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本地新闻

鶴山:全面推進「一城三中心」建設

2017-03-14
来源:香港商报

  全面貫徹落實廣東省委「珠西戰略」和江門市委「興業惠民、治吏簡政」發展部署,搭乘江門市「東提西進」發展戰略東風,鶴山主動融入江門大城格局,全力推進「一城三中心」(珠西門戶城市、珠西制造中心、珠西物流中心、珠三角鄉村生態旅游中心)建設,去年,鶴山經濟社會實現平穩較快發展。

  2016年,鶴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87 億,增長8.2%,今年是鶴山實現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關鍵一年,為此,該市提出全面推進「一城三中心」建設,狠抓實體經濟,深化改革創新,增進民生福祉,加快建成小康社會幸福鶴山。

  鶴山將今年的經濟預期增長目標設為8%,屆時,GDP規模將突破300億元大關,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7%。香港商報記者 盛芳齡 黃裕勇

  從被列為江門「東部一體」、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的生力軍,到中歐合作區(核心區)落戶鶴山,再到把鶴山打造成為珠西物流中心,江門對鶴山的發展寄予厚望,定位不斷提高,鶴山發展機遇一年更勝一年。鶴山市委書記伍培進表示,未來鶴山工作將緊緊圍繞省委「珠西戰略」、江門市委「興業惠民、治吏簡政」決策部署,把握「東提西進、同城共融」重要機遇,全面加快發展,全面深化改革,著力創新驅動,加快推進「一城三中心」建設,全力打造珠西門戶城市。

  鶴山加速全面融入珠三角

  作為珠西門戶城市,鶴山將正確把握發展步入正軌、區域發展機遇難逢的主趨勢,將發展放到江門東部一體、大珠三角乃至全省、全國的高度中思考謀劃。

  隨著江門大道、江羅高速、廣中江高速等3 條重要通道的正式通車,以及南沙鐵路、廣佛江珠城際軌道、港珠澳大橋、珠三角新干線機場等工程的規劃建設,鶴山的區位優勢更加明顯,快速融入珠三角「廣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經濟圈將更快更深。

  在加速融入珠三角區域發展的大背景下,鶴山提出全面推進「一城三中心」建設,伍培進表示,珠西制造中心、珠西物流中心、珠三角鄉村生態旅游中心是鶴山實現全面率先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是鶴山加快發展的發動機。目前,「一城三中心」的發展「路線圖」已經在手,鶴山將圍繞這些重點工作和關鍵,舉全市之力抓落實。

  珠西門戶城市華麗升級

  2016年4月,總投資8億元的鶴山重點民生工程--沙坪河綜合整治項目正式動工,整治工程目的是打造「水清、路暢、岸綠、景美」的城市生態水景觀,并全面提升鶴山生態環境、投資環境及人居環境。

  沙坪河整治只是城市提升的一個縮影,鶴山市委書記伍培進表示,為深入貫徹落實江門市「東提西進」發展戰略,鶴山主動融入江門大城格局,以建設珠西門戶城市定位,拉開了建新城的序幕,通過布局「三大片區」建設,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實現以城帶鄉,互惠一體,共同發展,全力打造綠色、智慧、宜居、宜業的珠西門戶城市。

  在打造珠西門戶城市的過程中,鶴山新城建設的「三大片區」中部文化中心、北部谷埠新區和西部美雅產業新城,將逐步完善城市功能、拉開城市框架,打造組團式「城市客廳」。

  其中,總投資5.9億元,總建築面積6.7萬平方米的文化中心,是一個以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青少年活動中心、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工人文化宮等公共文化設施為主導,包含文化、創意、休镕等功能的大型建築綜合體,是鶴山打造珠西門戶城市的重點工程。

  北部谷埠新區,是五邑地區對接廣佛圈的重要地區,將發展創意設計、大數據、游艇業、電子商務、總部經濟、健康養老等城市經濟,打造宜居城市、海綿城市和智慧城市;西部的美雅產業新城已被列為廣東省的重點建設預備項目,并制訂出台《鶴山市美雅廠區舊城更新實施方案》,現階段正處於項目開發前期和引入合作者階段。

