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看完廠房當場付定金,還带來上10家配套企業——
長沙縣創新創業園“魅力”難擋
湖南日報記者 曹嫻
園區優質服務,企業“一見鐘情”
9月5日,湖南華中航天北斗衛星應用有限公司的5萬台植入北斗芯片的手機,在長沙打包,等待發往深圳,最終將抵達墨西哥。
“對這里‘一見鐘情’。”去年6月的一天,華中航天公司董事長黃勇兵原本打算前往武漢尋找新廠房,在家鄉落腳時偶然走進長沙縣創新創業園的“星工場”,看完非常滿意,當即支付20萬元定金,買下3000平方米標准化廠房。
一個細節讓黃勇兵下定決心。他告訴記者,當時在全國各地看過不少廠房,層高一般有五六米,對于需要使用中央空調的電子企業來說,樓層太高會增加能耗;而“星工場”的廠房層高3.4米,裝修后2.7米,正合適。
“去年7月注冊,9月即試生產,選擇真沒錯!”黃勇兵說,“135”工程不僅提供標准化廠房,還提供各項便利服務:裝修及各種手續25天全部辦好,100多名員工住進了附近的公租房;員工食堂使用天然氣在園區協調下,一個月安裝到位;作為出口企業,海關等口岸管理部門和園區工作人員主動上門服務……解決的都是實際問題,企業生產快速走上正軌。今年來,公司出口額達2600萬美元。
眼下,華中航天的研發團隊陸續從深圳轉移過來,在現有已建成5條生產線和引進4家配套廠入駐的基礎上,還將擴建5至8條10萬級無塵流水線,再引進七八家配套廠,預計全部投產后年出口創匯達5億美元。
近3年,長沙縣創新創業園已吸引103家企業入駐,總投資過百億元,去年工業總產值達20億元。這些企業與華中航天一樣,都享受着園區的優質服務。
“今年來,我們實地走訪企業240余次,收集問題380多個,問題辦結率100%。”長沙經開區星沙產業基地管理辦公室副主任何展介紹,為增強對企業服務質量,園區開通了企業服務熱線和云服務平台,定期向企業發布園區相關動態;設立園區企業服務日,對企業提出的需求或問題必須限時辦理、跟蹤督查。
引進高技術人才,打造高科技產業
2014年底,響應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創新創業“135”工程,長沙經開區星沙產業基地規划2.16平方公里作為創新創業園區,引進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的企業。
星沙產業基地的傳統優勢產業是工程機械、汽車制造等,建設創新創業園就是要在高科技領域有所突破,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築好巢,方能引鳳棲。園區目前已累計建成標准廠房33.64萬平方米,還有10萬平方米在建;拉通路網骨架,完成燃氣管道、污水泵站等基礎建設,不斷完善公租房、公園、學校、農貿市場等配套建設。
今年3月底,我省首家博士創新創業園在長沙縣創新創業園開園,當地政府返購1萬平方米標准廠房,精裝修带辦公桌椅提供給企業,免3年租金,真正實現拎包入駐;入園博士及企業還可享受安家費、創業補助、交通補助、專利成果轉化獎勵等多項優惠政策。
開園當天,13家由高層次人才領銜的創業團隊或企業簽約入園。現在已有24家高科技企業入園,主要為云計算和大數據、新材料、電子信息、軍民融合等相關產業項目。
9月5日,記者來到博士創新創業園,一期2400平方米已完成裝修交付企業使用。極富現代感的辦公室里人不多,做的都是科技含量高的事,如渲一信息已為國內多部大型電影、電視劇提供三維動畫支持;丹芬瑞電氣主導國內首套集整流、逆變、充電、鋰電池于一體的模塊化客車供電系統的裝車運行,高鐵單相電源市場份額穩居國內第一。
長沙經開區星沙產業基地管理辦公室副主任何展介紹,該基地投入500多萬元建起中心機房,購置了500台服務器,滿足高科技企業運營需求;廠房電梯均是可承重3噸的貨梯,方便企業大型研發設備運輸等。下一步還將規划建設30萬平方米的博士創新示范園、2000畝的高新成果轉化產業園,將此處打造成約1平方公里的湖南首個博士創新創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