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湖南新闻

中德法治國家對話第十七屆法律研討會在常德開幕

2017-05-10
来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張思靜報道:中德法治國家對話第十七屆法律研討會8日—10日在湖南常德舉行,此次研討會聚焦“面向效率與公平的現代破產法律制度”,來自中德兩國100多位立法工作者、行政官員、法官、專家和律師,在為期三天的會程中,將進行深入探討和交流,共享先進經驗。

  2000年建立的中德法治國家對話,是兩國相互借鑒對方在法治國家建設方面有益經驗的重要平台,開創了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文化傳統的國家在法治建設方面進行平等對話、友好對話的先例,為推動中德兩國在法律領域的平等交流與友好合作發揮了積極作用。中德雙方已經簽署了7個實施計劃,開展了17次對話,確定了173個交流合作項目。

  開幕式上,中方總協調人、中國國務院法制辦公室主任宋大涵回顧了中國破產法律制度的形成、發展以及面臨的問題。他說,1986年,中國第一部《企業破產法(試行)》出台,主要規范國有企業破產的條件和程序。經過二十年的實踐,2007年開始施行的《企業破產法》首次將國有企業以外的其他企業納入破產法的調整范圍,確立了中國市場退出機制的制度框架,對保障各方利害關系人的權益、維護良好的市場環境起到重要的基礎性作用。最高人民法院在研究總結司法實踐需要的基礎上,出台了一系列司法解釋,是對現行破產法的重要補充。

  “湖南曾率先出台《湖南省行政規定》,六個辦法,依法行政制度體系,頒布實施《法治湖南建設綱要》,規范權利的運行,被喻為法治政府建設的湖南樣本。”湖南省副省長向力力結合研討會主題向大家簡要介紹了湖南法治社會建設的情況。

  據悉,近年來,湖南先後出台規范行政程序、規范行政裁量權和“服務型政府建設”等方面的省級政府規章,積極參與制定省政府“三清單一目錄”、 推動依法科學民主決策等,取得了一系列法治政府建設成果。

  目前,重大決策先征求公眾意見,進行專家論證、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召開聽證會在湖南已經成為常態。同時,全省各市州政府均已行使政府立法權,14個市州政府和絕大多數縣級政府已開通12345社會求助服務熱線,積極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法治化。

[责任编辑:吴梓泳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