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湖南新闻

創新開放新高地品質活力新永州

2017-04-25
来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伍均哲報道:永州市位於湖南省西南部,地處湘粵桂三省交會處,湘江上游,南嶺北麓,因瀟、湘二水在境內匯合,自古雅稱「瀟湘」。現轄冷水灘、零陵2個區,祁陽、東安、雙牌、道縣、寧遠、新田、藍山、江永、江華9個縣,金洞、回龍圩2個管理區和1個永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面積2.24萬平方公里,人口645萬。  

美麗永州瀟湘之源

  永州境內山川秀麗,人文鼎盛,物產豐富,風情濃郁,旅游資源數量多、種類齊、稟賦高。山、水、岩、林、洲各展神姿,城、陵、廟、塔、橋獨具古韻,構成了集秀、野、幽於一體,融古、珍、特於一爐的資源大觀。秀美的自然山水與厚重的歷史人文有機同構、交相輝映,恰似一軸詩嵌畫、畫配詩的寫意長卷。

  山水綠城。南嶺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橫亙境內,層巒疊嶂,奇峰林立。九嶷山白雲縹緲,「紅霞萬朵」;舜皇山林深樹密,野趣盎然;陽明山杜鵑遍布,堪稱「天下第一杜鵑紅」。湖南的母親河湘江發源於此,百里瀟湘平湖碧波萬頃,沿岸風光如詩如畫。全市現有8個國家森林公園、4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8個國家濕地公園,數量居湖南之首,野生動植物達到3000多種,森林覆蓋率64.5%,常年空氣質量優良率將近100%,總體環境質量位居全國地級市前列。湘江源頭區域已納入國家第一批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

  文化名城。早在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道縣玉蟾岩遺址發掘的稻穀遺存,把人類稻作文明推至12000年前;《禮記》《楚辭》《史記》等中國早期經典著作,記載了舜帝南巡葬於江南九嶷的事蹟。元結卜居浯溪,鐫《大唐中興頌》,開創碑刻文化瑰寶;柳宗元謫居十年,作《永州八記》,名揚千古;周敦頤悟道月岩,著《愛蓮說》,影響深遠;唐代懷素蕉葉練字,游龍飛鳳,草書天下稱獨步,史稱「草聖」;清代何紹基懸腕揮毫,潑墨終生,被譽為「有清二百餘年一人」。這里還孕育了中共早期主要領導人之一李達和紅色革命家陶鑄、李啟漢、蔣先雲、何寶珍等眾多英才。此外,瑤族祖居地千家峒和世界文字奇觀江永女書,寧遠文廟、上甘棠古村等勝跡,無不承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境內至今保存較為完好的歷史文化古蹟有2700多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7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6處,「國保」數量名列全省第二。地方特色文化豐富多彩,瑤族婚嫁坐歌堂、跳長鼓舞,對山歌、唱小調,舞龍、舞獅,還有東安武術、零陵花鼓、祁劇等,地域氣息濃厚。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7項,省級16項。2016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美味樂城。入其鄉,賞其物,品其味。永州豐富的土特產品,如永州异蛇系列產品、九嶷山斑竹、陽明山雪蓮果、舜皇山銀杏果、福田香茶、百疊嶺銀毫、塔山婆婆茶、新田富硒大豆、藍山金桔、道縣臍橙、江華玫瑰柑、江永五香(香米、香芋、香柚、香菇、香姜)等聞名遐邇。東安鸡、永州血鴨、永州喝螺、藍山血灌腸、江華十八釀等國宴名餚和特色小吃,風味獨具,享譽一方。眾多美食美味,等著您來品嚐!

