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商报专稿

前海形成與香港全面合作新格局 港企積極“北上”搶抓前海機遇

2017-05-19
来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王娜、通訊員袁晟報道:作為香港與內地緊密合作的先導區,近年來,前海經濟始終保持高速增長。去年,前海蛇口自貿片區注冊企業實現增加值1416.19億元,同比增長39.0%;完成稅收收入269.33億元,同比增長54.8%。深化對港合作是前海的核心任務和最大特色。前海出台了一系列惠港政策,在新城建設、產業發展、青年創業等多個方面,與香港形成全面合作的新格局。

  前海提供的廣闊發展空間,令港企參與前海開發建設的熱情高漲。港企積極“北上”搶抓前海機遇,包攬了前海近一半出讓土地,彙豐、恒生、東亞、嘉裏、周大福、港鐵等一批標志性港企紛紛進駐前海,占比僅4%的港企貢獻了前海蛇口自貿區內22%的增加值、27%的稅收。

  前海創新研究院院長陳坤耀認為,前海的開發開放與香港的發展緊密相連,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離不開前海,且發展核心在前海,未來要更多將前海和香港作為一體來發展,以獲得更加平衡長足的發展。陳坤耀教授還對前海開發模式表示了充分贊賞,他認為前海不發展房地產是需要魄力和很大的決心,但是在這個決定實施後,現實和未來將會對前海產業發展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港資企業成前海經濟支柱

  搶抓前海機遇,開拓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已成為眾多港企的共識。截至今年4月底,前海蛇口自貿片區注冊港資企業4494家,注冊資本3889億元,平均注冊資本達8650萬元,是區內企業平均注冊資本的1.4倍。截至2016年底,深圳市港資企業約5.5萬家,僅短短5年時間,前海港資企業數約占全市港資企業總數的1/12,顯示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尤其是入駐前海的港企普遍體量大、質量高、競爭力強,對經濟的增長貢獻能力強。去年,港企實現增加值392.61億元,占前海自貿區27.7%;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60.11億元,占41.2%;納稅85.35億元,占31.7%;合同及實際利用港資520.26億美元和36.07億美元,分別占95.0%和94.8%。

  今年一季度,前海蛇口自貿片區港企實現增加值86億元、納稅34億元,分別貢獻了區內22%的增加值和27%的稅收,港企作為前海經濟支柱的作用日益顯現。

  港企表現優異的背後,是前海對港資企業政策扶持力度的不斷加大。為不斷拓寬產業空間,前海打造香港現代產業城,降低港企進入內地金融市場的准入門檻;與香港交易所發起設立前海聯合交易中心,促進國內大宗商品市場與國際有效聯通。

  前海與香港產業合作業態、規模也呈現全面升級態勢。恒生前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去年在前海開業,成為CEPA框架下國內首家港資控股合資基金管理公司;周大福企業集團中國總部、彙豐銀行南方總部、港交所前海聯合交易中心等紛紛落戶前海……截至去年底,區內港企近九成分布在四大主導產業,其中金融業37.6%、現代物流業20.3%、信息服務業10.9%、科技及其他服務業31.2%,形成合理的產業結構和完備的產業體系。

  貿易便利化水平邁上新台階

  吸引港企選擇前海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前海的內生優勢,即通過系列制度創新所打造的國際化、法治化、市場化的營商環境。5月17日,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發布《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藍皮書(2016-2017)》和“2016-2017年度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指數”,研究顯示廣東自貿區三大片區勢頭迅猛,其中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在政府職能轉變、投資便利化、法治化3個一級指標上均排名全國自貿區第一。

  商務部研究院此前就前海蛇口自貿片區貿易便利化進行專項評估。評估報告指出,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積極對標國際先進的貿易規則,建立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體制機制、“一線放開、二線高效管住”的港區一體化運作模式,推行實施“預約式通關”和關檢聯合,貿易便利化水平邁上新台階,取得了很大進步。

  跨境電商進口貨值增近一倍

  2016年,前海灣保稅港區共驗放進口電商商品清單約1116萬票,貨值16.5億元,征收稅款1.3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同比增長19%,99%和6倍;共驗放出口電商出境備案清單2580票,涉及包裹約24萬個,貨值6.19億元,同比增長233.68%。目前,累計審批備案進口電商企業465家,出口電商企業75家,支付企業39家,物流企業67家。

  前海以跨境電商新貿易方式建立起深港合作的新橋梁,推進深港陸路跨境快速通關,入區貨物通關時間縮減70%以上,幫助香港企業建立“前店後倉”運作模式,建立前海(香港)全球商品購物中心,對繁榮香港市場起到了積極作用。區內企業為香港傳統貿易商提供系列服務,極大降低了進口商品從海外采購到終端消費者全鏈條的總成本,提高了商家的利潤率。目前前海還在著力推進前海跨境電商進出口貨物無縫對接香港機場航班、香港酒商利用前海灣保稅港區開展葡萄酒跨境電商進口等業務。

  港企競得前海近一半出讓土地

  前海制定的一系列惠港政策中,最受香港業界關注的正是“萬千百十”工程,其中提出前海不少於1/3的土地面向港企出讓,從而充分保障港資產業用地需求。而實際上,港企甚至取得了前海近一半的出讓土地,充分展現了港企對在前海發展的美好憧憬。僅2016年,前海就面向港企公開出讓4宗土地,土地面積、建築面積分別為5.86萬平米和38.9萬平方米,占全部出讓土地的65.6%和67.4%。

