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湖南 > 湖南文化

國網故事匯:電科院的“深夜食堂”

2017-09-20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無論夜多深,總有一顆心為你守候;無論到多晚,總有一碗米粉在等你。長沙東塘水電街76號和79號,已經默默對視了半個多世紀,

  這家深夜不打烊的米粉店,大家都戲稱為電科院的“深夜食堂”。

  米粉店老板毛哥,經常自豪地說:我的米粉店,開了20多年,絕對是最多博士恰(吃)過的米粉店。此話不假,大湖南的電科院,是全國博士最多的省級電科院,這家電博士最愛的米粉店,已經和大家相伴了近8000天。

  又是一個炎熱的夏夜,晚上十點多的水電街上,行人寥寥無幾,米粉店像往常一樣,亮着暖暖的燈光。麻辣牛肉,是常德米粉的經典配菜,也是毛哥的拿手絕活!酥韌勁道、麻辣鮮香,上好的黃牛肉,入口便濃香生津,最是爽辣淋漓,是電博士們加班的最好調味品。

  生意還是像往常一樣。到了深夜,食客基本上都是電科院的加班一族了。快到十一點,兩位常客進門,兩碗米粉下鍋,冒着熱氣,剛蓋上配菜,還沒上桌就飄來了香噴噴的的麻辣牛肉味。“年輕人就是浪漫,吃個粉還要視頻!”毛哥說。李輝博士和袁培博士剛從特高壓換流站現場回來,袁博士的麻辣牛肉剛上桌,不忘先給女朋友來個視頻直播,“薇薇,你最愛的毛哥牌麻辣牛肉等下給你打個包回來!”這次調試,一去就是半個月,晚上,女朋友一直在等他,三年前,在這個米粉店,他和她因為一碗麻辣牛肉相愛……

  送走了歐陽博士一家,朱博士才從院里下班出來。“毛哥,大熱天的,還在用蜂窩煤啊?上次不是說了讓你改燒電嗎,節能又環保!”,“嗯!”毛哥有點不好意思了,“老規矩,排骨面,少油!”說着,毛哥熟練地拿出一把筒子面。朱博士是北方人,愛吃面,“你看,現在電能替代已經是大趨勢了,我上次出差在四川看到這些餐飲店已經全部改電火鍋了!”朱光明博士是國家電網公司知名的節能減排專家,“朱博士,你剛提到的電能替代,是不是就是以後都不燒煤,也不燒天然氣了?”毛哥疑惑地問道。“對啊,毛哥,趕緊把你那老掉牙的煤爐換掉吧!買個好點的電爐子,煮面的時候也不會這麼熱了……”朱博士熱情地推薦。

  一碗鮮爽的排骨面入肚,加班的疲憊一掃而光,朱博士剛准備回家,吳博士拎着工具箱來了。“小吳,十二點多了,才下班?”朱博士問。“是才上班……”面對前輩,吳博士靦腆地說,吳曉文博士是國家電網公司噪聲與振動實驗室的年輕專家,由于噪聲檢測工作的特殊性,經常需要半夜去搞檢測,大家都叫他“音癡哥”。“來,音癡哥半夜加班辛苦,加個煎蛋!”毛哥夾着個剛煎的雞蛋,還滋滋地響……

  送走吳博士,已經快凌晨一點了。“一點多了,吳博士都吃過了,應該沒人來了吧……”毛哥關掉了外面的燈,喃喃自語,凌晨兩點,“深夜食堂”終于打烊了。

  明天一早毛哥還要起來做早餐,累了一天,也該歇歇了。這會兒人們吹着空調進入了甜甜的夢鄉,在變電站工作現場吳博士們忙碌着……星空下那一盞盞燈點亮的是無數個深夜、無數個故事和無數個家庭,唯願燈火萬家,深夜亦有歸處。(張思靜、于洋)

[責任編輯:肖靜文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