯12英寸晶圓代工生產線,這是格羅方德全球投資規模最大、技術水平最高的生產線,此舉使四川晶圓制造業「一步躍入國際主流水平」,助推四川跨越式打造「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第三極」。
巨頭入川不是偶然。格羅方德方面明確表示,選擇成都布局,是因為成都產業基礎好、產業配套成熟,在此發展有信心。巨頭的信心源自四川工業近年來在產業布局優化上持續不斷的發力。
主動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省委省政府提出「轉型才能更好發展、後發也要高點起步」。四川工業系統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在高端產業、產業高端上著力謀劃和推進。」陳新有認為,四川工業要保持領先優勢,就必須發揮好綜合優勢,在更大格局、更高層次來謀篇布局,加快推進建設先進制造強省便是重要抓手。
「先進制造強省的建設是四川貫徹落實中央戰略決策的關鍵之舉,是破解四川經濟發展難題、順利實現『兩個跨越』戰略目標、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在要求,更是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提升區域競爭力的現實選擇,意義十分重大。」陳新有透露,四川將實施萬億級產業壯大工程,力爭2020年電子信息、飲料食品產業主營收入均達1.2萬億元;實施五千億產業成長工程,力爭2020年汽車、油氣化工產業主營收入均超6000億元,裝備制造、能源電力、釩鈦鋼鐵及稀土產業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實施千億級新興產業培育工程,重點推動軌道交通、生物醫藥、航空與燃機等產業上規模上水平,加快培育石墨烯、玄武岩纖維等潛力產業增長點。
與此同時,對川酒、川煙、川茶等優勢傳統產業開展「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行動,加大創新技改力度,加快提檔升級步伐,進一步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
在今年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對一二三產預期增長目標裏,一、三產業增速均下調,但作為二產業的工業卻調高至8%。這意味著什麼?
「這表明省委省政府對四川工業『挑大梁』寄予了厚望,也充滿了信心。我們也有這一份使命責任擔當。」陳新有表示。信心從何而來?
「去年四川規上工業增加值7.9%的增長,不僅是量的增加,也是質的提升,產業培育、項目建設,為下步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陳新有說,四川工業穩定發展的能量正在積蓄,四川工業轉型升級的步伐更加堅實有力。隨著這種積蓄新動能的釋放,新動力的推進,同時,由於全省工業系統幹部職工奮發有為、敢於擔當,我們有信心繼續跳起摸高、更上層樓。
擼起袖子加油幹,撲下身子抓落實。
今年春節前夕,四川省經信委派出11個調研組赴成都、德陽、綿陽等11個重點工業市開展「走基層促開局」專項調研活動。提前謀劃,壓緊壓實責任,以期實現四川工業2017年「開門紅」。
四川工業何以能跳起摸高?記者通過與陳新有的一席對話方知,那得益於四川高層緊跟經濟大勢,對工業的科學研判和精心謀劃,得益於四川工業人的信心、擔當和實幹。
有方向,有基礎,有措施,有決心,有信心。從工業大省邁向先進制造強省的跨越路上,四川篤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