  鶴山市長林賢進透露,鶴山今年將全力推進珠西門戶城市五大項目建設,包括:大雁山西門改造和南門新建工程要抓緊進場施工,力爭年底前建成對外開放;市文化中心爭取年內基本完工,2018年春節前投入使用;沙坪河綜合整治工程在抓好一期施工的同時,謀劃啟動二期工程建設;谷埠新區重點完成片區土地產權調查和國有資產租賃處置,推進投資10億元蔚海大數據項目加快建設;西江大堤加固與環境整治工程要抓緊各項前期工作,爭取上半年動工。

  對於鶴山城市發展的定位,鶴山市委書記伍培進強調,珠西門戶城市不僅凸顯鶴山的綜合交通樞紐地位,更代表著自身高端要素集聚,城市經濟發展水平高,對腹地發展具有輻射和帶動作用。

  劍指「珠西制造中心」

  在江門市確立「工業立市」戰略的背景下,鶴山制造率先搶閘而出,劍指「珠西制造中心」,通過打造鶴山工業城,尤其是中歐(江門)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區(核心區),助推制造業聚集發展。

  伴隨著中歐富華、東鵬家居、得潤電子、蔚海IDC大數據產業園、鶴山市專用車產業基地、鶴山國際物流園等重點項目的加快推進,鶴山工業城加速成長,氣勢磅礡。

  鶴山去年工業投資增速和先進裝備制造業動工項目數目都位居江門第一,先進裝備制造發展后勁強勁,產業鏈、創新鏈、服務鏈,在這個江門的「北門戶」加速融合。擁有中歐(江門)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區(核心區)的「金字招牌」,鶴山過去一年舉全市之力推進園區建設,先后與西班牙吉胡埃洛市、俄羅斯莫斯科企業家協會設備專業委員會、捷克-斯洛伐克-中國合作協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與德國共騰諮詢共建中德創業創新基地,與加拿大領事館、北歐中心、德國工商大會等機構聯合拓展歐洲招商渠道。園區招商聚集效應全面提升,各方投資者紛至沓來,成功舉辦2016鶴山市投資環境推介會,吸引優質項目總投資超過380億元,一批投資超10億元的重大項目落戶鶴山。

  去年12月揭牌成立的中歐創新中心,采取創新、孵化、培育的發展模式,通過深化科技創業創新、培育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致力於打造創新創業生態圈。目前,該中心已經吸引了一批人才、科研、創新機構進駐,正成為珠西人才、資金、技術、市場等先進生產要素集聚的新平台。

  鶴山市委書記伍培進在介紹制造業發展時說,鶴山將結合「珠西戰略」和江門市產業布局,與周邊及沿海地區的軌道交通裝備、汽車及零部件、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相錯位,依託中歐富華、牛力機械、東鵬智造、世運電子、得潤電子、聖寶汽車、宇紅納米、豐江電池等骨干項目,重點打造華南地區特種專用車生產基地、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新材料新能源和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等3個基地,力爭到2020年先進裝備制造業總產值達到410億元。

  在經濟新常態下,鶴山緊緊牽住創新這個「牛鼻子」,實現新舊動能的轉化、提速換擋,跟上國家創新驅動戰略。在政府的大力引導和支持下,工業技改在鶴山企業遍地開花:雅圖仕公司計劃投資2900萬元上馬印刷離散工序智能制造項目、東古調味公司投資1.2億元建設自動化圓盤制曲設備(智能倉庫)項目、國機南聯摩托車公司投資2.5億元提升產能……

  同時,鶴山小微企業發展也進入快車道。宇紅金屬納米材料基地、亞洲廚衛城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職業農民創業創新基地等一批江門市小微雙創示範基地如雨后春筍般在鶴山涌現。

  據統計,去年該市發展市場主體3209戶,同比增長11.25%、小微企業擁有授權專利250項、229家企業納入了江門市科技型小微企業名錄、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41家。

  謀定「珠西物流中心」

  「不識沙坪不是商」,這是曾經在鶴山流行的一種民間說法。這句話的背后,凸顯的是鶴山天然的交通區位優勢:東部與南海、順德隔江相望,西部與開平、新興接壤,佛開高速、國道G325等「主動脈」過境,使鶴山成為連接珠三角和粵西的重要節點。

  通過開展交通大會戰,加快推進包括:廣珠鐵路、南沙港鐵路、江門大道鶴山段建設,國道G325改線,江羅、佛開高速鶴山段的新建或改擴建,以及部分省道、快速路、高速出入口的建設優化。一張「南連北接、東通西達、外聯內暢」大交通網絡正在逐步成型。

