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寇剛報道:“以前家裏收入主要以種地為主,辛辛苦苦一年下來也就1萬元的收入,“海升”進駐到村裏後,除了通過流轉家裏的8畝土地、進園務工賺取收入外,還通過資金入股年底分紅的新型方式賺取收入,一年下來所有收入能達到近2萬元。不用在家務農的兒子在外地打工也可賺得不菲的收入。”甘肅省寧縣焦村鎮街上村村民陸愛霞高興的告訴記者,“現在一家人的生活過的風風火火”。
甘肅省寧縣位於甘肅東部,距離甘肅省會蘭州600餘公裏,長期以來由於基礎設施不健全,使得區域內經濟欠發達。如何有效的減貧脫貧成為困擾曆屆領導班子的頭號難題。近年來,寧縣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一號工程,搶抓西部大開發戰略和甘肅省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政策機遇,全力實施基礎牽引、產業支撐、金融助推、智力提升社會保障、黨建助力六大工程,舉全縣之力打了一場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攻堅戰,走出了一條精准扶貧的寧縣模式。
政府籌資贈股 確保脫貧不返貧
2017全國重點新聞媒體寧縣行記者一行於13日上午走訪了位於寧縣以西15公裏處的焦村鎮,這個自脫貧攻堅戰打響後通過引進全球最大的果汁企業和香港上市公司——陝西海升集團果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實施土地流轉合作社運作模式,建成焦村鎮現代農業示范區,不僅帶動當地貧困戶逐步穩定脫貧,還有效解決了當地剩餘勞動力的難題,樹立了寧縣精准扶貧的樣本。
“以前打工要去南方大城市,現在家門口有了‘海升’,不用出遠門,在家門口就可以打工掙錢。”焦村鎮長馬村貧困戶劉吉祥邊鋤草邊說,“而且還能照顧家裏的老人、孩子。”妻子和母親長期患病,1個孩子還在上學,家中的生計全靠劉吉祥一人維持,生活極其艱難的劉吉祥今年他在園裏栽植、修剪、搭架、打藥、鋤草、松土等勞務收入已達到2.6萬元,成為焦村鎮脫貧過程中的一個縮影。
隨著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的深入推進實施,脫貧不返貧又成為急需解決的重大難題。甘肅省寧縣積極倡導農民入股,不僅可以在家門口上班,還可搖身一變成為股東,獲得年底分紅。記者了解到,“海升”在寧縣實行新的經營模式,自控股60%,群眾入股40%,其中,貧困戶入股1176戶達588萬元。對於沒有勞動能力的216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政府籌資為每戶贈股5000元。據焦村鎮鎮長李蔚然介紹,這5000元,每戶每年可以分到1376元的紅利,有效遏制了脫貧返貧風險的發生。
扶貧先扶智 移風易俗培育文明新風
記者一行在焦村鎮任村看到了不一樣的風貌,村子幹淨整潔,基礎設施一應俱全,很難想象在全國掛上號的貧困片區會有這樣一個村子。但是以前的任村並不是現在的面貌,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個村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任村黨支部書記李軍告訴記者,近年來,任村以精神文明建設為抓手,移風易俗培育文明新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正所謂扶貧先扶智,只有人們的觀念改變了,村子的發展自然好起來了。
李軍介紹到,任村通過制定村規民約、加強文化引領、開展道德講堂、評選星級文明戶等形式,紮實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工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
值得一提的是任村建成一座占地逾600平米的“多功能大廳”免費供當地村民婚喪嫁娶,並且制定了相關規定,禁止了村民在舉辦宴會等活動時的攀比心理作祟而導致的鋪張浪費。當地村民也都欣然接受並嚴格遵從,為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奠定了基礎。就連網上頻頻報道並備受關注的慶陽“天價彩禮”在這個村子裏也要相對低上許多。
一個村子的發展除了政策的支持和村民的努力外,領導的引領和把航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任村的連續兩任黨支部書記都被評選為“全國勞動模范”,想必任村今天的發展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記者還了解到,任村先後被表彰命名為“全國文明村”、“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全省黨建示范點”、“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省級美麗鄉村創建示范村”等。據透露,雖然上報的2016年任村農民人均純收入6380元,而實際數額或許要比這個高上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