  旅游魅城。永州市委、市政府把全市作為一個大景區來統籌規劃,傾情打造「處處是景、時時見景、觸景悅情」的全域旅游示範基地。全市旅游呈現升溫提速、跨越發展的良好態勢,旅游產業規模快速擴張,旅游配套設施日趨完善,現有1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2個等級旅游區(其中4A景區5個),旅行社18家,星級旅游飯店22家。連年舉辦的九嶷山祭舜大典、陽明山「和」文化旅游節,不斷提升永州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品質永州活力綻放

  近年來,永州市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五大發展理念」,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總抓手,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總基調,積極應對經濟發展新常態,按照建設「創新開放新高地、品質活力新永州」的宏偉藍圖,深入實施「四個三」工作部署,推動經濟社會發生了深度而有品質的變化。

  經濟保持平穩增長。2016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增速排全省第6;財政總收入增長14.3%,增速排全省第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8%,增速排全省第6;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6.6%,增速排全省第4;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6.6%;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4%;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9.5%、8.5%;全面小康實現程度提升3.3個百分點,連續三年榮獲全省管理成效獎。

  改革紅利不斷釋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初顯成效,「3+2」重點領域改革深入推進,「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全面實行。農村產權制度和社會治理機制改革經驗向全國推介,被授予第二屆全國創新社會治理優秀城市。

  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中心城區提質擴容效果明顯,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和國家森林城市。國家文明城市、園林城市、交通管理模範城市創建有序推進。縣城及品質活力示範鄉鎮建設風生水起,江華再獲全國文明縣城稱號,寧遠、東安、新田成功創建國家衛生縣城,祁陽縣、東安縣蘆洪市鎮獲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回龍圩等13個鄉鎮入選全國重點鎮。全市城鎮化率由37.9%提高到47%。「美麗鄉村」及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建設如火如荼。創建國家、省級美麗鄉村28個,5個村入選國家歷史文化名村,24個村入選中國傳統村落。

  民本民生提質改善。民生類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79.8%,全面完成省定「為民辦實事」和市定「六件實事」,教育、文化、衛生、社保等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全年減少貧困人口14.26萬人,貧困村退出132個,貧困率下降4.5個百分點,九嶷山、勾藍瑤寨被列為全國旅游扶貧示範項目。成功入圍中國地級市民生發展100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考核位列全省第三。

  基礎設施強力突破。二廣高速、廈蓉高速出省通道全面打通,祁冷一級公路和207國道改建雙牌至道縣段竣工通車。10個縣區開通高速公路,所有行政村通水泥(瀝青)路。經停永州高鐵達到18對,永州機場開通了昆明、深圳、上海、海口、廈門航線。水利條件不斷改善,涔天河水庫擴建工程下閘蓄水、灌區工程全面推進,毛俊水庫開工建設,1098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全面完成。能源建設快速拓展,神華國華永州火電進展順利,新增水電裝機21萬千瓦,風電開發規模全省第一。「智慧永州」建設加速推進,成功入選國家「電信普遍服務試點城市」,祁陽獲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縣。

  園區配套日益完善。全市建成11個省級工業園和1個國家級農業科技園,開發面積115平方公里,建成標準廠房1000餘萬平方米、公租房2萬套,華為雲計算中心落戶永州,將向企業提供全球一流的信息化服務。永州經開區成為湖南省承接產業轉移特色園區、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試驗區。永州經開區、祁陽、寧遠、江華、冷水灘等5家園區成為百億園區。「藍寧道新江」加工貿易走廊被省政府授予湖南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基地。湖南省第一個華僑同心產業園落戶藍山。海聯產業園在江華初具規模。農業科技園被列為國家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和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全市建成7個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省級示範區實現全覆蓋,成功創建省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市。

  2017年,永州將深入貫徹推進「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積極搶抓湘南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國家「一帶一路」和湖南省「一帶一部」戰略實施機遇,深化拓展「四個三」工作部署,著力打好城鎮提質、交通提速、園區升級、旅游升溫、脫貧攻堅和環境治理等「六大戰役」,加快融入長江經濟帶和珠江-西江經濟帶,以湘粵桂跨省合作為重點,進一步打造成為湖南對接東盟橋頭堡、「一帶一部」重要戰略支點和湘粵桂省際區域合作新典範。