  目前,江門吹響了「大交通」建設的嘹亮號角,加快珠西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構建珠三角與粵西、大西南聯繫的珠西綜合交通門戶。而地處交通樞紐的銜接和前沿位置的鶴山,正在全力冲刺搶占「橋頭堡」,為建設珠西門戶城市、珠西制造中心、珠西物流中心、珠三角鄉村生態旅游中心的戰略發展目標夯實基礎。

  通過搶占珠西綜合樞紐的「橋頭堡」位置,鶴山串聯珠海高欄港、南沙港、廣海灣港、鶴山港、珠三角新干線機場空港等「五大港」優勢,謀劃構建珠西物流中心宏圖。

  珠西物流中心將規劃南、北兩個片區,共同組建成以貨運為主的江門北站,服務整個珠西物流中心。其總規劃面積逾2萬畝,距離廣州大田中心站、珠海高欄港均為90公里,距離番禺南沙港約80公里,距離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約90公里,距離一類口岸鶴山港約9公里,國道G325、佛開、江肇、江羅等高速貫穿全境。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必將擔負起珠江三角洲物流中轉站的角色。

  目前,總投資額約1億美金的鶴山普洛斯物流園項目已經落戶,廣珠鐵路鶴山貨運站500萬噸擴建工程已經啟動。鶴山市委書記伍培進指出,「加快江門北站建設,推進南沙港鐵路建設,借力珠三角新干線機場,統籌多種交通方式高效銜接,把鶴山打造成為珠西物流中心」。

  做旺珠三角鄉村生態旅游中心

  鶴山地形被當地人概括為「七山一水兩分田」,旅游資源十分豐富。過去兩年,鶴山市積極策劃,深挖「鶴山梁贊世界詠春」文化品牌內涵,帶動古勞功夫水鄉游、雙合鄉村生態游、龍口粉洞知青體驗之旅等成為區域旅游熱點,全域旅游工作富有成效,以「全球詠春文化原點,中國最美功夫水鄉」為目標的「嶺南鶴舞武」文旅融合發展品牌逐步拓展。

  其中,古勞水鄉是具有濃郁嶺南特色的南國水鄉,聲名遠揚,人文歷史資源豐富,是鶴山市重要的旅游資源之一,同時,鶴山古勞還是詠春拳一代宗師梁贊的故鄉,為此,鶴山重新修繕梁贊故居,并配套建設梁贊文化公園等,完善古勞水鄉的旅游度假基礎設施建設,2015年舉辦鶴山首屆梁贊詠春文化節暨古老水鄉旅游嘉年華,擦亮一塊極具文化內涵的鄉村旅游招牌。

  作為鶴山「一城三中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鶴山今年提出要做旺珠三角鄉村生態旅游中心,大力推進「一平台三走廊一集散地」建設,狠抓旅游產業提質上擋。

  「一個平台」是指梁贊詠春文化平台;「三條走廊」包括:大雁山-古勞水鄉-茶山旅游走廊、七甕井-馬耳山-昆侖山旅游走廊、鹿湖山-彩虹嶺-雲宿山旅游走廊;「一個中心」是指雙合鄉村生態旅游集散中心。

  具體而言,鶴山今年將推進「嶺南鶴武」文旅項目建設,擦亮「全球詠春文化原點、中國最美功夫水鄉」品牌。打造「兩山一水」(大雁山、茶山、古勞水鄉)沿江山水景觀帶,完成大雁山西門改造和南門新建工程,完成大雁山國家4A 景區創建,創建古勞水鄉省級濕地公園。加強旅游基礎設施投入建設,繼續鄉村旅游示範鎮(村)申報創建,加快推進馬耳山度假區、雲鄉生態園、加侖加養生谷等項目建設。強化旅游形象資源包裝推廣,加大旅游招商引資,大力引進和發展民宿、農家樂、農事體驗、戶外運動營地等項目。

  鶴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招文娟表示:「鶴山發展鄉村生態旅游,具有資源、區位和時機的優勢,可謂『天時地利人和』」。2016年,鶴山鄉村生態旅游發展迅速,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均有較大幅度增長。未來,鶴山將完善鄉村生態旅游基礎設施,加大旅游項目招商引資力度,鶴山成為真正的珠三角鄉村生態旅游中心指日可待。

[责任编辑:许淼祥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