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在撿拾成熟掉落的苦櫧子
鄉間綠色食品苦櫧豆腐成了“寶” 城里游客好喜歡
樂平市鎮橋鎮塘西村附近的山林里,生長著成片的天然苦櫧樹,每到秋末初冬,不少村民就聚集在苦櫧樹下,撿拾因成熟掉落的苦櫧子,制作成香味俱全的豆腐。
在饑荒年代,苦櫧豆腐只是代糧充饑的粗俗食品,如今搖身一變成為一道時令菜。因為口感細膩/綠色健康,而吸引市民和游客的青睞。
過去為救饑荒
雨后初晴,塘西村的曬場上,不少村民晾曬帶著濕氣的苦櫧子。苦櫧果子經太陽曬后,棕黑色的硬殼就會裂開,露出雪白的果肉。這些雪白的果肉經浸泡、磨漿,在大鍋里煮熟冷卻后,就可切成一塊塊細嫩的苦櫧豆腐。
村民汪長海說,苦櫧樹上的苦櫧子可是山里人的好寶貝。制作好的苦櫧豆腐散發著天然的香氣,新鮮的苦櫧豆腐可煮、炒、燉。當地人習慣加上生姜、大蒜、或辣椒爆炒,或煮湯食用,滋味十足。
滿足溫飽后,苦櫧豆腐漸漸從人們的餐桌上消失。近幾年,隨著生活的改善,苦櫧豆腐這個山民原本并不看好的東西重上餐桌,而且身價倍增,成為一道超人氣的菜品。
而今為解鄉愁
苦櫧樹在浙江、江西、安徽的小山村里很常見。它生長緩慢,樹木長成后樹冠巨大,是夏天村人納涼談天的好去處。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更多的村民青睞綠色健康食品。近幾年,每到這個季節,苦櫧豆腐又成了村民餐桌上的一種美味佳肴。在樂平不少山村,老百姓已把苦櫧豆腐吃成了風俗、文化。村里如有小兒腹瀉不止,把苦櫧豆腐熬粥喝;如有老人腰酸腎虛,又把苦櫧豆腐與草藥一起熬湯喝。
“山村長大的人,都有挎著竹籃上山撿苦櫧子的童年記憶。”對于塘西村民來說,苦櫧豆腐作為一種打上了濃郁鄉土印記的家鄉菜,已進入山民的血脈之中,特別是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們,苦櫧豆腐在他們心中有很重的分量。
城里游客青睞
在婺源縣賦春鎮以及浮梁縣瑤里鎮,作為純天然的綠色食品,苦櫧豆腐現已成為當地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也是游客到訪的必買特產。
苦櫧豆腐這么好,能否讓更多人知道?多年前,瑤里鎮五華村村民就想著將這小小的苦櫧子,做成成品銷往城里。“舊時充饑物,今成生態寶。”隨著游客越來越多,散發著天然香氣的苦櫧豆腐干獲得了游客們的一致稱贊,知名度越來越高。家家戶戶僅靠苦櫧樹,一年就有幾萬元的收入。
在德興市界田村,當地村民告訴記者,現在苦櫧豆腐不只是一般酒店的一道菜,更成為許多高檔酒店的“貴賓菜”,深受顧客喜愛。每年有許多城里人前來休閑時,也就帶動了苦櫧豆腐等土特產的銷售。
“現在大家對生態產品越來越推崇,苦櫧豆腐的地位也從代糧充饑的粗俗食品一躍而成為酒席中的佳肴。”浮梁縣瑤里鎮五華村民吳亮說,苦櫧豆腐給村民帶來新的財富,更為他們帶來甜蜜生活。
本報記者 徐黎明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