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贵州 > 地方产业

沿河:“五个突出”助推产业扶贫“秋季攻势”

2017-10-20
来源:香港商報網

中药材种植。

  【香港商报網讯】记者 黄庆松 通讯员 田飞、杨敏 报道: 近日,记者从沿河县脱贫办相关部门获悉,自县开展脱贫攻坚“秋季攻势”行动来,县各部门整合作战资源,调配作战力量,压实作战责任,集中精力、集中火力,紧紧围绕全年减贫1.6万人工作目标,按照贫困农户“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基本要求,突出县域特色产业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因乡择业,靶向“一园五基地”,推进茶叶、果蔬、中药材、食用菌、油茶、白山羊等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全面打响产业扶贫“秋季攻势”战役。

  全力打造生态茶园。按照“政府主导、改革驱动、企业拉动、市场带动、社会联动”发展模式,2018年3月底前,在13个乡镇新建生态茶园20000亩。其中,“秋季攻势”期间新建茶园基地10000亩。扎实开展12.5万亩投产茶园管理工作,提升秋茶下树率,提高大宗茶产量、产值,积极培育省级龙头企业、市级龙头企业和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规划建设画廊天街思州茶城,实现年产茶叶总产量0.9吨,总产值9.1亿元,带动0.852万贫困人口脱贫。

养殖业发展。

  突出抓好生态果蔬产业基地建设。以沙子、中界为核心,辐射带动团结、晓景、淇滩等10个乡镇(街道)发展沙子空心李产业5000亩,重点打造326国道、沿德高速和沿印高速沙子空心李产业带。在新景、淇滩、塘坝等9个乡镇(街道)实施以桔柚为主的精品水果15000亩,实现全年精品水果产量5.8万吨、综合产值3.7亿元,果农人均增收2000元,带动0.1万贫困人口脱贫。在和平、甘溪、谯家等10乡镇(街道)重点发展白菜、萝卜、甘蓝等叶菜类蔬菜产业,进行组织化、规模化生产,加强田间管理和科技服务,提高产量和质量,确保冬春规模化上市,实现全年种植蔬菜26万亩、产量36万吨、综合产值8.3亿元、菜农人均净增收2000元,带动0.65万贫困人口脱贫。

  突出抓好中药材产业基地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力推适合秋冬栽种的优势中药材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在中界、淇滩、泉坝等11个乡镇(街道)新建以铁皮石斛、玫瑰、白芨、青钱柳、天麻等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基地1.1万亩,建设种苗(子)繁育基地1个,培育特色优势品种1个,初加工厂5个。引导医药企业在贫困村设立“扶贫车间”,在产地初加工、仓储物流等用工中吸纳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1.1万亩中药材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量0.3万吨,产值12000万元,带动农户3000户10000人,户均产值可达4万元,人均产值1.1万元,带动0.2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增收。

精品水果发展

  突出抓好食用菌产业基地建设。开展食用菌生产技术培训,让更多农民掌握食用菌生产技术,大力组织菌种培育和菌材菌棒供应,引进菌业生产经营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推进食用菌基地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秋季攻势”期间在黑水、板场、官舟等6个乡镇(街道)发展羊肚菌400亩,木耳、平菇等其他食用菌200万棒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新组建农民专业合社2家,实现食用菌产量0.15万吨、产值 0.104亿元,带动0.07万贫困人口脱贫。

  突出抓好油茶产业基地建设。在海拔600~800米范围,采取“油茶+茶叶”等间作模式,在塘坝、甘溪等6个乡镇(街道)新建油茶产业基地1万亩;新增油茶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2家以上,实现油茶产业年产值360万元。同时,采取“以耕代抚、以短养长”模式,分别在油茶幼龄林下推广林菜、林药等林下套种,在油茶成熟林下推广林禽、林旅等林下产业,增加产业效益。

  突出抓好生态畜牧产业基地建设。“秋季攻势”期间,重点围绕“沿河白山羊”地标品牌,做优做强地方特色畜牧产业。在新景、黄土、后坪等8的乡镇(街道)建立“沿河白山羊”优质种羊保种区,启动建设1个优质种羊产业基地和8个优质肉羊产业基地。在全县新建规模养殖场(小区)76个,并以规模化养殖场为示范,调动群众养殖积极性,实现全年出栏山羊23.87万只、生猪32.91万头、肉牛2.96万头、家禽142万羽、存栏蛋禽28万羽,肉类总产量3.67万吨、禽蛋总产量0.15万吨,年产值14.36亿元,带动0.4万贫困人口脱贫。

[责任编辑:吴梓泳 ]
网友评论