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河南 > 旅游資訊

河南旅游業迎來蓬勃發展的春天

2017-09-06
來源:河南日報

  全域共建 百舸爭流 砥礪奮進

  河南旅游業迎來蓬勃發展的春天

  □本報記者劉春香 張莉娜 呂桓宇 于正華

  振奮人心!恰逢其時!河南旅游業迎來了又一個蓬勃發展的春天!

  8月31日,全省旅游業轉型發展工作會議在鄭州召開。與會者紛紛表示備受鼓舞,對今后河南省旅游業轉型發展充滿了信心。

  本次大會,河南省委、省政府高瞻遠矚、審時度勢,根據新時期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新階段作出戰略部署,對于河南旅游業轉型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大會對全省旅游工作轉型提質、跨越發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提出了具體的目標、給出了破題的良方。下一步,深入貫徹落實此次旅游產業轉型升級會議精神,抓落實、出成效,已經成為各級党委政府近期部署的重點工作。全域共建、全民共享,支持旅游業發展的良好氛圍已經形成。

  以時代為己任,以責任為擔當。河南省旅游業闊步發展的步伐清晰而堅定!

  ■鄭州:推動全域旅游發展 助力國家中心城市建設

  全省旅游業轉型發展工作會議,是引領今后一個時期全省旅游業轉型發展的重要會議。全省旅游業轉型升級工作會議剛剛結束,鄭州市就及時召開了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會議。

  9月2日,鄭州市市長程志明在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工作會議上,傳達了全省旅游業轉型發展工作會議精神,要求全市發揮鄭州旅游特色和優勢,加快旅游產業轉型發展步伐。9月4日,鄭州市旅游局召開党組學習(擴大)會議,專題學習貫徹全省旅游業轉型發展工作會議精神,狠抓落實,堅決打好轉型發展攻堅戰。

  鄭州要強化工作舉措確保轉型發展。一是創新旅游發展空間。結合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突出規划引領作用,編制“多規合一”的全域旅游發展規划。二是創新旅游產品開發。做強少林、黃帝、黃河等龍頭旅游產品,提升品牌號召力。三是創新旅游市場營銷。精心打造鄭州特色鮮明的目的地形象,強化“有功夫,來鄭州”的市場效果。四是提升旅游發展國際化水平。加強與國內外知名航空公司合作,着力提高中歐(鄭州)班列品牌效應。五是創新旅游服務體系。完善住宿、餐飲、購物、文化等服務配套,提升旅游承載力。六是提升旅游發展智慧化水平。積極申報設立國家旅游數據中心鄭州分中心,盡快形成全市旅游經濟數據運行統計體系。

  接下來,鄭州要積極發揮引領示范带動作用,依托鄭州樞紐優勢,發揮輻射带動作用,完善綜合服務功能。還要發揮鄭州市在“1+4”鄭州都市區建設和中原經濟區建設中的群龍頭带動作用,率先在全省建成國際旅游文化名城。同時做好鄭汴洛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積極推動全域旅游發展,促進旅游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開封:做足“文化+” 打好轉型牌

  8月31日,開封市常務副市長秦保強在全省旅游業轉型發展工作會議的分組討論上,對開封的旅游發展充滿了信心。“這次全省旅游產業大會的召開,非常重要,召開的時機也非常好。會議分析了當前全省旅游的發展形勢,明確了下一步旅游轉型升級的思路,抓住了當前旅游發展的主題,規划了旅游以后發展的路徑。”秦保強說。

  秦保強說,開封文化氛圍濃厚,旅游產業得到了較大的發展,也形成了若干的平台,但開封還有很大的差距,開封要在旅游發展的廣度上拓展,市里提出了“文化+”,這就是說,以文化為紐带,融合其他產業發展。當然,文化表現有多種形態,互相依存、互相支撐,我們有信心在全域旅游做出新的文章。

  開封要強化全域旅游紐带作用,把各個元素緊密聯系起來。游客在開封從過去停留半天、一天,到現在停留兩天、三天,已成為常態化。開封旅游要向深度上發展,所以轉型升級很有必要。歷史上開封旅游就是一個門票經濟,對新的業態注入不夠,只有面向市場,才能獲得大的發展。比如,開封的清明上河園景區、開封府景區,面向市場,大踏步往前走。

  開封的節會成為開封旅游的一大亮點,節會既有展示城市形象功能,又有招商功能,更重要的是旅游功能,開封最著名的節會就是每年一屆的開封菊花文化節。最近幾年,開封又推出了年文化節,在年文化節上,上元燈會成為一大亮點,在整個春節期間,人流量非常大。

