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贵州 > 本地新闻

中國氣象學會改革工作暨全國秘書長會在黔六盤水舉行

2017-04-06
来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 記者 黃慶松 實習記者 劉思思 報道:4月6日,主題為“康養勝地、避暑之都·貴州六盤水”中國氣象學會改革工作專題研討會暨2017年全國氣象學會秘書長會議在貴州省六盤水市舉行。

会议现场

六盘水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魏雄军致辞

中国气象学会秘书长翟盘茂讲话

  會議上,六盤水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魏雄軍在致辭中說,六盤水是鑲嵌在貴州西部的一顆明珠,是大自然輕輕放在山水之間的一座城市。2005年8月,六盤水市因氣候具有涼爽、舒適、滋潤、清新和紫外線輻射適中的特點,被中國氣象學會授予“中國涼都”稱號,成為全國首個以氣候資源打造的都市品牌。

  近年來,六盤水以“中國涼都”品牌為抓手,在“健康”上作文章、在“氣候”上創品牌、在“文化”上下功夫,不斷推動城市轉型升級,實現了由“江南煤都”向“中國涼都”的華麗轉身,“中國涼都”成為六盤水最靚麗的城市名片。2016年,全市GDP達到1313.7億元,增長12%,人均GDP位列全省第二,公共財政預算收入達到133.69億元,實現旅遊總收入124.65億元,同比增長68.9%,增速連續5年排名全省第一。

  魏雄軍表示,希望以這次會議為契機,以打造大健康旅遊目的地為平台,以中國涼都消夏文化節為依托,加強與中國氣象學會的交流合作。期待在特色農產品種植方面開展合作,幫助我們加強預測預報,提高防災減災能力,推動山地特色農業發展;期待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開展合作,開展生態狀況監測和森林植被、水資源評估,在碳彙交易等方面開展探索,助推市產業轉型升級;期盼在山地健康旅遊方面開展合作,幫助豐富“中國涼都”品牌內涵,打造氣象科普基地,讓涼都的“清涼季”變“旅遊季”、“冷冰雪”變“熱資源”;期待在氣候資源開發利用方面開展合作,加強氣象科研課題研究,開展風能、太陽能等項目合作,提高氣候資源利用率,為六盤水脫貧攻堅、同步小康貢獻力量;期待在氣象人才培養方面開展合作,搭建更廣闊的科技人才交流平台,完善人才培養機制,為市氣象事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中國氣象學會秘書長翟盤茂說,六盤水市因具有“涼爽、舒適、滋潤、清新,紫外線輻射適中”的獨特氣候特點,於2005年8月被中國氣象學會授予“中國涼都”稱號,是全國第一個以氣候特征命名的城市。該市獨特的氣候孕育了中國涼都山水之奇,獨特的氣候孕育了中國涼都康養之福,獨特的氣候孕育了中國涼都文化之美,獨特的氣候孕育了中國涼都農業之特。

  此次來到涼都,給我第一感覺是六盤水正處於發展之中,從煤都到涼都的轉型升級符合生態文明發展理念。我們要利用好本地的旅遊、自然資源、生態文明資源並用其做好文章。還要綜合好交通、民族文化、飲食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發展,使遊客來這裏出了避暑外還有其他的玩法。同時,要避免“養在深閨人未識”,要把當地的特色產業做好推薦宣傳出去,並利用網絡推銷好我們的農特產品。

  六盤水市副市長、鍾山區委書記張濤在旅遊文化推介中說,六盤水位於貴州西部的烏蒙山腹地,這裏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名副其實的天然大空調。10餘年來,六盤水堅持打好中國涼都“氣候牌”、特色牌,全面推動一二三產特別是旅遊文化體育產業轉型升級,助推全面轉型、全面小康。初步實現了由資源型城市向健康旅遊城市的華麗轉身,產業結構明顯優化,三次產業結構從2005年的8.96:56.95:34.09調整為現在的9.6:50.2:40.2。

  此外,在“三變”改革引領下,隨處可見的萬畝花海、萬畝果園、萬畝茶園、萬畝菜園、萬畝生態農業觀光園,形成“春踩水城春綠、夏來花海漫步、秋看杏黃果熟、冬在雪上飛舞”的旅遊產品體系,鋪就了一條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農旅文一體化的綠色發展之路。“彌你紅”獼猴桃、刺梨、茶葉、妥樂銀杏果、藍莓等“貴州屋脊·涼都珍好”高原山地特色農產品享譽、暢銷國內外。村寨變景區、農舍變旅館、農民變職員,全民狂歡、全民節慶的鄉村旅遊節、鬱金香節,及荷鋤扶犁、采摘籬園等農事體驗性旅遊活動,使鄉村旅遊如火如荼,有效帶動群眾吃上旅遊飯、走上旅遊路、發上旅遊財,百姓富、產業強、生態美正在這裏變成現實,綠水青山正變為群眾脫貧致富的“金山銀山”。

  會上,貴州省氣象局副局長李登文向參會的代表介紹了省氣象部門緊緊圍繞圍繞“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中所取得的各項成績。中國氣象學會秘書處各部門介紹了各部門的工作情況,中國氣象學會秘書長翟盤茂總結2016年工作和部署2017年重點工作。同時,還對2016年度先進氣象學會秘書處、學科委員會進行表彰。

[责任编辑:朱剑明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