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商报专稿

深圳市慈善會召開第二屆理事會 馬化騰、王石、馬蔚華、釋印順等當任榮譽會長

2017-03-29
来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黃鳳鳴:3月28日,深圳市慈善會第一屆理事會第五次會議暨第二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在深圳市民中心舉行。原深圳市委書記厲有為和劉玉浦等對深圳慈善事業高度重視的老領導;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劉慶生,市民政局黨委書、局長廖遠飛等政府領導以及第一屆、第二屆理事會成員出席了會議。

  第一屆理事會第五次會議上,參會人員審核通過了《深圳市慈善會第一屆理事會工作報告》、《深圳市慈善會第一屆理事會財務工作報告》和《深圳市慈善會章程》,同時表決通過了3個深圳市慈善會社會投資提案。

  第二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上,參會人員審核通過了《深圳市慈善會第二屆理事會會長、副會長、秘書長提名名單》和《深圳市慈善會第二屆監事會監事長、副監事長提名名單》和《深圳市慈善會第二屆理事會2017年工作計劃》。值得慶賀的是,市慈善會邀請到了李灝、厲有為和劉玉浦3位德高望重的老書記作為名譽會長,並邀請到了馬化騰、馬蔚華、王石、任克雷、劉京、李賢義、張思民、孟建民、釋印順和彭建梅10位作為榮譽會長。姚欣耀當選為深圳市慈善會會長,廖遠飛當選為深圳市慈善會監事長,房濤當選為深圳市慈善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

  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劉慶生表示,深圳作為一座年輕的移民城市,慈善事業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績和進步,是因為有多位像李灝、厲有為、劉玉浦三位老書記一樣一直高度支持公益慈善發展的一批老領導,有積極踐行“扶貧濟困、安老救孤、賑災助醫、興善助學”的慈善宗旨的市慈善會及各級慈善組織、愛心企業和社會大眾的結果。同時並對進一步做好慈善工作提了四點意見:一、以法促善,依法行善。二、弘揚文化,全民慈善。三、改革創新,拓寬領域。四、整合資源,合力推進。

  14年吸納社會捐贈27.79多億元

  深圳市慈善會自2004年11月成立以來,14年穩健發展成為深圳市愛心捐贈的主渠道,募捐總額累計達27.97億元(全文均為人民幣),持續保持深圳同類組織領先水平,開展慈善活動2502場次,救助困難群眾逾百萬人次,榮獲民政部頒發授予的“中華慈善突出貢獻組織獎”、 “中國慈善推動者”、“鵬城慈善突出貢獻獎”、“中國慈善百人”等多項殊榮與獎項。

  作為深圳市捐贈主渠道,深圳市慈善會為抗震救災募款合計17億元,其中2008年汶川賑災、2010年玉樹賑災捐贈分別超過10.75億元、2.03億元,兩次名列全國城市慈善會系統捐贈第一名。

  2004年,發起 “雛鷹展翅助學計劃”,13年來累計資助低保或低保邊緣家庭大學生完成學業6019次;培養了“雛鷹”博士、碩士和留學生,貧困家庭的命運隨之改變,首獲中國公益慈善最高獎——中華慈善獎!

  2007年,“尋找需要幫助的人——來深建設者關愛基金”開始運作,截止2016年底累計資助重疾勞務工11580人次,資助人民幣超過1.4(1.58)億元,兩次摘得“中華慈善獎”。

  7年持續助力“精准扶貧”,籌集約10億元,直接幫扶了323個貧困村的3萬戶共11萬名貧困人口。今天,深圳扶貧濟困的足跡不僅遍布汕尾、河源和百色,也延伸到新疆、西藏、甘肅等地。

  2008年,首創冠名基金模式,為萬千企業開啟履行社會責任的大門,率先將經濟領域的成果和商業領域的效率引入公益慈善,如今142家冠基籌資規模逾2.67億元,讓慈善的觸角遍及科技醫療、青少年素質教育、民族文化傳承、低碳環保、社會創新、公益金融、微公益等諸多中國慈善的先鋒領域。

  “公益星火計劃”首創中國慈善公益跨界人才培育。自2012年啟動以來,共培育220位政企社精英人才,孵化升級37個社會創新項目,成立社會服務PPP實驗室和20支公益基金,社會資本預估達到5.1億元。

  七大戰略慈善進行公益創新

  記者從《深圳市慈善會第二屆理事會2017年工作計劃》中了解到,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 深圳市慈善會立足於深圳這個創新型城市的創新基因,秉承“敢為天下先”的深圳氣魄,以理事會換屆為契機,以“供給側改革”提升標准,以《慈善法》鍛造深圳質量,聚焦“質量慈善、文化慈善、民生慈善、戰略慈善、服務慈善、智慧慈善和生態慈善”七大戰略慈善爭當全國公益慈善事業改革排頭兵,邁向改革轉型的新征程!