  下一步,開封旅游將做足水的文章,來带動旅游,“水+旅游”“旅游+水”,拉長開封旅游產業鏈條,延長游客到開封停留的時間,今年游客有望突破6000萬人次。

  總之,開封旅游要在廣度、深度和長度上,進一步做文章,真正實現旅游的轉型升級。

  ■洛陽:以五大發展理念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名城

  “近年來,洛陽市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圍繞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的新定位,把旅游業作為現代產業體系的主導產業,加快從‘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的轉型升級。”8月31日,洛陽市常務副市長吳孟鐸在全省旅游業轉型發展工作會議上的發言信心滿滿。

  2016年,洛陽市接待游客1.14億人次,旅游總收入突破90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5%和16%;洛陽先后入選中國旅游城市國際影響力20強、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市、全國旅游標准化示范城市、國家智慧旅游試點城市;欒川縣、嵩縣、孟津縣、洛龍區成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主要做法是:一是堅持科學規划,創新機制體制,推動旅游發展全域統籌。突出規划先行,完善推進機制,深化改革創新;二是樹立精品意識,放大特色優勢,推動旅游品牌全域打造。擦亮歷史文化品牌,叫響自然山水品牌,提升知名節會品牌;三是完善營銷體系,加強宣傳造勢,推動旅游形象全域提升。提高精准度,搭建大平台,用好全媒體;四是增強承載功能,提高服務品質,推動旅游環境全域優化;五是豐富業態產品,增加有效供給,推動旅游產業全域融合。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這次大會精神,樹立全域旅游發展理念,深化旅游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洛陽特色彰顯、華夏氣派突出、具有國際水准’的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吳孟鐸表示。

  ■濟源:借愚公移山之力 助全域旅游發展

  “在全省旅游業轉型發展工作會議上,省長陳潤兒強調,要把旅游業轉型升級作為培育區域經濟發展新優勢的重要抓手,要把握發展重點,通過全域謀划、因地制宜、豐富要素,發展全域旅游。該主題報告立意高遠、為濟源未來的工作指明了方向。”8月31日,濟源市市長張宇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對濟源旅游業的轉型發展,充滿了信心。

  張宇松表示,近年來,作為以“五小工業”起步的重工業城市,濟源亟待突破瓶頸、轉型發展。濟源市是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佔得天獨厚資源優勢,得城鄉一體化發展沃土,借愚公移山精神之力,濟源發展全域旅游,可為、敢為、有為。

  談到全域旅游下一步工作,張宇松說,濟源將全力推進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對照《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導則》,抓重點、補短板,加快推進旅游大數據中心建設、旅游廁所提升、旅游諮詢服務體系完善等協調服務好王屋山福源小鎮一期、王屋山愚公移山紅色教育基地、小浪底北岸旅游基礎設施等重點項目建設。

  張宇松介紹,濟源還要籌備建立濟源市旅游工作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形成全域旅游的常態化工作機制;要提前謀划未來三年的旅游產業轉型升級工作,圍繞如何優化產品結構,為王屋山5A級景區創建、小浪底北岸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創建提供服務指導,圍繞如何提高旅游脫貧貢獻率,開展鄉村旅游升級行動;圍繞“五化”發展方向,以創建省級旅游標准化示范市為目標和載體,促進旅游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標准化發展。

  ■永城:抓好產業轉型升級 打造中原旅游新名片

  “在此次全省旅游業轉型發展工作會議上,省長陳潤兒、國家旅游局副局長李世宏分別對旅游產業進行了深入闡述、細致講解、總體部署,部分地市作了典型發言。我聽過之后,深受觸動、深受啟發,備受鼓舞。特別是陳省長和李局長的講話精神,進一步提振了我們做優、做強旅游產業的精氣神,進一步堅定了加快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的信心,進一步明確了永城旅游業的發展航向。”8月31日下午,全省旅游業轉型發展工作會議剛剛結束,永城市市長李中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對永城旅游業的轉型發展,充滿了堅定的信心。

  李中華說,永城位于河南省最東部,素有“中原門戶,豫東明珠”之美稱,發展現代旅游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一是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永城是漢文化的起源地和發祥地,漢高祖劉邦在芒碭山斬蛇起義,建立大漢王朝400年江山。二是景觀獨特、風景秀麗。芒碭山層巒疊嶂、小家碧玉;日月湖波光瀲灩、美不勝收;陳官莊紅色勝地、薪火相傳。三是區位優越、交通便利。鄭徐高鐵、連霍高速、濟祁高速在此設站,出行便捷。