  投資永州環境優越

  永州是一個令人嚮往的幸福之城,是一個蓄勢待發的活力之都,是一個投資興業的首選之地。

  良好的區位交通。永州素有「楚粵要冲、三省通衢」之稱,是湖南聯通兩廣、進出西南、對接東盟的重要門戶。湘江水運出洞庭入長江抵上海;湘桂高鐵、洛湛鐵路穿境而過,經過永州站的高鐵可直達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鄭州等全國各大城市;泉南、二廣、廈蓉、道賀高速公路串聯成網;永州機場經直飛城市中轉可抵達全國多個重要城市。永州也是泛珠經濟圈、中部經濟圈、泛北部灣經濟圈、中國-東盟經濟圈「四大經濟圈」的交匯疊加之地,是重要的交通和物流節點。通過加強湘粵桂三省邊界城市合作、共建湘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建設湘桂經濟走廊等跨省合作園區建設、運營和管理的新模式、新體制,在三省(自治區)直管、東西部優惠政策共享疊加、經濟發展戰略銜接、區域行政管理和社會管理一體化等方面先試先行。

  健全的產業體系。全市農產品精深加工、礦產品精深加工、輕紡制鞋、先進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等七大主導產業不斷壯大,初步形成了大項目-產業鏈-產業集群的發展格局。近年來,神華集團、華為集團等一批世界五百強和央企名企以及耐克、阿迪達斯、彪馬等世界運動服飾品牌不約而同牽手永州。長豐獵豹汽車年產量達到10萬輛,零陵烟廠年產值突破60億元。

  豐富的人才資源。永州現有3所高等院校和39所職業院校,專業設置與人才培養高度契合本地產業發展需求,每年提供職業技術人才5萬人左右。隨著永州承接產業轉移步伐的加快,返鄉務工人員已達40萬多人,能滿足企業勞動用工的需要。同時,永州市綜合用工成本較沿海地區有明顯優勢,城鎮居民人均收入24026元,大大低於沿海等城市水平,員工工資普遍低於沿海水平。

  充分的能源保障。永州水電資源豐富,已建成500千伏變電站2座、220千伏變電站12座,建成水電站681座,裝機容量144.6萬千瓦。風電在建和建成規模超過50萬千瓦,總裝機2×100萬千瓦的神華國華永州火電項目和20萬千瓦的涔天河水電項目建成后,能源優勢更為明顯,且水、電價格相對低廉,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

  一流的政務環境。不斷優化投資環境,行政審批事項保持湖南最少,連續七年優化經濟發展環境評比全省第一。建立了市級權力清單、負面清單、責任清單「三單管理」制度,商事制度「先照后證」、「五證合一」改革全面啟動。全面推行招商全程代辦服務,在用地、稅費、投資條件等方面盡最大可能予以優惠,對重大項目實行「綠卡」制度,一事一議、特事特辦。永州融資平台、投資擔保、國有商業銀行一應俱全,海關、商檢等通關便捷,進出口手續在市內可全部辦結;湖南農副產品集中驗放場即將封關運行,永州內陸港、鐵路口岸建設正在積極推進;服務企業發展的政務環境已全面形成,政務服務企業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

  展望未來,永州將全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交通管理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國家旅游休镕示範城市,初步建成區域性鐵路樞紐城市,基本構建瀟湘城市群,提前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加快建設「創新開放新高地、品質活力新永州」,力爭在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的生動實踐中走在前列。

  「揮毫當得江山助,不到瀟湘豈有詩」。瀟湘大地是一塊充滿商機、極具開發潜力的寶地,勤勞樸實、熱情好客的永州人民,正期待國內外有識之士,前來投資興業,攜手共創錦秀瀟湘的美好未來。

[责任编辑:吴梓泳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