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江苏 > 本地新闻

鹽城:探索綠色發展新路

2017-07-19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杜林、宋璟報道:鹽城處于一帶一路長三角城市群、沿海發展、長江經濟帶、淮河生態經濟帶等多個國家戰略交匯點,加之即將迎來高鐵時代新機遇,受到各方關注。7月18日,鹽城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紅紅接受港臺記者聯合采訪時表示,生態是鹽城最大的優勢,去年,鹽城確立產業強市、生態立市、富民興市的目標,以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為抓手,進一步發揮生態環境優勢,探索一條綠色發展新路。

  生態優先 壯大綠色經濟

  陳紅紅介紹,順應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發展的趨勢,鹽城大力發展綠色制造,重點發展“5+1”戰略性新興產業,通過新能源、智能終端、節能環保、大數據、高端裝備及新材料等產業發展,夯實綠色經濟產業基礎。新能源方面,鹽城由潮間帶風廠轉向建設離岸海上風廠,成為未來鹽城風電產業的新空間。“目前風電產業占鹽城可開發量的0.9%,未來空間很大。”陳紅紅說,目前,中國國內風電及光電制造企業前五強都已落地鹽城,海上風電裝備制造龍頭企業也紛紛落戶。節能環保也是鹽城的優勢產業,去年,該市規上環保企業達到286家,今年上半年節能環保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562億元。鹽城環保科技城已經集聚中國環科院等20多家知名機構,吸引國內煙氣治理前五強企業紛紛落地。鹽城環保產業園已成為中國霧霾灰霾治理基地,具備世界影響力。大數據產業從零起步,逐步壯大。目前,華為、阿里巴巴、微軟都在大數據產業園落地。智能終端產業一年內集聚60家企業,年內可實現開票收入200億元。

  以供給側改革和結構性創新驅動為重點,鹽城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升級。如新能源汽車研發方面,鹽城市政府與江蘇省產業研究院合作,成立江蘇省新能源汽車研究院,劍指新能源汽車研究最前沿。“大家對鹽城是汽車城這一點印象深刻,去年東風悅達起亞產銷突破65萬臺,但面對國內自主品牌和歐美品牌壓力,我們也在謀劃如何推動新能源和智能網聯車技術的發展。”陳紅紅透露,今年底,悅達起亞也將推出第一款智能網聯車。

  保護環境 夯實生態底線

  鹽城擁有太平洋西岸最大、最完好的濕地,是地球的腎和肺。陳紅紅表示,鹽城堅持保護和發展并重的路徑,堅持保護好現有濕地生態系統,加強生態修復,開發利用灘涂的同時,著力保護綠色生態,生態保護理念深入人心。

  “我們開玩笑說,有的地方在種樹,我們在種森林。”陳紅紅說,鹽城市提出,要按照彩色化、生態化、效益化要求,用三年時間建設沿海百萬畝生態林,每個縣至少要有一萬畝以上的生態林,提升環境質量,為子孫后代留下寶貴的物質財富。如今,優秀的空氣質量已經成為鹽城對外招商、吸引人才的金子招牌。

  綠色富民 建設生態家園

  陳紅紅介紹,鹽城處于里下河下游地區,水資源豐富,但仍然是水質性缺水城市。因此,鹽城市投入67.8億元,建設歷史上最大的跨區域飲用水工程,從揚州寶應建設取水口,將京杭大運河水引入鹽城,到明年6月將根本解決群眾飲水問題。

  此外,鹽城市還鼓勵農民走生態旅游致富路,生態旅游與休閑觀光農業為當地百姓增收帶來巨大效益。如大豐的荷蘭花海,郁金香盛放的季節,最高峰一天接納十幾萬人,一個花海就帶動了周邊八個村的花市交易。下一步,鹽城將以全域旅游為方向,致力發展生態+休閑、養生、文化等新業態新模式,以生態保護帶動生態旅游發展,推動生態保護發展雙贏。

  陳紅紅表示,鹽城與港臺經貿交流合作密切,祖籍鹽城的臺灣同胞有十多萬人,兩地產業互補互溶性較強,人員往來密切,從臺灣來鹽城考察投資觀光人次比三年前增長了十倍。目前,鹽城累計批準臺資企業913家,協議利用外資達50億美元。

  陳紅紅表示,希望有更多香港和臺灣同胞了解鹽城、走進鹽城、投資鹽城。鹽城將以更加優良的營商環境、政務環境,為所有來鹽城投資的客商提供最好的服務,相信鹽城與港臺聯系將更加緊密,經貿文化交流將開創新的局面。

[责任编辑:程向明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