  李中華表示,永城市對旅游產業轉型升級,謀划早、起步早、實施早。下一步,就是要深入貫徹落實此次旅游產業轉型升級會議精神,調整、完善永城旅游產業發展思路、工作目標和具體措施,力爭率先在全省完成旅游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推動永城旅游產業做大做強、做出品牌、做出精品。

  具體措施:一是進一步提升站位,把旅游產業轉型升級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來抓;二是進一步完善保障措施;三是以點带面,抓好芒碭山旅游產業轉型升級;四是圍繞供給側服務改革,加大旅游新產品開發建設,增加游樂性、體驗性新產品。

  ■欒川:厚植發展優勢 推進旅游富縣

  “此次全省旅游業轉型發展工作會議的召開,吹響了旅游大發展的新號角,更為欒川旅游發展指明了新方向。”欒川縣縣長王明朗信心十足。

  據悉,去年以來,欒川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以旅游業改革創新先行區創建為抓手,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推動欒川旅游不斷取得新跨越。

  欒川縣堅持創新為魂,開創旅游改革新篇章;堅持規划為綱,構建全域旅游新格局;堅持項目為基,豐富全景欒川新內涵;堅持融合為要,拓寬全域發展新路子;堅持服務為本,打造旅游服務精品縣。

  下一步,欒川將圍繞旅游轉型重點,突出抓好五大提升工程,以建設伏牛山生態旅游度假圈核心區為總體目標,以創建“國家級旅游業改革創新先行區”“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載體,持續推進“旅游富縣”戰略,大力實施欒川旅游再出發“118”工程,力爭到2020年年底,實現旅游人次超千萬、游客人均消費超千元、旅游綜合收入超百億的“三超”目標,讓欒川旅游在中原經濟區建設中更加出彩。

  ■新縣:發展全域旅游 造福老區人民

  “全省旅游業轉型發展工作會議站位高、方向明、思路清,重點突出,我聽了以后,很受鼓舞,我們將結合新縣的旅游實際,全力做好全縣旅游業轉型升級工作。”8月31日,新縣縣長夏明夫對記者表示。

  新縣位于大別山腹地,豫、鄂兩省接合部,這里既是革命老區、扶貧開發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也是國家主體生態功能區,旅游文化資源富集區。近幾年新縣把旅游產業作為引領轉型升級的“火車頭”,瞄准綠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融合化、標准化方向,努力探索全域旅游新縣實踐的路子,在具體工作中主要抓了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抓統籌,將旅游發展融入所有政策。站在大環境、大旅游、大產業的角度,把旅游擺在突出位置、融入全縣工作,以旅游的眼光謀划縣域發展。二是抓轉型,以全域理念引領產業升級。立足資源稟賦,推動紅色文化游、綠色生態游、古色鄉村游多彩融合。三是抓融合,用產業升級助推全域發展。充分發揮旅游的拉動力、融合力,以大健康產業示范區建設為抓手,推動“旅游+農業”,打響大別山紅色土地綠色產品公共品牌;做活“旅游+教育培訓”,發揮大別山紅色教育旅游區域品牌;探索“旅游+體育”,實現多業態融合發展。

  ■孟津:開啟“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新征程

  “孟津要以科學的規划引領全域旅游發展、以堅實的項目支撐全域旅游發展、以豐富的產品推動全域旅游發展、以完善的配套服務促進全域旅游發展。”作為國家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談及如何發展全域旅游,孟津縣縣長宗國明胸有成竹。

  “旅游業是最具潛力的朝陽產業,發揮好旅游‘興一業旺百業’的作用,可以培育區域經濟發展新優勢”。省長陳潤兒在全省旅游業轉型發展工作會議上這樣強調,孟津縣也是這樣做的。宗國明表示,孟津縣旅游工作緊緊圍繞“一個目標、三個定位、六大戰略”總體思路和“9+2”工作布局,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抓手,抓整合謀招商,抓項目強基礎,抓營銷提效益,抓服務塑品牌,全域旅游呈現出健康穩步發展勢頭。今年上半年,全縣共接待游客723.58萬人次,綜合收益7.14億元,同比增長25.8%和9.85%,再創歷史新高。

  宗國明說,孟津將乘着全省旅游大發展的東風,奮力開啟“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的新征程,推動孟津旅游產業實現大提升、大突破,推動全域旅游之花在孟津大地上絢麗綻放。

