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湖南 > 湖南新聞

關岭牛"牛" 人更“牛”

2017-09-19
來源:香港商報網

  關岭牛"牛" 人更“牛”

  ——貴州關岭布依族苗族自治縣脫貧攻堅鏖戰四大壁壘

關岭縣空氣清新,在自然生態的山坡上放養的牛群,肉質營養豐富,格外受消費者喜愛。

  “關岭牛,真的牛”這是人們對關岭縣黃牛品質的高度贊譽。在決戰脫貧攻堅征程中,關岭人發揚“府首甘為孺子牛”的品德和精神,竭力破解石漠化下生存與發展的難題;全力求解現代產業發展的良策;致力化解基礎設施落後的瓶頸;努力排解醫教缺失的困境。

  特約記者 羅有銘

  沒有青山綠水,一直是關岭人的痛中之痛

關岭山中的火龍果園

  關岭縣位于貴州省中部,坐落云貴高原東部脊狀斜坡南側向廣西丘陵傾斜的斜坡地带。全縣1468平方公里面積中岩溶面積就有1230平方公里,佔國土面積的84%。石漠化面積430 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近30%,是貴州省岩溶面積和石漠化程度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這是關岭人必須越躍的一道壁壘。“脫貧攻堅首先要降伏石漠化這只攔路虎,改善生態生活條件,否則,一事無成”。關岭人清楚自己的死穴,他們緊緊抓住石漠化治理不放松,向石漠化要生態、要產業、要財富。目前,全縣已累計完成退耕還林還草40多萬畝,林草覆蓋率由之前的30%提高到現在的48%。僅去年以來就新增林草面積6.7萬多畝,種植經濟林2.4萬畝,封山育林育草8.4萬多畝,實現保土60多噸,新增蓄水4萬多立方米,有效遏制了石漠化進一步的發生和發展,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治理區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治理前的2430元增長到7200元。關岭人從青山綠水中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沒有現代產業,一直是關岭人的困中之困

  關岭縣境內山高坡陡,人均耕地面積只有7分地,不少地方是一方水土難養活一方人。農副產品基本上只是自產自銷,商品率低下。沒有現代農業產業作支撐,脫貧攻堅大業就難以走出困境。該縣按照“強龍頭、創品牌、带農戶”發展思路,不盲目跟風,不心浮氣躁,確定了以關岭牛等本地特色優勢產業為主打品牌的產業集群發展思路,向千山萬岭發起了產業化扶貧的強大攻勢。

柑桔種植發展也是關岭百姓致富的另一個門路。圖為果實累累的柑桔果園。

  關岭黃牛享譽省內外,是國家認定的地理標志品種。過去由于石漠化不斷擴大導至草場資源幾近枯竭,養牛成本大幅增加,曾經的養牛大縣喪失了養牛的資本。該縣制定了讓關岭牛“牛”起來的三年行動計划,力爭用三年時間實現牛存欄達到25萬頭,年出欄10萬頭,着力打造西南養牛大縣的目標。截至目前,全縣牛存欄量已達到15.5萬多頭,產值120多億元。今年已銷售1.6萬多頭,銷售收入1.3億多元。該縣走以短養長,長短結合的產業周期性集群發展路子。年以來全縣通過整合涉農資金2.1億元,撬動金融資金和招商引資資金35億元,啟動實施516個項目,除重點發展牛產業外,還發展了火龍果、枇杷、獼猴桃等精品水果5萬多畝,早熟蔬菜8萬余畝和鄉村旅游業。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僅向香港、廣州等省外市場就銷售蔬菜5萬多噸,產值1.2億多元。關岭人從特色優勢產業化扶貧中找到了致富門路。

  沒有堅實基礎,一直是關岭人的憂中之憂

  基礎設施建設長期滯後,一直困擾着關岭縣的發展。該縣用了不到三年時間實現了12個鄉鎮(街道)全部通油路,138個行政村全部通瀝青(水泥)路,行政村通暢率達100%,行政村通客車率達95%,今冬明春可全面完成通組路、串戶路和庭院硬化。全縣修建機耕道1070公里,惠及135個村,4.9萬多貧困人口。全縣所有村組已實現電力和通訊網絡全覆蓋。另一方面,該縣加快易地扶貧搬遷和農村危房改造工作。 2016年建設安置點8個,截止目前已完成搬遷入住1262戶5857人。2017年為1391戶6489貧困戶建設的4個城鎮安置點,明年上半年前可全部搬遷入住。三年來全縣投入近6000萬元,對5856戶農村危房進行了改造。再一方面,該縣工程性缺水十分嚴重,全縣無安全飲水人口近20萬人佔總人口的55%。該縣整合資金5億元,通過分步實施水保工程方式,着力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目前已解決9萬多人的飲水困難,其余可望在明年底前後解決。關岭人從基礎設施和生產生活條件的改善中增強了自信。

養殖關岭牛特有的構樹飼料林

  沒有醫教保障,一直是關岭人的難中之難

  三年前,因病因學致貧的佔全縣貧困人口近35%,求醫求學一直是貧困群眾難中之難事。三年來,全縣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積極實施衛生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目前,70%的村級衛生室能開展基礎診療服務,80%的鄉鎮衛生院達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規范化管理要求。建檔立卡貧困戶100%的參加了合作醫療。今年有6萬多人次享受基本醫療補償、民政醫療救助、大病保險賠付等政策。該縣全面落實“兩免一補”政策,全力抓好貧困家庭子女就學資助工作,去今兩學年累計資助貧困學前幼兒1240人次、貧困高中及中職學生8886人次、助學貸款省內外高校學生2167人。關岭人從醫教帮扶中放下了心中的憂慮。

致富百姓收獲豐收的火龍果,臉上笑開了花。

  在重視教育扶貧的同時,關岭縣還特別重視村級人才隊伍建設,針對全縣村支兩委人員年齡普遍偏大,文化程度偏底,產業發展思路和技術知識不足等情況,關岭縣從全縣事業編制中擠出85個名額,用于貧困村扶貧專職副主任的招聘,受聘人員在村里服務三年經考核合格後轉為在編人員,但仍留在村里工作。隨着這批大學生村官上崗發力,關岭縣村級人才實力將得到極大增強。

[責任編輯:肖靜文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