  2010年前海合作區成立後至今,已出讓經營性用地28宗,總用地面積69.1公頃,總建築面積495.2萬平方米,其中,港企取土地面積33.5公頃,占比48.4%,建築面積約248.2萬平方米,占比50.1%,平均樓面地價約1.93萬元/平方米(不含作價出資)。

  此外,對於在前海建設的香港工程,允許可以適用香港模式進行建設、管理、服務,前海管理局則參考香港工程建設管理模式,簡化、優化行政服務流程。前海對香港建築服務業企業和專業人士開放了前海工程建設領域專業服務,積極鼓勵香港專業人士到前海合作區參與前海建設。目前,共引進了28家香港建築業服務機構,合同金額約為6.26億元。

  在前海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推進的基礎上,前海為港企量身定做的全球最大的模塊化建築群——前海深港創新中心,目前已經建成投入使用;前海深港基金小鎮即將建成,首批21家財富管理類機構簽約意向入駐,預計2017年底投入使用。

  高水平國際化新城初現雛形

  作為特區中的特區,前海規劃彙集國際先進規劃理念,引入具有國際特色的街坊式整體開發模式,街坊內合理安排辦公、商業、居住、休閑等多種城市功能,並設置地下、地面和二層連廊等立體的步行網絡,高效連接辦公、居住、商業及公共交通站點。

  從建設時序上看,前海開發建設分三大區塊相對集中建設。桂灣金融先導區是前海近期重點集中開發建設片區,配套商業、公共空間、桂灣公園、交通等同步建設,將使其盡早形成環境優美、舒適宜人的高品質城區。前灣的西北區域集聚嘉裏、九龍倉等香港著名開發企業,將打造港資、港人、港服務的港式片區。媽灣十九單元三街坊是前海街坊式整體開發的典型之一,已經初具規模。三大區塊的同步建設將有利於迅速完善市政設施並產生集聚效應。

  近年來,前海開發建設持續高速推進,昔日灘塗已建設成為初具規模的濱海新城。今年一季度,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固定資產投資實現“開門紅”,2017年一季度,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4.79億元,同比增長17.8%,高於年度計劃增幅(8.2%)。

  今年,前海蛇口片區將力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23億元。今年年底,前海將再一次展現“一年一個樣”的變化:

  前海公共空間品質和景觀環境將實現大幅提升,構建具有前海特質的原創性國際化景觀形象;“外聯內暢”的交通格局將全面形成,桂灣、前灣片區主次幹路基本全部貫通並形成環路,累計建成約50公裏各等級市政道路並實現通車,對外出入口達10個;產業項目將開花結果,實現前海累計164棟270萬平方米主體結構封頂,其中142棟172萬平方米建成投入使用。

  前海成港青“北上”創業“第一站”

  作為國內首個深港合作國際化青年創新創業社區,深港青年前海夢工場2014年底揭牌。成立的初衷,就是為香港青年提供成長的平台和階梯。

  今年第一季度,夢工場引入香港創業團隊15家;截止2017年4月30日,夢工場共孵化香港創業團隊87家,澳門項目1家。有80多個項目團隊獲得天使輪、A輪甚至C輪融資,單個企業獲得最高投資額度為7億元人民幣。

  在前海管理局香港首席聯絡官洪為民看來,如果說最初香港團隊來前海主要是因為租金等優惠措施,試探的心態居多,那么與一年多之前相比,現在的香港團隊已經看到了來前海創業的大價值:快速檢驗、磨練自身,登上大舞台與更多的弄潮兒切磋競技,從而開拓更廣闊的中國內地市場和國際市場。

  前海積極拓展人才空間,打通深港人才雙向流動通道,注冊稅務師、注冊會計師等10多類香港專業人士在前海直接執業。 2016年為香港大學生提供666個工作實習崗位,接待8000名香港學生前來交流學習,通過激發香港青年創新創業熱情為香港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采取積極措施平抑房價

  前海通過多種積極措施平抑房價。首先是對銷售行為和銷售方式限制,減少炒作行為。比如前海合作區在土地出讓時,對於辦公等產業發展空間,提出用地單位要自用10年,對於可銷售的辦公物業要求按照整棟、整層等方式進行出售,堅決打擊投機炒房,平抑房價。

  第二,限制銷售對象,減少炒作主體。為確保前海合作區辦公空間作為前海合作區產業主體服務,在土地出讓時,明確辦公物業的銷售對象為“注冊在前海合作區符合前海產業導向的企業”。

  第三,堅決落實國家、省、市關於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前海堅決執行國家房地產調控政策,根據深圳市房地產調控政策要求,嚴格控制住宅和公寓銷售價格,確保人有所居。

  第四,通過配建物業調控房地產市場,為產業發展提供空間,為區內人才提供居住保障。為了進一步加強調控房地產市場,為提升前海合作區的營商環境,在土地出讓過程中,根據相關規定,配建了一定數量的辦公物業和人才住房,一方面通過主導一定數量的物業來調控市場;另一方面,為保障前海產業發展提供了空間,為入駐前海合作區的人才提供住房保障。

[责任编辑:吴梓泳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