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郭代勤報道:9月11日,成都高新區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發布《成都高新區關于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若干政策》(以下簡稱“政策”),共26條。
政策提出將設立3億元協同創新基金,促進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並將給予新型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最高2億元支持,促進國際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提升企業研發、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健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體系。
成都高新區党工委副書記徐富藝表示,此次出台的政策致力于打通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通道,進一步激發區域企業、高校院所等創新活力,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增強區域創新驅動力,推動成都高新區建設國際創新創業中心,並助力成都打造中國西部科技中心。
設立3億元協同創新基金 鼓勵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去年,成都高新區在全國率先探索並深化“職務科技成果轉化制度”改革,激勵科研院校科技成果(知識產權)的所有權、使用權、收益權、轉移權“四權分立”。在此基礎上,為進一步激發創新創業內生源動力,政策加大促進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力度。
政策提出,將引入社會資本,設立總規模不低于3億元的產學研協同創新基金,對處于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的高校院所人員在成都高新區創立的科技型企業,開展股權投資,鼓勵企業發展壯大。
政策明確,對高校院所通過市場化方式向區內非關聯創新創業企業轉移轉化科技成果,將給予高校院所、職務科技成果完成人、創新創業企業補貼,最高可達100萬。而對符合條件的國內外頂尖團隊带科技成果到成都高新區來轉移轉化,將給予最低1000萬元、最高8000萬元的支持。此外,對近三年以內,在成都高新區企業從事符合條件的科技前沿項目研究、聯合技術攻關和科技成果產業化研究的博士及以上人才,將給予最低100萬元、最高500萬元支持。
最高2億元支持新型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 促進國際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作為西部首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成都高新區始終瞄准世界科技創新前沿超前布局,打造自主創新的策源地。此次出台的政策進一步明確,將大力支持新型產業技術研究院、協同創新平台、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建設,並鼓勵企業開展國際合作研發、設立境外機構,支持國際技術轉移服務機構發展,促進國際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政策提出,對國內外高校院所和企業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市場化運作的獨立法人資格的新型產業技術研究院,經認定,將給予最高2億元的建設啟動經費補貼。同時,根據協同創新平台專職科研人數、每年轉化科研項目數量的不同,划分三個等級,每年給予最高200萬、500萬、1000萬元運營經費補貼。
政策支持孵化器、眾創空間、雙創基地等載體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經認定的科技成果轉化基地,每成功轉化一項科技成果並實現產業化,將給予載體5萬元獎勵,最高200萬元。
與境外大學、研究機構和企業聯合開展新技術、新產品研發的成都高新區企業,最高可獲100萬元獎勵;通過並購方式引進境外科技企業的成都高新區企業,最高可獲500萬元獎勵。政策鼓勵具有先進技術、品牌優勢、規模實力或者市場基礎的企業開展跨國經營。在境外設立研發中心、聯合實驗室的企業,最高可獲350萬元獎勵;在境外設立生產基地、銷售分支機構的企業,最高可獲500萬元獎勵。
同時,對于國際技術轉移機構促成區內企業引進境外先進技術並且成功轉化的,給予提供國際技術轉移服務的相應機構每個項目最高20萬元資金獎勵。
培育高新技術企業 支持企業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成都高新區科技型初創企業已達1.5萬家,目前,這一數字仍在持續增加。在這些科技企業中,誕生了一大批科技創新成果。成都高新區科技與新經濟發展局局長繆曉波說:“此次出台的政策注重促進企業研發能力、創新能力、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的提升,重點聚焦在推動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主體。”
政策明確,將重點培育高新技術企業、科技成果轉化示范企業、專業化產學研協同創新組織。建立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篩選一批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培育,給予入庫企業一次性資金支持。開展科技成果轉化示范企業評定,給予認定企業最高50萬元資助。
支持科技型企業開展技術攻關,對上一年度研發投入在100萬元以上的企業,按最高20%的比例給予補助,重大攻關項目支持金額最高達500萬元。支持企業引導科技人員、高校、科研院所參與企業創新研發,確定達成合作開發或委托開發項目的,最高給予100萬元補貼。
鼓勵企業申報或引進研發創新平台,成功申報或新引進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企業,給予300萬元補貼;成功申報或引進國家級、省級和市級的研究中心、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的企業,分別給予200萬元、60萬元、30萬元的補貼;成功申報或新引進產學研聯合實驗室的企業,給予10萬元補貼;將研發機構從企業母體中分離,並在成都高新區完成獨立法人登記注冊的科技型企業,還將獲得最高50萬元啟動經費。
對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的企業,按照20%的比例給予配套資金,單個項目最高可獲500萬元;成都高新區科技型企業自主開發的符合條件的創新產品,單品銷售收入達到100萬元,最高可獲100萬元補貼;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生物和節能環保等領域的企業,獲得較高科技成果評價的,給予1萬元獎勵。
打造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業聚集區 健全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
成都高新區不斷增強的科技創新實力,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提供了保障。今年上半年,成都高新區新增申請專利8481件,新增授權專利4810件。此次出台的政策在強調科技成果轉化和知識產權服務業聚集發展的同時,加大對知識產權創造、運用和保護的支持力度,健全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
政策明確。在菁蓉國際廣場7號樓建設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業聚集區,對入駐服務集聚區的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平台,給予最高40萬元獎勵。入駐國家技術轉移西南中心從事技術轉移的服務機構,給予前三年房租全免優惠、每平方米1000元的一次性裝修補貼。
成都高新區是西部首個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園區,也是全國第六個、西部首個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政策提出,對入駐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核心區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給予前三年房租全免優惠和一次性裝修補貼;對經認定的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載體,給予載體運營機構每年最高200萬元補貼;對通過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的從業人員,給予資金獎勵。同時,在成都高新區開展專利申請代理、知識產權維權、知識產權托管等服務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每家每年最高可獲150萬元獎勵。獲國際、國家、省、市資質認定的成都高新區科技服務業企業,也將獲得資金獎勵。
政策鼓勵各類金融機構為科技成果作價入股的創新創業企業提供如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股權質押貸款等融資,並給予金融機構資金獎勵。對為成都高新區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提供保險服務的保險機構,給予資金獎勵。對獲得銀行等金融機構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項目,給予資金補貼。
同時,對獲國家或省(部)科技進步獎、中國專利(外觀設計)獎等科技創新獎項的成都高新區企業,給予承擔單位或第一專利權利人相應資金獎勵。對知識產權申請和授權、新認定的國家級知識產權示范或優勢企業、實施專利轉化和產業化的項目、企業獲涉外知識產權維權勝訴或和解的項目、專業園區及行業聯盟等建設的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及舉報投訴工作站等,分別給予相應資金獎勵或經費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