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北 > 本地新闻

武漢城市排澇能力提升五成

2017-05-31
来源:楚天都市報

  具備抽排能力的江南泵站

  江城三大泵站昨起具備應急抽排能力

  武漢城市排澇能力提升五成

  楚天都市報 記者林永俊 通訊員王思敏 謝銘輝

  武漢防汛排澇再添保障。昨日,武漢市城投集團宣布,由其投資建設的江南泵站、后湖四期泵站、港西二期泵站即日具備應急抽排能力,三大泵站排水總和為313.8立方米/秒,將有效緩解南湖、后湖、青山相關片區的防澇壓力。目前,包括上述三大泵站在內,武漢16個重點排澇項目主體工程均已基本完工,武漢排水能力將提升五成,可有效緩解漬情。

  南湖水入江路徑縮短八成

  南湖出江排水工程是為解決極端天氣下南湖片區漬水之困,包括建設江南泵站、巡司河第二出口排水工程及夾套河骨干箱涵工程等3個部分。

  其中,江南泵站是整個項目的核心組成部分,其排水流量為150立方米/秒,也是武漢單體最大、最難、最復雜的城排泵站。

  武漢市城投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此前汛期時,南湖水要經南湖連通渠、巡司河到達湯遜湖泵站再抽排入江,該通道全長約20公里,一旦行經路段存在淤塞,排水將嚴重受阻。江南泵站及南湖出江通道項目建成后,南湖水入江通道縮至4公里左右,較原排水通道縮減八成,此外,抽排能力實現翻倍,將徹底改變武昌南部地區只能依賴湯遜湖泵站排漬的被動局面,直接改善南湖片區漬水狀況。

  江城泵站示意圖

  后湖建亞洲最大城排泵站

  從地勢來看,漢口地勢在武漢三鎮中最低,因沒有天然的調蓄池,所有漬水抽排只能靠泵站進行。

  位于漢口張公堤和黃孝河明渠交會處的后湖泵站,承擔江漢、江岸片區51平方公里范圍的雨水抽排任務,服務人口200多萬,現有二期和三期總機組17臺,設計抽排能力為139立方米/秒。

  此前,黃孝河河道較窄,原渠道內存在大量腐殖質非常高的淤泥,雨水是分流進入二期、三期泵站完成抽排。如今,基本完工的后湖泵站四期,渠道大大被拓寬,黃孝河河口將發生極大變化,其水域面積將連線成片,形成一個類似湖泊的寬闊水域,這樣大大擴大了匯水面積,讓后湖泵站各期同時發揮作用,加快抽排速度。

  據介紹,后湖泵站四期建設規模為110立方米/秒,建成后整個后湖泵站抽排能力達到249立方米/秒,成為亞洲最大的城市排水泵站。

  紅鋼城有“會呼吸”的泵站

  青山紅鋼城一帶是暴雨時易漬水的片區之一。為解決此頑疾而建設的港西二期泵站位于青山區建設五路與臨江大道交會處西南角,服務區域東起青山區青山港,西至建設一路,南起友誼大道,北至武青堤,約10平方公里范圍內的雨水將匯集到該泵站進行抽排。該泵站排水能力為53.8立方米/秒,約為一期泵站的3倍,將有效緩解青山紅鋼城一帶的漬水。

  值得一提的是,與其他泵站前池露天形式不同,港西泵站二期前池采取覆土加透水磚加排水溝的建設形式,可利用該區域充分吸收雨水,還能有效緩解敞開式前池帶來的異味,打造“公園式”排水泵站。同時,除站區環形道路外,站區所有鋪裝道路都采用透水鋪裝路面,增加站區內雨水的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

[责任编辑:蒋璐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