  堅持“質量慈善”為標准,將以使命優先、穩健改革、誠信透明、科學有效的進行穩健推進改革的系列工作,定位於深圳樞紐型慈善組織,遵照《慈善法》和章程規定,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秘書長負責制,於年內重點完成機構戰略調整,穩定實現換屆轉型。不僅強調透明公開是陽關底線,同時強調有效公益是珍貴品格。

  立足“文化慈善”源點,弘揚中華民族感恩文化,立足價值倡導,讓全民慈善、感恩文化成為鵬城慈善軟實力。接下來,秉承“慈善—深圳文明新坐標”為願景,以建設深圳“中國慈善城市”為己任,推動傳播工作的專業化、親民化、網絡化和國際化發展,完善深圳市慈善會品牌宣傳系統,落實踐行《慈善法》的“大慈善”理念,倡導慈善文明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革新公民思維意識和行為意識,以推動社會的善治。

  緊扣“民生慈善”基礎,進行精准扶貧。“首先,民政民生依然是市慈善會的主旋律。” 深圳市慈善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房濤強調,市慈善會是市委、市政府發動各界精准扶貧和對口幫扶的主要樞紐組織,是民政局民生慈善事業發展的風向標,將繼續十年如一日,協辦廣東扶貧濟困日暨市慈善日和慈善月活動,為全省扶貧開發和深圳扶貧“雙到”工作提供最重要的社會慈善推動力。

  貫穿“戰略慈善”思維,在推動企業冠名基金、培育孵化社區基金(會)推動社會創新治理作用、解決慈善公益人才瓶頸問題關鍵點,以戰略思維率先探索實踐,創新多元化資金募集渠道,健全慈善捐贈機制,從捐贈領域加強優質供給和有效供給,激發捐贈人參與慈善捐贈的熱情,把慈善公益根植於企業發展戰略,同時輔以助推社會治理創新和突破行業發展人才瓶頸。

  落實“服務慈善”需求,以深圳本土社區為土壤,以教育創新和健康促進為社會服務供給側改革的兩棵專域平台樹,以公益金融為工具和手段,推動深圳社會問題解決和社會善治。其中,屢獲“中華慈善獎”的全國品牌項目“外來建設者關愛基金”由簡單的大病救助上升到全民健康促進戰略,計劃五年內嵌入式建設20個健康資源中心,50個社區動力創新驛站,支持200家以上的社會組織和5萬個家庭開展或參與“我的健康我做主”的健康促進社會服務。

  開啟“智慧慈善”模式,通過互聯網、物聯網、區塊鏈、科技在慈善中的應用,依托大數據平台建立豐富、多元的慈善項目體系。一方面,“來深建設者關愛基金”、“雛鷹展翅”傳統品牌項目的升級換代與創新延展,充分擴大傳統救助項目的社會影響力。另一方面,發展型品牌項目,如大力發展公益金融,探索商業模式解決社會問題;主打健康促進的深善空間和主打教育創新的社區創新動力驛站。

  構建“生態慈善”共享,發揮深圳市捐贈主渠道和現代樞紐型組織的作用,,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資金開展公益創投,建立深圳慈善組織孵化、創新、交流的樞紐性平台和創新基地,耕耘政府、市場、社會組織、公眾四個維度,組建深圳市慈善會社區發展支持系統,形成多元格局與合作共享的共贏共益社會生態合作模式。

  探索慈善會改革第三條路:“嵌入式管理模式”

  備受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是,此次深圳市慈善會的環節轉型改革,以“社會工作”全方位寫入2017年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以依法推進公益和慈善事業健康發展為契機,全面打造“中國公益慈善供給側改革先鋒城市”,正式對外公開改革方向,在傳統官辦組織和草根社會組織之外,探索出了一條結合兩者優勢的“第三條路”:“嵌入式管理模式”,給中國慈善會系統改革轉型和現代治理探索了一條可行之路。

  中國慈善發展的曆史源於春秋的家族慈善,幾千年來發展到宗族慈善、政府慈善和社會慈善。慈善公益領域資深學者褚鎣將此類型定義為“嵌入式管理模式”,認為是政府與慈善會的社會協同。此前寶安區慈善會有一些探索,這次市慈善會改革更是值得期待和持續觀察。他認為這種模式既釋放和激發了慈善組織的活力,又充分發揮樞紐型慈善組織的主渠道作用。“通過這種方式,慈善會整合了大量的社會力量,而自己正是這一社會力量的中心。由此,政府可以通過引導慈善會的方式,帶動更多的社會力量,實現社會治理多元共治和協同發展。”

  這也意味著,深圳市慈善會與市民政局將脫離行政隸屬關系,市民政局由引導,監管責任轉變為業務主管單位,主要進行行業監管和公共服務,民政局領導派駐監事會,對穩健推進改革也起到了積極作用。市慈善會成為具有獨立法人治理結構和社會服務能力的慈善組織。

  深圳市慈善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房濤表示,在社會服務供給側亟需改革、新的《慈善法》的亟需落實的大背景下,此次深圳市慈善會換屆轉型,是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慈善法的重要舉措,是市民政局2017年深化改革、社會創新的務實行動,將對全國慈善會系統產生積極影響,對撬動千億慈善資本產生激發效能。

[责任编辑:蒋琳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