  ■新鄉南太行:資源整合 全力打造山水旅游目的地

  “要把握大勢,凝聚旅游業轉型發展的廣泛共識。”在剛剛召開的全省旅游業轉型發展工作會議上,新鄉南太行旅游集團旅游轉型發展的步履更加鏗鏘有力。

  談到下一步的工作思路,該公司總經理王紅昌說,公司大力發展休閑度假產品,充分發揮資源整合優勢,大力推出“全景南太行”旅游產品,實現“萬仙山+八里溝+天界山”三日游,“萬仙山+八里溝”“八里溝+天界山”等經典兩日休閑度假游產品。

  新鄉南太行以創建八里溝5A級景區為牽引,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和基礎設施提升改造,持續加大索道、玻璃廊橋、觀光電梯等重點建設項目推進力度。

  堅持多措並舉,擴大旅游投資規模。作為2017年河南省旅游投資突出貢獻單位,新鄉南太行旅游集團投入數億元新建了八里溝旅游服務中心、萬仙山旅游服務中心,整修關山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以及各景區星級旅游廁所、標識牌等旅游基礎服務設施,加大智慧景區建設力度,持續提升景區硬件設施和服務水平。

  全面推進智慧景區建設,全力打造“新鄉南太行”知名旅游品牌,力爭把新鄉南太行打造成國內一流的知名品牌和山水旅游目的地。

  ■清明上河園:全天候、高科技兩大引擎助力產業轉型

  開封清明上河園,坐落在古都開封美麗的龍亭湖畔,開園至今,已經走過了19個春秋,在園區發展過程中,不斷對自身產品進行轉型升級。

  “近幾年,為了更好地響應開封市實施‘文化+’的戰略,清明上河園以開封市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為契機,以‘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和創新發展’為指導思想,在踐行‘文化+旅游’的同時,積極探索‘文化+餐飲’‘文化+購物’‘文化+住宿’的發展新模式。”8月31日下午,開封清明上河園副總經理李琦說。

  2017年,清明上河園在經營業態上進行了重大革新。從7月8日起,正式推出了“夜游清明上河園”旅游產品,將北宋東京汴梁城不夜天的文化元素表現出來;將北宋京都人幸福生活的場景再現出來,受到游客的熱捧。“夜游清明上河園”產品,讓游客得到了無時差、全宋文化的體驗,助推了清明上河園旅游的轉型提升。

  2017年上半年,清明上河園游客接待量19年來首次突破150萬人次,達到151.95萬人次,比2016年同期增長10.44%;經營收入14482.8萬元,比2016年同期增長16.71%。

  為了實現轉型升級的更大跨越,清明上河園在一、二期建設內容基礎上,積極建設三期高科技互動體驗園項目和南區民宿聚落區項目,完善園區的文旅全產業鏈條,打造全天候的旅游產品。三期項目是清明上河園順應旅游供給側改革需要,實現轉型提升的重要抓手,將带給游客更深、更廣、更美的文化體驗。

  ■《禪宗少林·音樂大典》:深耕禪項目 深挖禪文化

  8月31日,全省旅游業轉型發展工作會議上,省長陳潤兒的重要講話給旅游行業以鼓勵與思考。會后,《禪宗少林·音樂大典》立即組織學習會議內容,並結合自身特點,加快旅游轉型升級的步伐。

  2017年是《禪宗少林·音樂大典》正式運營的第11個年頭,該公司總經理韓剛說,公司一方面對演出進行了全方位的升級改造,另一方面在營銷政策上進行了新的嘗試。該演出與少林寺正式達成“白天游少林寺、晚上觀《禪宗少林·音樂大典》”的聯票政策,取得可喜成績。與老君山、雞冠洞及重渡溝三大省內知名山水景區跨界合作,共同舉辦“白天縱享完美山水畫卷,晚上迎風看水聽禪賞武”的利民活動,形成區域聯盟,共享旅游資源。

  隨着《禪宗少林·音樂大典》品牌影響力的提升,登封留宿率也逐年上升。《禪宗少林·音樂大典》演出21:00左右結束,不願奔波的游客會在登封住宿,嘗嘗登封美食,次日登登嵩山,逛逛嵩陽書院或者中岳廟,充分領略登封釋儒道三教文化。

  《禪宗少林·音樂大典》還充分利用禪文化,深度挖掘禪文化。深耕細作多種禪修項目,繼續衍生品的開發,力爭將河南的禪文化打造成中國禪、世界禪。

[責任編輯:蔣璐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